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失眠的门诊处方分析

结果:通过处方分析,中药治疗失眠的处方共有688张,其中女性占490张处方,男性占198张处方。患者平均年龄约为46岁,其中以大于41岁少于60岁的居多,占52.1%,处方中以心脾两虚、心血不和、阴虚火旺、痰热内扰、湿热上扰,血虚证为主的辩证治疗,其中使用最频繁的中药分别是

茯神、夜交藤、钩藤、酸枣仁、炙甘草、浮小麦等。结论:我院的失眠处方开方规范,且用药合理。虚证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与"不寐之证,虚证尤多"的论述相符~([1])。...

.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多组药对及“症-药”组合,如口干和大便秘结出现时多用

麦冬。并挖掘出新的常用药对有治疗中年人失眠的人参和五味子和老年人失眠的女贞子和旱莲草。

结论1.中年人失眠病性要素中湿邪致病较为突出,老年人失眠病位要素中大肠较突出,为临床扩宽了辨证思路,突出了证素在辨证中的重要性。2.治疗中老年人失眠多用补虚安神清热药,中年人失眠多配伍利水渗湿药,老年人多配伍活血化瘀药;药物性味多苦寒药和甘温药;多归心、肝经;治法多以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调整脏腑阴阳为立法用药准则。3.通过症-药组合关系分析,得出常见症状所应用的中药和常见中药治疗的症状,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参考。...

结果:对最终纳入51则医案的203个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药物频次结果显示高频中药以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等为主;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23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17条,4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3条,其具代表性的规则有

黄芪→当归、合欢皮→首乌藤、朱砂→磁石、陈皮→茯苓等,体现出补益以气血为主、养心补血安神、重镇安神、健脾化痰的治法特点;聚类分析生成树状图后从中提取出具有关联性的药组6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最终得到公因子15个,二者共同体现出磁朱丸、温胆汤和天王补心丹等经典失眠方剂的雏形以及清肝泻火的治法。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名老中医失眠处方进行系统分析,对指导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0)

相关推荐

  • 越吃安神药越睡不着的往往是个虚证

    越吃安神药越睡不着的往往是个虚证 中医书友会

  • 药食同源|这5个中药治疗失眠效果不错!

    具体的解答如下 1.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合有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多梦.精神恍惚等阴虚肺燥.心神失养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疗失眠的 ...

  • 中药治疗失眠特效方

    治疗失眠的中药还是比较多的,一是百合.它具有了很的润肺止咳和清心安神的作用,一般是用百合10至20克泡水喝,每天晚上喝一次即可.二是龙骨.具有定惊安神和平肝潜阳的作用,特别是有心神不安.潮热盗汗和心悸 ...

  •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失眠伴焦虑的用药规律

    目的探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失眠伴焦虑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采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国生物医学等期刊,搜索2000年至2017年9月关于中药治疗失眠伴焦虑的文献,通过数 ...

  • 中药治疗失眠,心慌、总想哭

    中药治疗失眠,心慌.总想哭,千年古方一招解决.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发现有些人善悲易老,觉得我老觉得受欺负了,跟他说两句话还没说第三句呢,干嘛哭了,说怎么了没事儿就受委屈啊,他也心慌,睡不着觉,没觉.这种情 ...

  • 中药治疗抑郁症 失眠焦虑多年终于恢复了

    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抑郁症已成为常见病,造成抑郁症的情况有很多种,其实大部分的抑郁症都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其实中药治疗抑郁症有很好的效果,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俗话说,信心最重要.不论做什 ...

  • 中药贴敷,治疗失眠效果好

    病因 滨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赵秀玲 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不寐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qu ...

  • 【祖传秘方】治疗失眠的10种中药、3个方子,百试百灵!

    失眠对我们来说是很痛苦的事情,对工作生活也有严重的影响,那么中医能不能治疗失眠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 治疗失眠的十大中药材 1.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有润肺止咳 ...

  • 治疗失眠的一个经典方,仅有五味中药,效果...

    治疗失眠的一个经典方,仅有五味中药,效果却出奇的好.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方由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可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虚劳虚烦 ...

  • 【中医治疗失眠的中药选择】以酸枣仁、夜交...

    [中医治疗失眠的中药选择]以酸枣仁.夜交藤.远志等养心安神类药为主,其次为川芎.丹参.枳壳等行气活血类药,再次为黄连.黄芩.栀子等清热泻火类药及麦冬.知母.生地等滋阴降火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