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康熙青花瓷器特点,你就是康熙青花瓷器入门级专家了
早期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与顺治青花特点相近。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明嘉靖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熙青花瓷价格的居高不下,使得有些商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将大量的仿古瓷带到古玩市场上。所谓“仿古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后朝仿前朝的仿古瓷,到现在仍是“古瓷”;一种是现代仿古瓷。比起现代仿古瓷,后朝仿前朝的仿古瓷更具迷惑性,中国向来有复古、追古之风,康熙青花瓷器由于制作精美,之后历代都有仿制,尤其以光绪朝仿造的瓷器最为逼真。古瓷专家张浦生先生曾在其《青花瓷器鉴定》一书中提到:“光绪仿康熙青花水平很高,成色逼真”。而《饮流斋说瓷》中也有记载,“光绪近年仿康、乾诸制往往逼真,鱼目混珠,识者憎之,然不能不谓其美术之精进也。”正因为此,一些古玩商人把光绪仿康熙瓷器当作康熙瓷器卖,买家由于鉴定上的失误,损失巨大。但如果错把康熙当光绪,与之失之交臂,也会令人追悔莫及。
最近两年艺术品市场上仿康熙青花作品日见增多,制作水平也不低,很能迷惑一部分收藏家。但这些赝品在胎骨的细腻致密、釉面的肥润厚郁、青料的翠丽纯正及绘画的自然生动上,和康熙原作仍有很大区别,经过仔细对比,还是能找出其间的差异的。康熙青花瓷在清代是最名贵,最精美的,素有“青花五彩“之美誉。康熙皇帝当政61年,是历代皇帝中当政最长的一个,康熙十九年(1680)和四十四年(1705),先后派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贴式车尔德,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官窑生产。“臧窑“为康熙早期代表,“郎窑“则代表康熙晚期水平。康熙青花瓷与明代最 大的区别是以民窑青花为主流,这是因“官搭民烧“成为定制,刺激了民窑的发展。底款书本朝款识在中期成为定制,凡署“大清康熙年制“者,多数均为中期以后产品。但青花呈色青翠明亮的,很少书本朝款,多书成化、嘉靖款识或各种图记及斋堂款。釉面多为粉白色和浆白色。
在晚期青花色调渐转浅淡或灰暗,有的呈色不稳并出现晕散。釉面除细润的粉白色外还常见细硬的青白色。其中斧劈皴是康熙时期山水的一个典型画法,需要大家注意看青花的画法改变。山尖上都是白的从上往下颜色越来越深,就像是挨了一斧子劈开似的所以它叫"斧劈皴"。斧劈皴是康熙时期的最典型画法到雍正朝以后就消亡了。
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1662-1680年),此时康熙青花瓷仍处在明末至清初的过渡期内,各方面皆有明末瓷器的余绪,但在继承中也孕育着发展。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型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青花、五彩两个品种,基本都是民窑器,用色偏浓重,造型高大,纹饰也适应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规整繁缛,但也有许多创新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