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葛庄战国遗址(津87·市保)
天津为退海之地,黄河冲击平原。就五千年文明史来看,海水一路退去,在渤海湾的天津区域前后形成了四道贝壳堤和牡蛎礁。在大禹治水时代,黄河入海口就一直在天津、沧州间摇摆,至南宋高宗时期才夺淮入海。始有天津滨海区域生息之所。
因为是退海之地,在天津区域现在仍然遗存11处贝壳堤和1处牡蛎礁,年代分别是距今5000年前、4000年前、2500年前和500-700年前。其区位漂移见证着时代变迁。今津南区八里台镇巨葛庄村,在殷商时期曾是海岸线,年代距今3800-3000年。因为此处有巨大的蛤蜊岗子,称巨蛤庄,后改称巨葛庄。
巨葛庄所在的区域,实际上就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第三道贝壳堤遗址,贝壳堆积厚2.5米,长约5公里,宽200多米。时间来到战国时代,海岸线已经向东移动了十公里,临近今葛沽镇邓岑子村一带,这里开始有人居住,并形成村落。今天看来,这是一片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存,是天津滨海平原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战国时期的一处村落遗址。
如今的巨葛庄村已经拆迁。村庄原址仍有不少居民没有搬走,随着海河教育园区的扩大,这里终将成为记忆。战国遗址位于村东洪泥河东岸,曾出土夹砂绳纹灰、红陶罐及陶盆、陶豆、陶鬲、板瓦、带钩、骨器、铁器、明刀币、铜剑、铜镞等。现为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