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爸爸,我想对你说”谈作文审题须特别注意关键概念的逻辑指向
以“爸爸,我想对你说”为例谈作文的审题
作文审题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题目中最关键词的逻辑指向把握得非常准确。只有这样,才有写出高分作文的可能。
作文,说到底,并不是一个什么大不了的复杂的事儿。作文其实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一项活动。学生应把作文当作一种表达自己思想的手段,平常要多在观察生活上下功夫。
当下全日制学校的作文教学为什么很难有佳作,学生很难有成就感,主要是因为很多语文教师在选材指导上,没有要求学生学会仔细观察生活,反而让学生在作文时虚饰生活,因而许多学生的作文显得比较矫情而虚夸。
而在指导作文立意上,则又误导学生在标新立异上下功夫,使得学生误认为文章的写作只要图个新意就行,从而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训练。
对作文的理解,笔者一向认为切不可神秘化。教师则必须引导学生打破作文的神秘感,真正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表现在作文指导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真实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立意上追求新意。做到这两点,我们认为便可以算是完成了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了。这样,教师觉得作文教学有章可循,学生也觉得作文有趣味。教学相长,共同使作文教学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现在,我们不妨以“爸爸,我想对你说”为例,谈作文教学如何达成我们所设定的这一境界。
这是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
作前指导,我们一般会对学生作这样的要求:切忌假、大、空,你想什么便说什么。不要虚饰你的爸爸,也不要一味埋怨你的爸爸。富有真情实感就行了。
可以说,作前的引导,差不多这些内容就够了。
作前其实不宜多加指导,因为,作前讲得太多,反而会束缚了学生。
当然,提示要有。
譬如,我对学生是这样讲的,现在是要求人人都对爸爸说,那么你说的就必须和别人不一样。希望同学们在这个不一样上下一点儿工夫,怎样才能做到与别人说的不一样。方法很简单,别把自己的爸爸写成别人的爸爸就成。
客观上说,这样的文章题目是陈旧了。但是,作文训练,还就是这样经典性的题目更能锻炼到学生的作文思维。
同时,只要认真听取我的意见,便能认真咀嚼我所说的“别把自己的爸爸写成别人的爸爸”,便能写出不同凡响的作文来。
初中二年级有一个叫李炜的同学,在作这篇文章时,搜集了很多关于她爸爸的材料。她的爸爸在一所中学里工作,是一个数学教师,又担任着教务主任与高三年级组主任。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他的爸爸真的付出了比常人要多得多的劳动,自己的事业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马上就要升为副校长了。
在写作中,苏炜觉得要跟爸爸说的便是请爸爸注意自己的身体,注意休息。别因为事业而让自己的身体受伤。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这篇作文交上来后,我给打了回去,要求重写。
李炜同学觉得不可思议,我这篇文章写得还算好啊,为什么要重写呢?
于是,我就开始启发她了:
我作过提示,要你别将自己的爸爸写成别人的爸爸。
李炜说:这是我爸爸啊,我没有把她写成别人的爸爸啊!
我说:你不但写成了别人的爸爸,而且,写成了我爸爸。我爸爸跟你笔下的爸爸差不多,也是数学老师,也是学校骨干,也要升职。
李炜说:是吗?这么巧?李炜没有意识到我这是在指出她作文中人物缺少个性色彩。
我说:是的,真的就这么巧。
我又问:你爸爸是不是70后?李炜说:是啊!我说:你看看,你不但把我爸爸写了进去,还将我爸爸那个年代的人也写了进去。我爸爸30后。假如现在还健在,都快90岁了。
李炜这下才意识到,她写了一个大而化之的爸爸,一个没有个性、没有区分度、没有时代感的爸爸。
她有点不好意思了,她同意修改,一定要把爸爸不能写成别人的爸爸。
可是,修改过程中,她又犯了难,这一来,她不知道对爸爸说什么好了。
我说:你最希望爸爸做什么你就说什么吧!
李炜说:我就最希望爸爸多多睡觉,别搞得跟我们现在的学生一样缺觉。
我说:好啊!这样写是可以的。还有吗?
李炜想了想说:还有?对了,还有,我就是希望爸爸顾点儿家,有空陪陪妈妈,陪陪我和妹妹。
我说:这下就好了,现在,这个爸爸有两个女儿,跟我的爸爸有点不同了。这个爸爸睡眠不足,也跟我爸爸有了不同了。
李炜很高兴,觉得可以改得很好了。
没想到,作文交上来,我又给打了回去。我说:刚刚调研了一下,有一个学生家长也与你爸爸差不多,在中学里教书,任劳任怨,家庭结构也与你们家很像。
这下李炜彻底作难了。她快要崩溃了。全班同学也差不多要崩溃了。他们没有想到,换了一个语文老师,突然发现作文不会写了。
我于是仍然以李炜同学为代表,让她进行第三次修改。同时,我启发她思考,你为什么要劝你爸爸注意休息呢?她说,我不都在文章中交代了吗?我说:你写的这些原因,大家都可能想到,要弄出点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我进一步启发她,劝爸爸多多休息,当然是为爸爸好,还有没有其他什么目的?她认真地想了想,说,觉得爸爸顾家少了点,觉得爸爸应该做点家务,除了陪伴家人,还要为了我与妹妹的成长费点心思。
我说,这不,你这一来,就富有深度了,你写到了家长的职责了,引导孩子成长。但你的爸爸做得不倒位。
李炜说:我也知道这样的爸爸不到位,可是,这样一到位,我又觉得爸爸不是一个好爸爸了,便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的爸爸,不值得我为他自豪了。
这时,我觉得水到渠成了,便问道:那你是在写爸爸还是在写一个姓李的优秀老师呢?你的作文是《爸爸,我想对你说》,还是《李老师,我想对你说??
李炜恍然大悟了。
也就是说,我费了这么长时间,两次要求她修改作文,只是要她意识到一点:爸爸,是一种家庭角色;数学老师、教务主任、校长,是一种社会角色。这两种角色中,你只是要对父亲的角色进行诉说。
而她之前写的“爸爸,我想对你说”,完全可以改成“老师,我想对你说”。这样,主题就错位了。
我说:李炜同学真聪明,才初中二年级的孩子,就能将这里的角色关系、性质冲突考虑到位了。
李炜同学果然不负我所望,写下了一篇出色的作文。在这篇作文里,李炜同学写到了爸爸令人敬仰的事业成功的一面,但作者在表达对爸爸挚爱的同时,也写到了爸爸作为一个男人却没有做到对家庭的负责。作者在文中写到,爸爸在第一次担此大任、把握住了自己的第一次机遇时,却使母亲承担了更多的家庭重担,也使作者本人第一次与三好学生的荣誉失之交臂。文章这样动情地写道:
看到爸爸,我心里有一种敬意,他那一手抱着一捧资料,一手永远拎着他那台手提电脑的形象,让我能感受到爸爸的平凡与伟大。我也能够渐渐理解爸爸的事业。我知道爸爸的敬业精神使同行们佩服他,爸爸事业上的成功,又促使他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他所从事的事业。我知道,爸爸乐此不疲。可是,我心头的惆怅与失落却在爸爸当上教务主任与高三年级主任的这一年潜滋暗长,无法挪移了。
爸爸,我是你的女儿,你爱我吗?我的数学成绩那么糟糕,你是一个高中数学老师,你不你帮帮我吗?当你的事业走向顶峰,当你的学生在高考中斩获骄人的成绩,你还能想起你作为一个父亲的义务与一个丈夫的职责吗?爸爸,我知道,那份事业值得你用你的全部生命去进取。可是,我,妹妹,妈妈,我们全家,在你的心中究竟占多大的比重和分量?难道,一个人的生命中,除了事业,其他的,诸如夫妻之情、亲子之爱就真的统统不重要了吗?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女之情的渴求,同时也带上了初中生李炜对事业与爱情的人生思考与伦理评判,作者巧妙地把爸爸这一家庭角色从社会性中析出,写得既有新意又深度。
李炜同学这篇文章后来变成铅字发表于当年的《语文报》初中版上。
这篇文章感情真挚,文思隽永,平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被作者捕捉到了这篇文章里来。譬如作者写到在舅舅的灵前送饭尽孝道的事,写到了农村中学双休日补课的事。这便使得这篇文章真实可信,同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很能打动人。应该说,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如此打动读者,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真切地描写了我们当下的生活。
这篇并不以技巧取胜的文章,它的成功应该给我们深刻的启发: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引导学生关注真实的人生,启发学生思考真切的生活,这样才能将作文写好。
除了真切地关注生活与思考生活外,还有,一定要将人物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区分清楚。这是一种简单的逻辑区分,但恰恰常常为我们所忽略。
还有,作文教学中固然不需要自然主义的那些表现手法,但也没有必要回避一些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处乃至一些琐屑、庸常之处。只有这样,文章才能真切动人。毕竟,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到处都是鲜花与阳光。引导学生正视生活,文章也才有厚重感,作文也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