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止”的用法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婴宁》(第六部分)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止”的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止”的用法
止
例1: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解析:“止”即停止、停下
句译: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例2:寂无人行,止有鸟道。(《婴宁》)
解析:“止”即只、只有(“止”可通“只”使用)
句译:一片寂静没有行人,只有飞鸟能过去的小道。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婴宁》(第六部分)
《婴宁》(第六部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绿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zhé)其中。意是园亭,不敢遽(jù)入。
练习:伶仃( )独步,无可问程,但( )望南山行去。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 )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 )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绿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 )竹,野鸟格磔( )其中。意( )是园亭,不敢遽( )入。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孤零零的样子、孤独、孤单。
只、只是。
通“只”。
非常、很。
长、修长。
鸟鸣声。
猜测。
突然。
练习2:
(王子服)一个人孤零零地独自走着,没有(地方)可以询问路程,只是望着南山走去。大约(走了)三十多里,(到处)山峦环绕重叠,郁郁葱葱,(让人)神清气爽,一片寂静没有行人,只有飞鸟能过去的小道。(王子服)远远望见山谷底下,繁花杂树之间,隐隐约约有个小村落。(他)下山进入村子,看见房屋不多,都是草房,(不过看上去)样子非常整洁清雅。朝北一户人家,门前都是绿色的垂柳,墙内的桃花、杏花特别繁盛,中间还有修长的竹子,野鸟在里面鸣叫。(王子服)猜测这是(别人家的)花园亭台,不敢突然进去。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格磔、五刑等)
《婴宁》本段“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zhé)其中”,这里的“格磔”为一词,形容鸟叫声。而“磔”字本指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刑罚,如“磔刑”,即割肉离骨,割断肢体,近似“剐”“五马分尸”“凌迟”等。
【知识拓展】五刑
五刑我国古代五种主要刑罚的统称。
最早的五刑:墨(又称黥qíng,面部刺字)、劓(yì,割鼻子)、剕(fèi)(又称刖yuè,砍掉脚)、宫(男子割势、女子幽闭)、大辟(死刑)
隋唐至明清的五刑:笞、杖、徒、流、死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