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晚年一首哲理诗,意境优美,从日本传回国内迅速走红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史,但因为封建时代,科学不发达,有很多文化艺术作品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在漫长的历史中,王朝更替、沧海桑田,这些作品或毁于战火,或长埋地下。
过去的时空中,尽管曾经存在,可在当下和未来,或许我们再也无缘得见。
不过,得益于时代的发展,国力的强盛,很多深埋历史中的文化作品,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得以重见天日。
比如有些时候,由于考古发现,有很多失传,或者我们未曾听闻的,文学作品被发现,像海昏候墓就发掘出了失传1800多年的《齐论语》。前不久,就从一个唐代贵族墓中发现了颜真卿的真迹。敦煌残卷发现了不少失传的唐诗。
另外,则是从其他国家传回来的作品。古代虽然交通信息比较闭塞,但数千年的历史中,各国之间陆陆续续还是有很多次的文化交流。像唐朝时期,日本经常不远万里,跨越山和大海,来中国把汉文化带回去。
日本人尤为仰慕唐朝的诗人,曾带回了很多诗集以及诗歌理论著作,比如《文境秘府论》就是日本空海和尚,将中国南北朝时期至中唐时期的诗歌理论,整理编撰成册。
有些已经散佚的文学作品,直到后世才在其他国家的保存的古书中发现,后来传回国内。
宋朝的理学家朱熹,也曾有一首诗,国内失传很久,但在日本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后来此诗传回国内,不久就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名篇,迅速走红,此诗便是《偶成》: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晚年时期,不经意间走到了一所私塾,见到一群儿童在池塘边嬉笑打闹,直至深秋叶落,低头看着自己白发飘飞,感慨之下,不仅写下这首诗。
首句是说,时间飞逝,前一刻还是少年时光,感觉光阴缓慢,盼着长大成人。然而回首之际,却发现物是人非,而自己一无所成。时间就这么不经意间溜走了。
所以,第二句承接上一句,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诫少年人要珍惜光阴,不要浪费美好的年华,毕竟年轻的时候,是最适合学习的时期,到了老了,则有心无力,后悔也来不及了。
从“一寸”可知,这里是化用了王贞白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前两句是老生常谈的珍惜时光,前人已有不少佳作,虽然简短有哲理,但称不上妙句。这种直白的议论,也难有诗意的美感。
而后两句,则将时光易逝的哲理,蕴藏在优美的意境中。
第三句用了一个典故,魏晋时期,有个大诗人叫做谢灵运,他曾梦中得“池塘生春草”之句,描写江南早春之景。朱熹在诗中化用了此句,“春”在诗人笔下一直象征着美好和希望,此处也暗喻青春。
谢灵运句中的“生”字,表达了春来的不易察觉,这种不易察觉,是对环境的不经意,也是对时间的不经意。正是在这种不经意间,春来春去,朱熹更以“梦未觉”来加重岁月流逝难以察觉的程度。
等到察觉的时候,时光早已飞逝了一大截,转眼已是秋风萧瑟的季节,木叶飘飞,台阶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枯黄的梧桐落叶,只能在风中沙沙作响。萧瑟的秋,隐喻了衰老的残年,而那秋声,又何尝不是对青春逝去的叹息声!
朱熹是后世集儒学大成者,被尊称为“朱子”,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
史载他五岁就可以读懂《孝经》,十九岁朱熹便考中进士,之后入朝为官。不过朱熹对升官什么的,并不热衷,一直致力于教育和著述。
众所周知的,都是朱熹在理学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但同时,他的诗词也写得非常好,我们耳熟能详的有: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些句子,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刻,耐人寻味,不同的年纪,不同的阶段,都能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出不同的思想。
宋诗爱发议论,爱说教,是后世所诟病的。朱熹也喜欢在诗中讲道理,但他讲述的道理,不直白,不俗套,而是将道理隐藏在自然万物之中,通过山水,通过花草,通过春秋,以极为优美的意境阐述。
读者既陶醉于朱熹的诗境,又顿悟于他诗中的道理,这种境界,是非常难得。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这无穷无尽的力量,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练字”。“练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 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 孩子的是 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 也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