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儂說有多美?!
時下,教材、課程、廣告、交際、商品使用英文的越來越多了。
有的領導甚至把脫稿英語演講當成一種才情,一種榮耀!
不少小學,三年級就開設了英語.據說現時的英語老師很缺,我的一個學生,原來也是一位語文老師,說喜歡我,到喜歡語文,現在也轉教英語了。
我不知道,那轉行的教英語的老師功底如何,但聽一節課之後,就有些懷疑了。
口語、學歷、積澱,還不夠英語老師啊!
其實,這位語文老師之所以以前選擇母語,那初心是喜歡語文的。也許教語文難,改作文難,提高語文成績難?
無奈何,後來喜歡英語就勝過語文了。
面對學生的轉行,我說什麼呢?
我推薦一首《I Am Afraid》的詩;
英語是這麼說: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那語音、節奏、意境、情願,對一個中國人來說,不容易讀懂恐。感情上的事,很複雜,纏綿,難說明白,喜歡對方,有可能只是一廂情願,或只是喜歡對方的某一個方面,其實並不瞭解全部,喜歡全部,被聰明的對方看穿。如果對方拒絕的話,最好不要回答。也許對方擔心情有可原,愛,就變得害怕。
有人翻作中文:
你說你喜歡雨
但是下雨的時候,你卻撐開了傘;
你說你喜歡陽光,
但當陽光播撒的時候,
你卻躲在陰涼之地;
你說你喜歡風,
但清風撲面的時候,
你卻關上了窗戶。
我害怕你對我也是如此之愛。
那雨、那雨、那陽光、那風,意象化了。開始是那樣喜歡,而真正蒞臨,又是害怕;原來愛,也讓人害怕。
試試換成四言《詩經》:
子言慕雨,啟傘避之。
子言好陽,尋蔭拒之。
子言喜風,闔戶離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換成四言,言簡而意遠,讓人想像,含蓄多了!
改為《離騷》體呢?
君樂雨兮啟傘枝,
君樂晝兮林蔽日,
君樂風兮欄帳起,
君樂吾兮吾心噬。
“兮”字嵌入,入景、入境、入情!
又用五言詩吧:
戀雨偏打傘,愛陽卻遮涼。
風來掩窗扉,葉公驚龍王。
片言只語短,相思繾綣長。
郎君說愛我,不敢細思量。
句句寫景,字字言情,景語皆情語也!
換成七絕或七律啊!
七絕
微茫煙雨傘輕移,
喜日偏來樹底棲。
一任風吹窗緊掩,
忖君心事總猶疑。
七律
江南三月雨微茫,
羅傘輕撐細細香。
日送微醺如夢寐,
身依濃翠乘陰涼。
忽聞風籟傳朱閣,
輕蹙蛾眉鎖碧窗。
一片相思君莫解,
錦池只恐散鴛鴦。
那節奏、韻律,真讓我擊節欣賞了。
改成詞吧
君曰喜雨憑欄望,啟傘避雨茫;愛陽尋陰遮涼,悅風卻閉門窗。戀佳人、惜花香、易成殤,春去殘紅,君離卿去最斷腸。
似柳詞,合十七八歲女,郎執紅牙板。唱柔腸纏綿。
一首外國詩,讓中文演繹,竟然驚現那樣不同風格的美!
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是否還有第二種語言,可以像我們中華民族的中文一樣,可以擁有如此美的韻律 豐富的表達形式 。
這個世界上有6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據說原有5000--8000種語言,最多的語言有10種,它們依次是:漢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北印度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孟加拉語、德語和日語。作為語言的載體文字,相對就比較少些,也許有上百種吧。
小學語文老師教我們練字的時候曾慷慨激昂地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漢字、古埃及文字、瑪雅文字、楔形文字,其實,有上百種,很可惜,有的文字,隨著國家民族的衰亡而消失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傳承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弘揚國粹,一種愛國的情懷。“我從此知道,學好字,也是一種愛國,”漢字,是世界最優美的文字,其書法風格可以與文章並茂,世界上沒有別的文字可與漢字媲美。“接著,他還一邊講,一邊示範,”但漢字難寫,練達不易,風格,行書、楷書、草書、隸書、草書,愚以為習字有了基礎之後,選擇行書為上,王羲之創作的蘭亭序,顏真卿的顏體祭侄文稿,蘇軾的經典寒食帖可謂是行書中的前三甲了。一手漂亮的行書字體,既給人視覺上美感,又能體現出自己的文化底蘊。學習行書一定要寫學會讀帖,之後在反復練習,講究的運筆的變化和連貫的感覺。”
我教一輩子語文,行書雖不及老師期盼,但那萬字如一的繩頭小楷,確實學生所佩服的。
值得景仰的是楊振寧,他在科學尤其是物理方面對世界的貢獻可謂翹楚,有誰留心他寫的楷書,真讓人感到意外。
多麼希望:有更多的優秀學生,更多的後學,說喜歡語文,去傳承我們的國粹,一輩子;而不是中途轉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