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像的识别和利用

伪像(artifact)又称伪差,在超声成像中常会出现多种伪像,诊断者和声像图阅读者不仅要识别伪像,避免误诊,而且要利用伪像,帮助诊断。

(一) 混响(reverberations) 超声照射到良好平整的界面而形成声在探头与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出现等距离的多条回声,其回声强度渐次减弱。腹部探测时,腹壁的筋膜和肌层都是平整的界面,常出现混响伪像,出现在声像图的浅表部位,尤其在胆囊和膀胱等液性器官的前壁,更为明显(图1-4-1)。

图1-4-1 膀胱横切面声像图 示膀胱内混响幻象是膀胱前壁显示不清

(二) 多次内部混响(multiple internal reverberations) 超声在靶(target)内部来回反射,形成彗尾征(comet tail sign),利用子宫内彗尾征可以识别金属节育环的存在(图1-4-2)。

图1-4-2 子宫腔金属节育环显示彗尾征

(三) 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effect) 又称切片厚度伪像(slice artifact),因声束宽度引起,也就是超声断层图的切片厚度较宽,把邻近靶区结构的回声一并显示在声像图上,例如在胆囊内出现假胆泥伪像(图1-4-3)。

图1-4-3 部分容积效应使膀胱后壁显示不清

(四) 旁瓣伪像(side lobe artifact) 由超声束的旁瓣回声造成,在结石等强回声两侧出现“狗耳(dog ear)”样图形(图1-4-4)。

图1-4-4 结石两侧旁瓣伪像(SL)

(五) 声影(acoustic shadow) 由于具有强反射或声衰减甚大的结构存在,使超声能量急剧减弱,以致在该结构的后方出现超声不能达到的区域,称为声影区,在该区内检测不到回声,在声像图中出现竖条状无回声区,紧跟在强回声或声衰减很大的靶体后方,称为声影。声影可以作为结石、钙化灶和骨骼等的诊断依据(图1-4-5)。

图1-4-5 胆囊纵断面图 示胆囊结石后方声影

(六) 后方回声增强(enhancement of behind echo) 当病灶或组织的声衰减甚小时,其后方回声将强于同等深度的周围回声,称为后方回声增强。囊肿和其他液性结构的后方会出现回声增强,可利用它作鉴别诊断(图1-4-6)。

图1-4-6 肝左叶纵断面图 示囊肿后方回声增强

(七) 折射声影(refractive shadow) 有时在球形结构的两侧壁后方会各出现一条细狭的声影,称为折射声影,也称为折射效应(refractive effect)、边界效应(side effect)或边缘声影(edge shadow),这是因为超声照射到球体的边缘,因折射关系,使后方有一小区失照射,没有回声所致,不可误诊为结石或钙化结构(图1-4-7)。

图1-4-7 左乳斜断面图 示肿块边缘折射声影

(八) 其他 伪像种类颇多,如镜面伪像(图1-4-8)、声速失真、彩色血流图中因心脏或大血管波动使组织移动,出现闪烁彩色,因探测角度过小,使该处血管有血流而不出现彩色,均属伪像范畴,阅读者应予注意。

图1-4-8 肝肋缘下斜断面图 示横膈对面镜面伪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