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于表扬的一些新思考
在之前的一些文章中,断断续续写到,如何正确地表扬孩子。
具体来说,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
1.要表扬孩子的努力,并非是聪明。
多夸孩子的后天努力,少夸孩子的先天优势。
比如看到孩子画画画得好,可以说,你画画画得这么好,肯定花了很多时间去练习。
2.要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表扬过程,其实是引导孩子去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自己感受到过程带来的快感。
像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尝尝问孩子,这个题目步骤很多,这一步你是怎么做的。又或者,可以帮助孩子比较多种方法。
3.要表扬孩子的成长,而不是表现。
表扬孩子的成长,要让孩子,把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做比较,看看两个自己有没有进步,这种进步就是成长。
比如说,在训练孩子计算时,发现孩子计算有进步,可以这样跟孩子说,这一次计算速度快了很多,几个典型错题都做对了。
当然根据一分钟表扬法。表扬还可以是这样的:描述细节、表达感受、强化意义。
比如,这几天,我看到班级一位孩子,总是自觉套垃圾袋。
就可以这样表扬:
我看到你常常把垃圾桶整理干净,并且把垃圾袋套上去,垃圾桶一下子变得干净了(描述细节),你是一个细心、有责任心的孩子,班级有你这样的孩子,真是同学们的福气(表达感受),你为其他同学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强化意义)。
但是最近,我却发现了,表扬不只是需要一些技巧,而是需要一样更加重要的东西。
前一段时间,一位家长微信我,说孩子考试有进步,老师奖励了一支笔,孩子很高兴,一直跟家长说,而且现在做作业也积极很多了。
其实关于奖励这个孩子一支笔,可能是我习以为常的表扬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还偏向于物质,常理来说,触动应该不会很大。
还有一位家长,跟我说,有一次,我摸了孩子的头,孩子回家就告诉家长,老师摸了我的头,显得特别高兴。
包括我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如果头上贴着小红花,是万万不肯撕下来的,因为这是老师奖励的,奖励的原因是把水喝完了。
我由此想到,其实不管是何种表扬方式,只要我们去真诚表达我们对于孩子的认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看见了,表扬就会触动到孩子内心。我的一个朋友是初中老师,她说,初中生人高马大,但是你要是给他发一张很小的奖状,孩子也是屁颠屁颠,高兴地不行。
所以,现在不要想着,可能过多的表扬会让孩子麻木,就忽视许多习以为常的表扬,坚持表扬,多多益善。我每天晨会放一批表扬名单,全班所有同学永远都是静悄悄的,都在找自己的名字,晨会中,我只要实名表扬某一位同学,那位同学肯定坐得毕恭毕敬,他的好朋友都会望向他。
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每天就是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然后强化强化再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