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清代哲学之三:顾炎武

中国清代哲学之三:顾炎武

顾炎武生于1613年,江苏昆山人。他原名绛,字忠清。明亡之后,改为炎武。他与黄宗羲既同时又同道,黄宗羲思想中表现出的种种时代特征,在他身上也有近似的反映。

顾炎武的家庭对他的影响同样巨大,他的先祖本为江南四大富户之一,家庭资财丰厚,祖上历为高官。但到他父辈时已经家道中落,然仍不失为诗书礼义之家。他家门多礼义,对农民起义,自是切齿痛恨,对清军入关,尤其与之不共戴天。他的嫡母因明亡而绝食自尽,生母亦被清军砍断手臂,他的两个弟弟亦在昆山失守时被杀。年轻的顾炎武,可谓国仇家恨集于一身。

为了抗清复明,他参加过武装斗争,武装斗争失败后,又奔走大江南北,联络爱国志士,中间竟为恶妇所告,险些命丧刑狱。

明朝既己不能复兴,他便转入学术一途。虽转入学术犹不改初衷,同样表现出一种远非书斋旧儒所能表现出的大家风范。他一生游居各地25年,可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并以自己的独特经历和卓越贡献,成为一代宗师。

他的主要著作被编为《亭林文集》,本人亦被尊称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的社会政治思想与黄宗羲十分接近,类似《明夷待访录》。黄氏该书在当时影响不大,少有知音,独顾炎武一见此书,便生知心之感。顾炎武的君权观念,虽不似黄宗羲那样有声有色,气吞山河如虎。但他的" 独治" 不如" 众治" 的观念,亦和黄氏的政治思想一脉相通。他说:"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他痛恨官僚腐败,主张减员简政。他认为家富才能国富,认为人的私利私欲正当合理。他对社会风俗十分重视,认为" 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他的文章著述比之黄宗羲更多书卷之气,虽不必风高浪险,自有其规矩方圆。顾炎武作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最以学术著称,如果说,黄宗羲的后来拥戴者中,首推梁启超,那么,顾炎武的继承者中,则尤属王国维。

顾炎武一生著述极丰。既有联系社会,剖析社会,不尚空谈的政论文章,也有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还有影响后人甚大的音韵学专著《音学五书》。但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关乎其学养位序的还是他的《日知录》。

《日知录》是一部条文体巨著,全书32卷,共计1000多条。《日知录》涉猎范围广泛,共分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文艺8 个类别。举凡中国历史上的种种知识,几乎无所不及,无所不备。《日知录》的特色,反映了顾炎武的治学风范。他的特点,一是博大精深,二是学以致用。读顾炎武的书,自有一股扎扎实实的文风扑面而来,能令浮者正而使庸者直。中国人最好讲正气,然而无学不能为正,学之、空之、泛之、滥之、臆断之、妄想之华而不实,亦不能为正。顾炎武著书,立意严谨,考据精当,言之有物,不尚空谈。他的学养之纯之正之博之实,不愧为明清两代一位大好宗师。

顾炎武反对理学,但他的反对,主要不是集中在现代人所讲的狭义范围之内,而是反对理学,倾心经学。他反对理学,主要是认为理学" 空谈误国" ,不切实用。他抨击陆王,指斥程朱,认为理学的心性之说,置达道(指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达德(指智、仁、勇)、九经(指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三重于不顾,没有实际用处。对" 格物致知" 作了合乎儒学伦理关系的解释,他说:" 致知者,知止也。知止者何?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是之谓止。知止然后谓知。至君臣、父子、国人之交,以至于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是之谓物。" 这般解释,虽另成一论,但从哲学本体论角度考虑,不能说不是一个退步。顾炎武不是一位可以和宋明理学诸大师比肩的哲学家,却是一位远远超越前贤的思想家。他自学问之道看到了他时代的种种弊端,但远不能以哲学的方式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演绎。

(0)

相关推荐

  • 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清初三大思想家对张謇的影响

    作者:梁林军(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晚清时期,沉寂两百余年的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重新为经世致用的士人群体所推崇.在这样的氛围中,自青年时代起,张謇就开始接触.研读< ...

  • 百家姓趣事典故——章姓

    家谱传记 一.枯竹复生 是一个被世人所经常引用的成语,而这个典故就出在宋朝的大孝子章王容的身上.据传,章王容事亲尽孝,母亲死后,他日夜追思怀念,其挚情竟然感动了万物,连已经没有生命的枯竹都被感动得复生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原始社会思想之三:崇拜心理和宗教意识1

    原始社会思想之三:崇拜心理和宗教意识1 " 崇拜" 就一般的语义上讲,乃是指人对外在事物(或其他人)所产生的内在尊敬和钦佩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良性的.但是,当崇拜心理发展到无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三:西塞罗

    古罗马哲学之三:西塞罗 从共和国的后期始,罗马人开始形成了几个唯心主义派别,如西塞罗的折衷主义.新斯多亚主义.新怀疑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等.他们的观点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从希腊各派哲学中拾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基督教经院哲学之三:早期唯名论哲学

    基督教经院哲学之三:早期唯名论哲学 在11世纪的经院哲学中出现了实在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唯名论倾向的早期经院哲学家,主要有贝伦加里.罗瑟林.阿伯拉尔等. 1.早期唯名论的先驱:贝伦加里 最早的唯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人文主义哲学之三:质疑上帝

    人文主义哲学之三:质疑上帝 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上帝是无法回避的.他好比一堵挡在人们面前无边无际的高墙,你或者仰视它,或者逾越它,或者推倒它,或者便把自己化作一撮泥沙依附于它.不论采取哪种态度,你就是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一:古罗马思想文化

    古罗马哲学之一:古罗马思想文化 古罗马哲学在理论上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因为古罗马思想文化的形成受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这也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历史的演变有密切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约公元前99- 前55年)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只知他出生于罗马共和国的末年,是凯撒的同代人,历史上未留下任何其他可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2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2 2.对宗教迷信的批判--无神论者 从原子论出发,卢克莱修针对当时罗马现实思想斗争的特点,展开了对宗教迷信的批判,他给自己规定的目标就是要能用一切方法坚强不屈地抵抗各种宗教和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四:新斯多亚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四:新斯多亚主义 斯多亚派随着历史的演变从希腊世界进入罗马世界,罗马人把它拿来加以改造,因而它的实践的和道德的原则更进一步得到了重视,伦理学也被提高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宿命论和禁欲主义的观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五:新怀疑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五:新怀疑主义 古罗马时期出现的新怀疑主义,是希腊化时期怀疑论的继续和发展.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希腊时期爱利斯的皮浪(约公元前367-前270 年),所以怀疑主义也被称作皮浪主义. 皮浪主义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六:新柏拉图主义

    古罗马哲学之六: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不是简单地复活柏拉图主义,而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神秘主义思想为基础,吸取了斯多亚派.怀疑论及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同时揉合东方宗教的某些教义构成的一种神秘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