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门抻筋拔骨功

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与传统中医文化,道家文化等紧密融合,讲求内外兼修,以自然之道,修自然之身。拳谚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网络图片

武术上的抻筋拔骨是练筋骨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从武术运动立论的来看“抻筋拔骨”,它所达到的效果必能使自身的筋骨处处开张,就如拳经所云:“肌肤骨节,处处开张”。也就是这“处处开张”使武术外在动作在内形成一种蓄势而发的待变状态,只有这种内在的充足蓄势,才能发出令人胆寒的跃跃欲试的张力。

自然门功夫就是根据“抻筋拔骨”张力始终贯穿在传统武术运动之中的原理,结合人体筋络与气血运行规律,总结出“气微守丹田”,“空处用功”,“以意导气”,“手手打抻,腿腿踢抻”的科学练功方法,使人的内在之气与外在的形体动作自然融为一体,在意导引下,使人的上下肢体与躯干的大小肌肉、骨骼、筋膜、肌腱、韧带等组织在抻筋拔骨运动中,形成自然的外展内蓄和牵拉抻拔的张力,这样不但能提高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的柔韧性,灵活性,强化其骨骼、关节的活动功能,而且能起到理三焦,,按摩五脏六腑,有效促进身体软组织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

自然门功夫的健身与攻防之道对人体的内外功能有其独特的要求,其内在要求就是在意微守丹田的前提下,通过以意导气和手手打抻,腿腿踢抻的外在动作,达到练精入髓,敛气入骨之目的;在外形最基本的要求是柔弱无骨,不摆架式以应敌,不拘定型以进攻。只有这样才能在技击场上,顺其自然,象庖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避实击虚,随对手变化而变化。柔者道之用,因此,自然门对人外形体的要求,必须达到“至柔”。

相传杜师爷在重庆与四川武林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叫绰号“南侠”蓝伯熙比武时所显示功夫,首先,用大脚趾点地走了几圈内圈手,只见黑影来回晃动,就是看不清人;再就是将两腿一交合,就成了麻花状,柔若无骨。使蓝自愧不能,于是握手言欢。体现自然门至柔的功夫。老子曰:“骨弱筋柔则握固”,这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拳道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的法则”。只有形体练至“柔弱无骨”之境界,才能在竞技场上,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则劲到”,并将其技能发挥到之至。这些与自然门功夫之道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然而为什么筋要抻,骨要拔呢?在人类刀耕火种的时候,每天的日常活动就足够维持身体的灵活与健康。但是到了现代,一方面趋于静态的生活方式束缚我们筋骨。另一方面,身体也会随着年龄慢慢失去水分和柔软。

当步入成年时,机体就已经丧失了15%的水分,并开始变得日趋僵硬和容易受伤。肌肉纤维开始互相粘连,肌肉细胞相互交联在一起,使得相邻肌肉不能相互独立运动。这种组织的正常老化过程就像动物皮革被加工时一样可悲。除非我们主动地去伸拔自己的身体筋骨,否则只有等着变干变黄变硬!

伸拔练习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更多润滑剂来放缓衰老过程,它将相互交联的肌肉细胞逐渐分开,帮助筋骨重建健康的平行结构.抻拔带来的好处,有益关节润滑、愈合力、循环系统和灵活性,这些都与筋膜受到的良性刺激。在所有对身体柔韧性有制衡的结构部件中,筋膜是唯一可以放心去拉抻的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其经络起到联络周身,通行血脉,为精神之外辅,与骨相辅相成,使人肩能负、手能提、足能履。周身通灵活泼者,皆来自筋挺然者;身坚硬如石,皆为骨质之强也。

自然门功夫将道家思想融入其所学,以“道一以贯之”,使武术按道家动修的形式进行习练,在先强外丹,外练其手眼身,内练精气神,养成松胶之体。尔后,以意使气,动作自然而然,灵通活泼。其灵通者即源于为精气神所流注的骨节,当人身骨节处被精气神填满充实时,则形刚柔相济,从而使肌肤骨节处处开张,富有弹性与伸缩力,形成身体储蓄跃跃欲试的动变蓄势,当需要丹田内力发动之时,则使节节贯穿柔行气,“出手软如绵,上身硬如铁”“扣如钢钩,刺如刀”,所有这些易骨功夫,皆需各种拔骨的修炼才能得之。

自然门抻筋拔骨外形修炼主要方法有:先行习练少林六合门功夫,当然少不了各种基功(弓步,马步,扑步,虚步,歇步等)及各种手法与腿法的训练,同时还有两腿的劈叉功法练习,因劈叉功既是一种抻筋拔骨,又可锻炼肝肾功能、协调肝肾一致经的好办法,从经络图上看肝肾两经都是从大腿内侧通过,如你将两腿分开劈叉的话,大腿内侧会酸胀紧绷,这紧绷的地方就是肝肾两经的循环线路。

在此基础上,以意导气,进行自然门的金象吸针式,千八攒等功法(这些功法在相关文章里俱有介绍)修炼,然后,意微守丹田,手手打伸,腿腿踢伸,这些从外形到内修过程,是自然门抻筋拔骨修炼所不可缺少的功法训练。拳诀云:练拳先练形。这练形,其实也就是我们进行伸筋拔骨目的,即为了“整形”,只有这样艰苦的抻筋拔骨过程训练,才能避免低头牟腰之弊端,使气血在身体形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常状态。

自然门以意导气,意导气到的抻筋拔骨,崇尚的是“意气君来骨肉臣”。即在刚开始时有意识进行意导引内在之气在筋膜,骨膜,骨关节中运行,并与外形轻微的抻拉动作相配合,这也就是:自然门练功所要求的从轻到重,由慢到快的科学练功“有为”过程。经过一段由轻到重,由慢到快,从不自然练到自然的习练过程中,使内、外逐渐趋于默契,自感意到气到,气到则筋伸骨节松活,这即是“有为”之练法。接着就应向自然而然“无为”之练法转化。

“无为”阶段就是习练的过程,也就是“空处用功”,“手手打抻,腿腿踢抻”使之练精入髓,敛气入骨过程,这种练法可使身体筋肉骨节皆有大的变化,意敛内劲入骨,在形体不作任何拉抻的前提下,膜起膜张,气始终灌于筋骨之中,可随心所欲地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则劲到”;并自身产生一种内外无牵扯,无障碍,自然而然的“脱骨劲力”。修到此等境界,肢体瘦削轻飘,外似柔弱无骨,内却蕴含着一种穿透之劲。这才是自然门刚柔既济内家真功夫。

因此,要真正练好抻筋拔骨之功法,只有进行内外兼修,才能达到柔弱无骨,使气纯养归根,眼光渐渐明朗,从外健转为内健,益寿延年,同时,还能在较技中显示出自然门的“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之意境。

(0)

相关推荐

  • 练形之五步功法*第二层发劲

    第二层发劲 初层放弃肌肉力量而得骨力.骨力因用而得传递.此用在于发劲.说是发劲却还不是内劲,只是力,称爆发力.此层功夫就要用力了.也需要练套路.可以是单操(指某个动作)也可以是套路.但必须要发劲,用寸 ...

  • 修习内家武学当明易理,以易理为衡真

    孔子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者,阴阳也!易有三易:一曰简易.二曰变易.三曰不易. 丹经武学的功夫也是以易为准.比如说金锋抖肘,很简单.通过来回反复抖动双手,就能打通 ...

  • 打熬筋骨-抻筋拔骨功

    抻筋拔骨在内家拳术中被称为筋骨功夫,历来被认为是末技,但可作为易筋洗髓的丹道内功之辅助. 一.拧筋出槽:筋腾膜起,遍身大整.筋缩骨开,肌松筋绷.以张恩彤的真传为例:张恩彤所站之桩大步低架,极尽桩法抻拉 ...

  • 道家拉筋术(抻筋拔骨功)

    道家拉筋术(抻筋拔骨功)

  • 抻筋拔骨功

    以武学打开世界 第一动 1.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特别是用肩部向两侧缓缓伸展,一边深呼吸,一边伸,尽可能伸去.到受不了时再松下来.两臂仍平举. 两脚用脚尖脚跟转动向两侧同时开步, ...

  • 禅一老师讲功夫---孙氏太极拳抻筋拔骨功及真人呼吸法

    孙禄堂先生是近代武术家当中的顶级人物,在功夫方面的造诣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下面我们学的就是他老人家留下的东西:这里的抻筋拔骨不是硬性拉伸,要有意识地放长,松开关节,每小动可呼吸五到七次,就是多做一会 ...

  • 抻筋拔骨-形意拳桩功的不传之秘

    推荐阅读 :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形意拳功法体系由桩功和试力两大部分组成.桩功是相对静止的试力,试力包括六力.八法.十二形.六力从桩法中找,八法是力的运动规律,十二形是(模仿动物)力的运动形式.形意拳 ...

  • 醉鬼张三门“抻筋拔骨”穿掌功 网络

    通头贴背一架弓(外家:铜头铁臂一架功) 川掌是"醉鬼张三"门拳术的主要功法,被称是"母功".全名叫"川掌通力功",简称川(穿)掌.练习此功必 ...

  • 形意拳与抻筋拔骨

    身心性 修身智慧,修心智慧,投资智慧 公众号 形意拳功法体系由桩功和试力两大部分组成.桩功是相对静止的试力,试力包括六力.八法.十二形.六力从桩法中找,八法是力的运动规律,十二形是(模仿动物)力的运动 ...

  • 抻筋拔骨——可以这样练?!

    身心性 修身智慧,修心智慧,投资智慧 公众号 很多爱好武学的朋友,多年来都在追求一种最佳的技击劲力.但是,一直都靠打沙袋,压腿下腰来寻求筋骨的锻炼,岂不知,这样的练法与上乘的武学是背道而驰的.真正的劲 ...

  • “胯活一身活,无胯一身空”神奇的“抻筋拔骨走步法”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