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远:痛风、风湿、类风湿的3个经方】

杨思远,河北省盐山县人,外祖父张锡亭原系名老中医、革命烈士。受其影响自学中医,后拜曹东义为师,系国医大师朱良春、邓铁涛再传弟子。擅长针灸和经方治疗疑难杂证。

1,治痛风方:甘草附子汤《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原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炮,去皮) 桂枝四两(去皮)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取六七合为妙。

用法:炙甘草31克,白术31克,制附子2枚(40克),桂枝62克,以上4味药,加水1200毫升,煎取600毫升,去药渣。放温后服用,每次200毫升,每天3次。刚喝的时候微微出汗最好,出汗之后还是烦(热、疼),再服100毫升。如果觉得每次服200毫升太多,那最好服120-140毫升。

说明:风湿相搏。即风和湿是致病因素。主要症状和诊断依据: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药方和用法简单明了。所谓疼容易理解,痛风的突出特点就是疼。而所谓烦,则易致误解。这也是现代诊断易犯错误的地方。所谓烦,一指心烦,疼故心烦;二是指热。《伤寒杂病论》中多处用到烦字,如躁烦,烦痛、痛烦等,其意皆为热。

此方只有四味药,此方配伍之严禁,用药之精当,史上无出其右者。

在用量上,四味药比例为2:2:2:4,汉代一两相当于现代15.6克。在实践中,根据患者身体强弱重情轻重,一般为前三味10~30克,桂枝为10~60克。如用量得当,一剂既可治愈。可谓神效。

此方亦可用于治疗轻度风湿关节炎,如膝部疼痛略有红肿者,包括膝关节增生、积液、滑膜炎、半月板受损等。

2,中度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方: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

原文: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说明:此段文字,讲了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原因和病机病理,既汗出入水中或酒后汗出当风是致病原因。此病并非当风即病,而是有一个较长的发展积累过程,风寒湿邪伤人,初当如伤寒(感冒),未得治或误治,则致风寒湿邪入里,伤及筋骨血脉,并在关节处聚积成病,致使关节疼痛,下肢红肿,头晕短气。脉诊,寸口沉而弱,趺阳脉浮而滑。其病因仍是风寒湿,但已伤及心肝肾。如不治,久则入脏并致器质性损伤。辨证已明,治方自出: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用法:桂枝62克, 芍药47克,甘草31克,麻黄31克,生姜78克,白术78克,知母62克,防风62克, 附子2枚(炮制后),以上9味药,用水1400毫升煎,煮取400毫升,放温后每次服用140毫升,一天3次。

因病较前已重,此方共用九味药,是经方中的大方。

其中,桂枝、白术、炮附子、甘草即前甘草附子汤方,在此基础上加麻黄解表利水,开通肺气,加大发汗力度,加芍药平肝缓筋,疏通经脉,加知母除烦清热以佐制麻桂附之燥烈,加防风增强去风利水能力,加大白术用量以增强收水除湿能力,加生姜以增强辛散之力,同时和胃止呕,以解温温欲吐之证。其用药思路同上方,但加强了药力。

此方对中度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有良效,如用量得当,可做到一剂效,三剂愈。此多为医家秘而不传之方,但对手指骨节痛作用不明显。现代用量参见上方。

3,重度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方:乌头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

是治重度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至关节严重变型经典方,也是医家多秘而不宣之方。

原文: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慎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说明:介绍重度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病机和严重程度,形成器质性损伤,其病名既为历节,又作脚气。但此脚气并非香港脚,而是说脚血脉不通寒气上逼。方剂加强了药力。

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炙), 川乌五枚(口父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豆)右五味,口父 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现代用法:乌头50克,用1000毫升水煮一小时取200毫升,去渣加蜂蜜200毫升,再煮,取200毫升。另用水5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加芍药、黄芪、甘草各45克,再煮取200毫升。将乌头汤与其他药汤合并,首次服一汤匙,每隔半小时再服一次,每次加量一汤匙,如出现心慌则减一汤匙,一日服尽。

一剂服尽不愈者,可隔日再服一剂。

一般一至三剂可愈,变型关节将慢慢得到修复。此方中麻黄量大力猛,有心脏病者慎用。如服后心跳加快心慌者,应减量。若对此方不受者,可将前四味药以桂枝汤代替,既桂枝汤加乌头汤。

(0)

相关推荐

  • 十七、风湿性关节炎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炎 [治病策略] 1.关节湿疼者,脾经下陷则生湿,湿气淫溢于关节,气脉不能疏通,故关节疼.(燥土暖水,兼清木热.) 2.身上开始有湿的时候,没有感觉,可能就是舌苔发 ...

  • 经方在痹症治疗中的运用

    痹症在临床中症状较多,变化复杂,临证中对经方治疗痹病进行了有意的探索,现总结归纳如下,为临床运用经方治疗痹症提供一些依据,供同道参考. 1 行痹常选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越婢加术汤.柴胡桂枝汤.麻黄 ...

  • 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

    我们在治疗痛风或者是一般性的风湿的时候,手上游走的风湿,经方里有一个很有名的甘草附子汤,桂枝20克,白术12克,炮附子12克,炙甘草12克,如果病人会抽筋,炙甘草可以用到20克或者是25克都没问题,抽 ...

  • 风湿痹六经辨证论(上篇)

    风湿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黄帝内经>最早提 ...

  • 《金匮要略》笔记20|中风历节病脉并治:历节病(痛风/风湿关节炎)

    历节分三种:风痹.血痹和历节,类似于西医的痛风和风湿关节炎.风痹的主症是麻又痛,处方是甘草附子汤:血痹的主症是麻而不痛,处方是黄芪五物汤:历节的主症是但痛不麻,痛风只痛不麻的话,归入历节,处方有桂枝芍 ...

  • 【杨思远:痛风、风湿、类风湿 3个经方】

    杨思远,河北省盐山县人,外祖父张锡亭原系名老中医.革命烈士.受其影响自学中医,后拜曹东义为师,系国医大师朱良春.邓铁涛再传弟子.擅长针灸和经方治疗疑难杂证. 人人都知道,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难治. ...

  • 10个名老中医神奇的治病方!风湿类风湿痛风,一剂见效,百试百灵【一点资讯】

    类风湿万试万灵黄芪秦艽防己汤 黄芪200g 秦艽20g 防己15g 红花15g 桃仁15g 青风藤20g 海风藤20g 地龙15g 桂枝15g 牛膝15g 甲珠15g 白芷15g 白鲜皮15g 甘草1 ...

  • 【痛风、风湿、类风湿:3个经方】

    人人都知道,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难治. 其实,言不可治也,未得其术也,治不得法也.汉代医圣张仲景,早在两千年前就在他的<伤寒杂病论>给出了治疗方法,药简力专效宏,疗效确切. 但因年代久 ...

  • 【痛风、风湿、类风湿:三个经方】

    人人都知道,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难治. 其实,言不可治也,未得其术也,治不得法也.汉代医圣张仲景,早在两千年前就在他的<伤寒杂病论>给出了治疗方法,药简力专效宏,疗效确切. 但因年代久 ...

  • 风湿类风湿,一张古方帮你搞定!

    救人无数的治愈方三代祖传-秘方公开祖传治癌秘方,有效率100% 一位大爷,六十多岁,他诉说自己近半年来双腿发凉,成天就像泡在冷水里一样,半夜还经常腿抽筋,除此外他还有腰部怕冷疼痛的毛病,大爷说自己平时 ...

  • 老中医专治风湿类风湿秘方

    随着社会发展,各式各样的高科技层出不穷,让大家都变"懒"了,虽然说这种懒人效应可以让社会发展的更快,但是很多不良习惯造成的慢性疾病却是现在的高科技所解决不了的.风湿病就是其中很典型 ...

  • 痛风和类风湿,有什么不同?看完这个区别你就知道了

    很多人关节出现明显疼痛感,第一反应就是风湿疾病出现,因为很多类型的分风湿疾病在发展时特点是关节活动受限,局部明显肿胀,疼痛.但是,并非只有风湿疾病才有这些特点,其他疾病发展也会通过关节或者骨骼疼痛发出 ...

  • 风湿类风湿,腰冷痛疼,关节不便,这6种中...

    风湿类风湿,腰冷痛疼,关节不便,这6种中成药.药房不常推荐,因毛利过低,但想好,可试试 1.独活寄生丸 组成:独活.桑寄生.防风.秦艽.肉桂.华细辛.川芎.当归(酒制).白芍.杜仲(盐水制)等15味. ...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pdf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