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五)“唯物主义”的科学与万物对抗 2024-06-06 05:38:21 与微生物对抗、与生理对抗、与基因对抗都是西医“生物医学模式”的产物,构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的主体,治疗针对的对象都是生物本身而非引发生物异常的刺激,都是对症治疗,都只因割裂了生物与环境之整体,在本质上是反生物、反生命的。其区别在于,与微生物对抗是企图直接针对生理之外的生物因素,与生理对抗包括与基因对抗则是直接针对生理自身,这也说明西医之病理是互不统一的。这种不统一最终又导致了一个统一的结果——治疗全都针对了生理自身,所以一直在治疗,从未被治愈。这与《道德经》的遭遇一样:一直被研究,从未被解读,只因不懂整体论,不懂“曲则全”。现代西医是科学的产物(以物理和化学的发展为基础),18世纪的病灶概念成为西医确立“生物医学模式”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可称之为“朴素整体论”指导下的“朴素环境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科学唯物主义”下的“唯生物主义”的产物。“唯物主义”的科学之所以“妄作凶”,其根源在于还原论对物质和环境开放关系的割裂——只见物质不见环境,其眼中之物质也就成了一种主观的、莫须有的孤立存在。而事实是万物皆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互为环境整体存在,这就导致了“唯物主义”的科学与万物对抗。因此“唯物主义”的实质是割裂了物质即割裂了环境的“唯心主义”,或言“主观唯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科学理论由此风生水起,从而对被主观割裂的物质(亦即环境)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唯生物主义”是反生物的,“唯物主义”是反物质的,“唯心主义”是反心的。反的是主观之心立的是客观之心的,可称之为“客观唯心”;反的是客观之心立的是主观之心的,可称之为“主观唯心”,而人们往往选择了后者,自以为客观故而把其称之为“唯物主义”。可见“唯”被人们活生生演绎成了“反”,“唯物主义”成了唯利是图、唯欲望是从的遮羞布。这种对整体开放关系的割裂也就导致了科学理论间的不可通约性——各自为政、互不统一,所谓的科学理论也便成了一个一个孤立的闭环,环环独立。所谓的科研越发精细,即割裂越发无穷,对自然整体万物的破坏也越发穷极。科学理论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对现代人来说是具有说服力的,如常常觉得西医对病因的解释一是一、二是二,检查和验证的结果往往都可以呈现出来——眼见为实,很是科学的样子。殊不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二十章),视觉、味觉、心志、行为这些全都是不靠谱的。各种所谓假设及论证,看他们依行的标准是什么,其行为结果只是依其标准而来罢了,“论证”的只是其所认可的标准,致于这个标准是否是真理,是否符合道,是另外一回事。这就是《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所言之“同于道者,道亦乐(lè)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从人们对科学的误解可体会对“唯心主义”的误解,自然也可体会对“唯物主义”的误解。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也指出:“个人从效忠于一种理论转向效忠于另一种理论,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改变信仰。”“唯物主义”者信仰科学,可科学理论互不通约,故而只能不断背弃曾经认可的科学,换言之,科学的信徒唯科学是从却总是反科学的,“唯物主义”唯物是从却总是反物质的——割裂以致破坏了自然万物。“环境医学模式”的中医是整体论的产物,也是“唯心主义”或言“客观唯心”的产物。“客观唯心”反对主观而强调客观——“抱一为天下式”,强调对物质和环境开放关系的整体把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天人合一,顺势而为,所谓“曲则全”。这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理论对现代人来说是不具说服力的,如常常觉得中医对病因的解释模棱两可,致病因素“风、热、燥、湿、寒”等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现代科技手段压根不可检测和论证,很是不科学的样子。再加上中医的没落,从业者的学而不精甚至自我怀疑,自身对中医和具体疾病的理解都成问题,疗效自然也成了问题,还谈何传道授业解惑呢?从人们对道的误解,对各大宗教的误解,对中医的误解,可体会对“唯心主义”的误解——不值一顾,不值一听,不值一用(《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口口声声反对“唯心主义”的人们也总在抛弃那个一直在追寻的客观信仰——道。需要指出的是,“唯物主义”中的物质是没法包含意识的,而若没有意识又何来所谓“唯物主义”和对万物的认知呢?这是“唯物主义”天生的悖谬。“唯物主义”下的“生物医学模式”也是不包含意识的,于是有了40年前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乔治·L·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见《呼唤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挑战》,刊于1977年4月号的《科学》杂志)。其内核依然是“生物医学模式”,针对“心理—社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最终又针对了脑部质体——问现代医为何物,直教人体无完肤。“客观唯心”包含物质和意识。“环境医学模式”中的刺激也包含物质刺激和意识刺激,症状也包含质体和意识层面的所有异常结果。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也提到:“截止到2016年,生物学家解释不了意识。事实上科学家能给的最好答案是人根本不需要意识。想要了解人脑的决策过程,预测人的行为,只要通过神经信号传递解释就足够了,我们完全可以把人就当成一台计算机——意识,只不过是这台计算机的一个额外的副产品,也可以说是'精神污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都在一念之间,主观、客观而已。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赞 (0) 相关推荐 认清唯心本质让思想产生质的飞跃*星星论道 前言: 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本体上,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的第二性质.以上是学 ... 生物科学与生死轮回 身为生物系的学生,写这篇东西,纯粹是为了给诸友们,提供一点茶余饭后品鉴的娱乐,以备一笑耳. 哲学是为死亡做准备的(Philosophy is the preparation of death). -- ...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渊回哲学:世界本源的探讨,唯心与唯物的争论,哲学流派的分别 渊回哲学:世界本源的探讨,唯心与唯物的争论,哲学流派的分别 渊回哲学,和大家聊一聊有趣的哲学问题. 世界的本源究竟是什么?宇宙万物的根源究竟是属于精神的,还是属于物质的? 这一类基本的问题,已经争论了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二章 全德自隐章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四)——不与基因对抗 与生理对抗的疾病构成D=MM+Sn′′使得生理异常形成一个闭环,生理与环境的开放性不复存在.在生理MM这个闭环里兜圈圈,所得到的一切结论都只是异常症状.都是果,不是因.把果当成因,把症状即疾病本身当成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三) 不与生理对抗 由疾病构成公式D=S+L+S′可知,刺激S.异常生理环节L和症群S′(S=S1′′+S2′′+S3′′+...+Sn′′)为疾病构成三要素.西医受还原论的局限,在发现某一症状Sn′′之后不去也无法找出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曲则全,枉①则直,洼则盈,敝②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③为天下式④.不自见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五) 曲则全——“唯物主义”的科学与万物对抗 与微生物对抗.与生理对抗.与基因对抗都是西医"生物医学模式"的产物,构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的主体,治疗针对的对象都是生物本身而非引发生物异常的刺激,都是对症治疗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相反相成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老子第二十二章,继续是老子辩证思维的一章,也是老子反复辩证思维下的阐述. 贴下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 ... 『中医传统特殊疗法集萃』第二十二章 抓痧疗法 第五节 痧症诊断法 一.暑痧多发于6-8月下旬之间,患者四肢欠温,双手指甲常显冰冷. 二.肋间划痕试验:医者右手食指屈曲,第二指关节屈成棱形,由患者2-3胸骨之间.沿肋向外划一道1寸许痕迹,如见皮下明显隆起,并呈紫红.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