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山水画应该怎么办?

​自魏晋南北朝起,历代绘画大家都十分重视绘画理论的学习及积累。正是由于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才使得后人在继承学习传统时,有了参考依据与学习方向,从而使这门古老的绘画艺术,始终能保持勃勃生机。

对于今天的绘画爱好者来说,借鉴吸取前人的绘画经验,对于当下学习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他不但可以使你深入的了解这门艺术,同时还能让自己的学习少走好多弯路。

本篇节选当代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关于山水画学习的几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究竟山水画应该怎么学?咱来听听陆老师怎么说?

学画起手始于临摹

山水画学习的方法,起手不外临墓,从中可以得到传统的技法。临蓽要有好的本子,起步不高,终身受累。因为我们知道临象一家不容易,临象之后,再要不象,所谓“入而能出”, 更加烦难,所以第一口奶很是要紧。如果起手学习了风格庸俗、笔墨不高、或则坏习气很多的本子,将来要改掉,那就很不容易,反而不如一张白纸从头学起为好。

即使临墓古代名家的作品,也要善于学习。因为每一个名家,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未免各有独自的习气。或则虽有长处,但其营养,不为我所吸收,就要拣取能够吸收的东西为我所用。

例如有人说:“石涛不好学 ,要学出毛病来。”我的看法,有一种石涛极马虎草率的作品,学了好处不多,反而要中他的病,传染到自己的身上来。但他也有一些极精到的本子 ,里面是有营养的东西,那末何尝不可学。要看出他的好处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石涛的好处能在四王的仿古画法笼罩着整个画坛的情况之下,不随波逐流,能自出新意二尤其他的小品画,多有出奇取巧之处,但在大幅,章法多有牵强违背情理的地方,他自己说,“搜尽奇峰打草稿” ,未免大言欺人。其实他大幅章法很窘,未能达到左右逢源的境界。

用笔生拙奇秀,是他所长,信笔不经意病笔太多,其所短。设色有出新处,用笔用墨变化很多,也是他的长处。知所短长,则何尝不可学。

识辩与吸收的关系

学画的提高,当然需要不断地画,在自己的实践中取得经验,这是得到提高的一个方面。另外还须多看前人或他人的好作品。一件好作品,在技法上总有他的好处,也一定有不足之处,所以第一必须要有辨别好坏的能力,看出哪些是它的好处,哪些是它的不足之处。即使是它的好处,有些对我有营养,可以吸收,但也有些虽属有营养,对我却是不能吸收。要择取其可以吸收的东西尽量吸收过来,加以消化,成为我自己的血肉,这其间一定要有选择。

吸收的方法,临画是重要的。临画不是一树一 石照抄一遍,这样的临,好处不多。必须寻找其规律,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问个所以,为什么要这样?悉心墓仿,把他的好处,成为我的好处,视成效。但是好画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也不一定有对临的条件和机会,那就必须借助于细看以及默记。看之烂熟,默记在心,把对我有营养而可以吸收的东西拿过来,不一定经过对临,同样可以把它的好处和技法,在我的创作上加进去反映出来。

虽然临画可以一笔一笔临,放过的地方少,看画也同样可以一笔一笔看 ,使心中有个印象,甚至可以甩指头比划它的起笔落笔,顿挫转折之势,这样可收同等的效果,如果马虎的临,照抄一遍,反不如认真的看,得到好处。有的人说我有些传统技法,认为临的宋元画一定很多,实则我哪有收藏,有收藏的朋友也不多,哪有条件临宋元画。如果真的有些传统的话,也不过是看得来的。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所以有人把看画也叫"读画”,画读得多了 , 胸中有数十幅好画,默记下来,眼睛一闭,如在目前,时时存想,加以训练,不愁没有传统。再来推陈出新,取法大自然,。定可必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创出时代的新面貌来。

什么是好画的标准

每有人问:这画好在哪里?一时很难对答。然而归纳起来,所可看者,不外三点:即看它的气象、笔墨、韵味。这三点如果达到标准,即是好画,否则就不算好画。我们看一幅画,拿一个标准去衡量,看它的构图皴法是否壮健,气象是否高华,有没有矫揉造作之处,来龙去脉,否交代清楚,健壮而不粗犷,细密而不纤弱,做到这些,第一个标准就差不离了。

接下来第二个标准看它的笔墨风格既不同于古人或并世的作者,又能在自己塑独特风格中,多有异,摒去陈规旧套,自创新貌。而在新貌之中,却又笔笔有来历,千变万化,使人猜测不到,捉摸不清,寻不到规律,但自有规律在。做到这些,第二个标准也就通过了。

第三个标准要有韵味。一幅画打开来,第一眼就有一种艺术的魅力,能抓住人,往下看,使人玩味无穷。过之后,印入脑海,不能即忘,而且还想看第二遍。气韵里面还包括气息。气息近乎品格,每每和作者的人格调和一致。所以古人说:"人品既高 ,画品不得不高。”一种纯正不凡的气味,健康向上的力量,看了画能陶情悦性,变化气质,深深地把人吸引过去,这样第三个标准也就通过了。

关于学习传统

山水画传统技法,都是前人在大自然中提炼而成。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积累多少人的智慧和创造实践,才有今天这样丰富的传统技法。我们不能靠一个人从无到有白手起家 ,所以必须学习传统。但传统不能死学,必须化解,也即是运用前人已有的技法,加进自己的感情、修养,以及技术训练,把传统技法化得更接近于对象,更能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们学到一点传统,到大自然中,描写各地的山川,要抓住各地山川的典型特点,有了旧的,再加上新的,从古法中乘除变化,以达到较为正确地反映对象的效果。天下的山,其石骨皴法,各各不同。就是同样的松树,也各不相同。

黄有黄山的石骨皴法,松树也有它特异的姿态。在泰山上,石法不同,松树也异样。其他土山石山,以及丛树覆盖,不见土石的山一如井冈山等 ,更加不同。所以我们如果只掌握一种技法,要把这唯一的技法来套天下变化无穷、形质万状的山川,怎能顶事?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貌写各地山川对象,不能只靠一己的创造,必须借鉴古法,在古法的基础上予以加减变化,融会贯通。

一眼看上去是他新的独特面目,细看却都有来历,或是融合多家的笔法,或在某一家的笔法 上有所更改变异,便成自己的东西。如果能够这样,不论碰到任何山川,都有可能得到解决的办法。

看完陆俨少大师的几点绘画理论,

小编觉得可谓字字玑珠。茅塞顿开,

尤其是对于国画刚入门的学习帮助很大,

大家感觉如何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