创新与突破:陈仕彬的禅意山水画
陈仕彬国画山水《禅林觅清境》
(装饰效果图)
(一)
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二)
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三)
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
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
(四)
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五)
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款文五首禅诗)
《禅林觅清境》 90cmx180cm 2018年
《禅林觅清境》是陈仕彬先生的一幅纯水墨写意山水画,创作于2018年。陈仕彬钟情于写意山水画,他的山水画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笔用墨十分大胆,而且富于变化,用色方面多为略施浅点,所以其山水画雄强豪放之中带有清爽雅淡的气息,但是纯水墨的作品十分少见。
从这件作品的名字中就可以明白作者想在画中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欲于“禅林”之中寻得“清静”之地。确实如此,中国画蕴含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宁静致远,无为而为,平淡虚空,大道至简,这也恰好是中国画审美中的核心,画家以简练的笔墨追求高远的境界,此“境界”是艺术的境界,亦是人生的境界。
这幅画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空”,大山下部、丛林深处、四周留白甚至于林木之间皆为“空”,“空”的表象是留白,“空”的内在则是朴素简约和恬淡空灵,所以整幅画营造出来的意境是禅之灵静、道之虚无以及儒之中和,这是此画最为成功之处。
画中的空灵虚无除了跟留白有关之外,还和画家的用笔用墨有着不可剥离的关系。对于此画而言,我更多的感觉是以笔绘形,以墨生境。画者用笔沉稳娴熟,将山之雄奇和树之苍劲表现淋漓尽致;画中淡墨为主,所以多生虚空之气,重墨来表现山顶的林木葱葱及近处丛林石苔的厚重和蔓密。
近景丛木夹小道,林木之间淡墨虚虚实实,加上道路的延伸使得此处更加深幽;中景大山感觉既近在咫尺,又远离千丈,近景到中景以平远法增加距离感,以高远法表现山的峻拔,山下淡墨留白,如云似雾,以深远法来表现一种深不可测之感。最为妙处是此画之中的远景似有非有,亦或者说大山既是中景也是远景,山顶墨重似在身前,山腰之下虚淡朦胧又距离甚远。
这件作品有几处特别出彩的地方,首先是画面左侧落款处留白,是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几乎占了整幅画的三分之一。表面上来看是被上下贯穿的一条线分割开,但是我们深入一点去体会就可以发现这并不简单。这条“分割线”不是上下直通的,其中富有变化,用笔的轻重,墨色的深浅,枯润的结合,包括和山体树木的融合都是非常的自然。落款也极有创意,五首禅诗,错落分章,笔意与画相符,所以此处既似独立的“风景”,又和右侧画面气息统一,浑然天成。单单这么一条线就可以发现这么多的内容,可见画家颇有胆识和才情。
其次是大山,山体右下部分笔墨极简,但是依然可以感受到山的厚重雄壮,此处用笔十分写意,运用狂草和篆籀之法,大笔挥洒,行云流水,自然洒脱,这一点是很多画家无法做到的;画面最上处的远山,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是一笔一笔竖着“写”出来的,变化丰富,长短、粗细、轻重、位置都十分的自然和巧妙,这也是对画家胆量和才情的考验。
我们再来看下近景的妙处,树木墨色变化丰富,用笔苍润有度,最关键的是横线、竖线、直线、斜线和折线都有,相互配合,使此处意境甚为奇妙。
一幅好画不仅要有胆识、才情和高妙的技法,还需要画家在创作中“无我”状态。想要达到这种状态需要画家将饱满情感寄于笔墨,人笔合一,一气呵成,这样作品才会有生命。从《禅林觅清境》可以深切的感受到画者的情感,或平静,或激动,或洒脱,所以此画十分迷人。
陈仕彬的《禅林觅清境》颇具文人画精神,讲求笔墨意趣,强调内在的精神气韵,并且将书法和文学与画结合,所以此作境界很高。
——陈奎元
【局部欣赏】
局部一
局部二
局部三
局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