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马之战:清朝最后一次外战,还没打完大清倒是先灭亡了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起源于白山黑水的强大政权一路南下,最终取代明朝成为华夏新主,自此,从西南边陲到西北戈壁,从东南沿海到东北边关,九州悉数服从于清政府。
上图——清朝疆域
受制于古代落后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技术,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从实际事实来看,政治中心集中在我国东北方向的清朝对西南地区的约束力相对薄弱,尤其是云南地区,由于吴三桂死后这一地区基本再无作乱隐患,所以清政府并没有在此地部署大量兵力,当地仍然是土司和清朝派遣官吏共治的社会形式。
然而,当外敌入侵时,这两股不同的势力却能同仇敌忾,牢记华夏儿女的身份,为守卫家国进行了殊死搏斗。
一、英国侵占缅甸后,目标直指云南
十九世纪,欧美列强已经不满足于对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将目光投向了亚洲,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借工业革命的巨大优势,在占领了印度后,以此为跳板,通过三次规模不大的战争变占领了国土面积和综合国力相对较弱的缅甸。
这时的缅甸还是清朝的藩属国,只不过当时中原地区乱成了一锅粥,清廷受困于内忧外患,实在无心管理西南边境的问题,只能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缅甸条约》,承认英国对缅甸的殖民权:
1886年1月1日,英国宣布上缅甸并入英属印度,又进而逼迫清政府承认其吞并缅甸,签订该条款。
上图——《中英缅甸条约》
然而,英国人的野心当然不仅仅是缅甸,他们希望开辟一条不同于海上航线的陆上通道,进入我国大西南,接下来只需要巩固印度为战略后方,就可以沿着这条西南线继续向前扩张,在快速进入我国腹地的同时避免和其他列强出现冲突。
上图——云南地区美景
在我国沿海一线从北至南基本被列强瓜分之际,内陆尤其是西南三省云贵川,暂时还没有受到从来自于海上的打击,因此这些地区的百姓对欧美列强的了解相对有限,态度也没有过于仇视,如果英国从此入侵,或许不会遭到猛烈的抵抗,这就是英国瞄准西南线的重要原因。
二、英军越境骚扰,云南军民同心抗敌
果不其然,当英军有效控制缅甸后,便迫不及待地向中缅边境集结,显然是要进行军事行为。1900年2月,一支英国军队闯入腾越厅(今云南腾冲县),在滚马、茨竹、派赖等村寨进行抢劫掠夺。
当时,派赖寨驻扎着一支由当地人民为主体建立的守备民团,阿昌族守备左孝臣和汉族千总杨体荣共同率领。入侵后的英军发现了这支部队,趁对方不备对这支民团发起突然袭击。左孝臣、杨体荣等人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在战斗中,左孝臣中弹身亡,为国捐躯:
英军实施袭击,左率众与敌拼搏血战,英军死伤无数,狼狈逃窜。此役我方阵亡兵弩手137人,左氏身中八弹壮烈牺牲。
上图——左孝臣墓
消息传来,腾冲镇总兵张松林立刻派遣大量军队前来支援,并将消息上报给清政府,清政府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了罕见的强硬姿态,不仅在舆论上据理力争,还硬是挤出一支军队支援云南,这种强力的应对措施逼迫英军退回了缅甸境内。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次骚扰行为中,虽然我方军民有一定损失,但是却极大提振了百姓的士气,让饱受列强侵略的国民们再一次意识到侵略者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除此之外,多线作战的英军开始重新反思这种小规模骚扰是否能帮助他们达到战略目的,这也为后来的片马之战埋下了伏笔。
三、片马之战中云南军民表现优异
1910年12月底,也就是距离上一次边境冲突十年后,英国一支2000余人的远征军跨过中缅边境,再次入侵中国云南片马地区。
片马镇位于高黎贡山南部西坡,地层以变质花岗岩为主,地表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地势崎岖,显然,这种地区并不适合开展农耕,这也导致了此地人丁不旺,清政府在这里也没有驻军。
上图——英国军人形象
此时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南方诸省小规模的起义活动此起彼伏,再加上外部列强咄咄逼人,清政府已经应接不暇了,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计划去管云南省的事情。
然而,当地军民对侵略者悍然入侵他们生活了千百年的和平家园这件事极度不满,于是在片马管事勒墨杜的带领下,多个少数民族团结一致,和敌人展开了顽强搏斗。
上图——今日的片马古镇
十年前的边境冲突已然让英国人意识到云南的多族同胞虽然生活方式不同,但是却具有高度一致的家国情怀,于是在审视了对方的战斗力后,英国打算用人数和装备优势取得最终的胜利。
但是,英国人还是轻视了我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决心和能力,不仅无法凭借设想的优势取得快速胜利,反而因为不熟悉当地的地形地貌而陷入了长期鏖战的泥潭,士兵体力和意志力大打折扣,后勤补养在山区也难以为继,最终不得不改变思路,主动让步,这也代表了云南军民在片马之战中取得了初步胜利。
上图——今日片马
四、结语
片马之战发生之际,虽然清政府已经无力干涉,但仍然在外交层面提出了严正抗议。不过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行将就木,而片马地区的战事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片马之战已经是清朝最后一场外战了,其结果对评价整个清朝的功过是非或有盖棺定论的意义。
可惜的是,片马之战一直持续到1927年,在还没有得到最终结果时,清朝便已经灭亡了。然而,政体的更迭却不能否认国民的努力,云南军民英勇抗击外敌的伟大行为值得我们牢记。
注:
本文中关于《中英缅甸条约》的相关内容来自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本文中片马军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相关描述,参考自《左孝臣的家国情怀》
文章结合史料并掺杂个人理解分析,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