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博物馆(25)
如果想要了解清朝时战船发展情况如何,那么清康熙年间抗俄雅克萨战役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黑龙江原为我国内河。《史记·五帝本纪》记有我中央王朝与黑龙江沿江各族人民有紧密联系的史实。《后唐书》则记有唐政府在这一流域建立了一整套行政机构。雅克萨位于黑龙江额木尔河口的对岸,在女真语中,雅克萨是“刷塌了的河湾子”。
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的最大的支流,其流域面积覆盖了吉、黑两省的大部分。宋、金时代,松花江的乌拉街(今吉林市北约25公里)、伯都纳(今扶余)、阿什河畔的阿城,都是繁荣的河港。
元朝建国后一统四海,疆域广阔,将东北区域收入囊中。《元史》记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命女贞水达达路造船二百艘”,可见此时东北区域水陆运输和造船业的繁荣。《辽东志》卷九记载:明代吉林乌拉“东濒松花江,风土类开原……国朝征奴尔干于此造船,流至海西,装载赏赍,浮江而下,直抵其地”。明代船厂即设在松花江上游的吉林乌拉。在黑龙江将军统帅下,设“吉林船厂管理造船四品官、五品官、六品官各一人”,船厂属黑龙江水师管辖。
1650年,沙皇俄国头目哈巴罗夫武装攻占黑龙江上游北岸的雅克萨。1653年,斯捷潘诺夫接替哈巴罗夫继续侵犯清朝边境,并多次窜犯松花江。顺治十五年(1658年)7月,清政府派驻宁古塔总兵沙尔瑚达,率1400人,由47艘船组成中国船队,在松花江口击溃侵略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松花江大捷”,而沙尔瑚达可以说是抵御沙俄侵略的重要将领。
正当俄军蠢蠢欲动,打算再度入侵黑龙江之际,康熙皇帝于二十一年(1682年)第2次东巡,并于3月25日巡视了造船重地吉林乌拉街。27日他泛舟松花江,并且进行了劳军与备战活动。就在松花江上,康熙挥笔写下了《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
夜来雨过春涛生,
浪花叠锦绣縠明。
采帆画鷁随风轻,
箫韶小奏中流鸣,
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
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毕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
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
浩浩瀚瀚冲波行,
云霞万里开澄泓。
其中“我来问俗非观兵”表明这次“泛舟”并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次军事检阅。皇帝不辞劳苦,亲临边陲,表示了他对这场战役的重视,《松花江放船歌》中积极向上的格调也表明了他对这次战役胜利的信心和决心。皇帝既然为了备战而巡幸乌拉街这处造船重镇,相信雅克萨战役中参战的战船就是在乌拉街建造的。
康熙皇帝第2次东巡之后,宁古塔将军向皇帝申请修船,皇帝回复:宁古塔地方与罗刹(指俄罗斯)距离很近,战船的问题确实紧要,应当重视。于是命令户部尚书伊桑阿带领良匠前往,“今着彼前往演习,庶有裨益”。同年12月,皇帝遣郎坦等侦察雅克萨敌情,翌年11月,“以萨布素为新设黑龙江将军”。
雅克萨战役始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同年6月,清军攻克雅克萨,将城堡焚毁后随即撤兵至瑷珲。两个月后,入侵者卷土重来。1686年7月,萨布素率黑龙江水师2000人,分成战船百艘,开赴雅克萨城下,分水陆两路发动攻势,据守孤城的沙俄侵略军弹尽粮绝。9月,沙皇彼得一世来书请和。两次攻城、历时两年多的雅克萨战役始告结束。遂有1698年4月,索额图等赴尼布楚,与俄罗斯勘定边界,签订了举世闻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这也是清朝签署过的为数不多的平等条约。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著述中的描述想象出本次大捷中参战的战船。
我国木帆船虽有很多类型,但航行于内河的船舶几乎都设计成平底与方头方梢,也就是小编前文提及的“平底船”。雅克萨战船采取《明史·兵志》中记载的格局,即战船有三层,最下层放置土石等镇物,第二层为休息区,最上层甲板处为交战区,设置有弓箭、炮弹等远程武器,敌人若是登船,这里就是最为惨烈的战场。
关于战船的动力,当是以帆为主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松花江口赴雅克萨,水程1000千米以上,使用帆作动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康熙皇帝于二十一年(1682年)“泛舟松花江”时曾经在席间即兴作《松花江放船歌》诗,其中有“采帆画鷁随风轻”、“连橹接舰屯江城”等句,侧面验证战船的型制;
第三,《黑龙江航运史述略》关于战船记载中指明有帆,并且有“桅高15米”的记载。
武器方面,我国自明代以来,管状火器发展很快。在山东梁山古船上就发现过明洪武年间的手持铜铳。在清代的战船上也应当会使用火器。1604年从荷兰航行至福建的船舶上搭载了“红夷炮”。我国于1622年开始仿制“红夷炮”,并封其为大将军,清代改称红衣炮。对于此次战役,《清史稿·郎坦传》中记有“发红衣炮、鸟枪”,“分水陆兵为两路,列营夹攻,复移红衣炮于前,积薪城下,示将焚焉”。据此,战船上放置有红衣炮,必要时也可运到陆地上使用。
常规的冷兵器也是必备的,如枪、矛、刀和盾牌等。弓矢更是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传统武器。古代的肃慎族以石箭链和乌木箭杆等民族珍品向中央王朝进贡,这种青石所制作的箭嵌据称“其利入铁”。
1687年,吉林水师营官兵从黑龙江得胜凯旋,驻扎在城外西门和北门之间的地段,吉林将军署在此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为将这一历史事件打上永久的印迹,1867年,吉林城新辟了一座城门,取名为“德胜门”。
《船营区志》记载:德胜门城楼高五丈,形似寺庙钟楼,红柱飞檐,雄伟庄严,楼下城门宽一丈五尺,城墙一丈五尺,厚三尺,城上每隔二尺加筑一垛口,墙外护城河宽一丈。同时,雅克萨战役中动用了大批船舰,为运输军粮开辟了一条纵贯东北地区的交通干线,并沿江开辟了十几个港口码头,战后又留下大批满汉官兵沿松花江、黑龙江驻防屯垦。雅克萨战役对黑龙江水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