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里学企业不断打胜仗的奥秘
企业家是企业的将领,也是企业的战略家。对于企业家而言,不断打胜仗,就是最好的管理。
竞争成为现代经济领域的核心理念,企业要想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和胜者,就必须认识竞争规律,掌握制胜之道。
而在当今世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竞争激烈的时代,以往人们熟悉的西方竞争理论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现实问题,无论是市场经济理论,还是国家宏观干预理论,都已不是灵丹妙药。企业需要重新考虑从前的理论、寻找新的出路,提出新的竞争理念,重新构建运营机制和经营模式。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急于得到新的理性引导。
《孙子兵法》是2500多年前中国著名军事家孙武撰写的一部兵书。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这部兵书不仅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在更大范围内受到关注。现代的许多著名企业家,都是依据《孙子兵法》的思想寻找到商战制胜灵感的。
为此,战略研究专家洪兵在《打胜仗》一书中,分析了《孙子兵法》的核心战略思想及制胜奥秘。企业思想家提炼出其精华部分,以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具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导。
图片来源: 记者 连振 摄
1
-THE FIRST-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孙子兵法·谋攻》中写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胜”是《孙子兵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思想。如何理解这一战略思想?
关于“胜”,这里所指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识:胜,不是指将对方打倒,而是让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条件,从而达成自己所追求的目的。从意志上彻底征服对手,才是“全胜”;实现全局和全面的胜利,才是“全胜”。
许多参加过越战的美国将军都奇怪地问自己:“我们在越南战场上获得了许多战术上的胜利,为什么在战略上失败了呢?”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被迫辞职时也很困惑:“我几个星期拿下了巴格达,总共伤亡几十个人,为什么要辞职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获得的不是一个“全国”,而是一个“破国”。
对于这一思想,美国商战专家麦克内利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西方人下国际象棋,下完后棋盘是空的,用商业的话说,就是:市场被破坏,大家都是输家;中国人下围棋,下完后棋盘是满的,用商业的话说,就是:市场繁荣,大家都是赢家。
这个比喻道出了孙子制胜思想一个更为深层的含义:真正的胜,并不是萧条的“你死我活”,而是繁荣的“共存多赢”。
依据《孙子兵法》的竞争思想,企业会从对抗双方的共同利益上去设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这样,竞争对手不是会越来越多,而是会越来越少。
依据《孙子兵法》的竞争思想,企业在竞争中还会把更多的对手变为朋友,这是明智的。用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想永久地消灭你的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变为你的朋友。”
2
-THE SECOND-
胜兵先胜,败兵先战
企业家是企业的将领,也是企业的战略家。
在一般人看来,胜利来自实际的交战,如果没有实际交战,怎么会有胜利?但《孙子兵法·形篇》中写到这样一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他的意思就是说:真正会打仗的将领,不是通过实际交战获得胜利的,而是在交战之前就已经决出了胜负。这些将领在交战之前,已经将胜利的条件、获胜的资源、取胜的优势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稳操胜券。
就商战而言,孙子提出的“先胜”思想,要求企业家具有一种属于战略层次的谨慎与小心,将一切危险化解于事前,更加注重战前的“未雨绸缪”,而不是战中的“化险为夷”。
这样的企业家,就像是一位高明的医生,治病不是“治于当下”,而是“治于未发”。这样的企业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无智无勇”的平常人,正如《孙子兵法·形篇》中写到的:“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打胜仗》
田涛 宫玉振 吴春波 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THE THIRD-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孙子兵法·地形》中写到:“知天知地,胜乃可全。”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战争中,要知己知彼,但还不够,还要知天知地。
企业家考虑问题,不要仅从一个局部和一种手段上去考虑竞争,而要从全局和综合手段上去考虑竞争;不要仅在表面的现象和联系上思考问题,而要在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根源上思考问题。
在商战的关键时刻,企业决策者必须将最大的力量投入到决战中,这些力量除了自身力量之外,还包括通过各种渠道调集其他方面的力量。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一个“借”字。
高明的战略家,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时空条件以及其他方面的条件,增强自身的力量。比如,企业占据产品价值链中的有利位置,能够形成强大的位势;企业还可以借用“第三方”的力量,利用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手段,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
我们可以称这种思想为“整体理性”。这种理性类似于中国的中医疗法。中医治病,不是简单地针对病灶而治,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着眼于全身的整体调理,疏通经络、舒筋活血,提高自身的提抗力,从根本上消除病患。这是一种全身性的整体治疗,是一种着眼于根本的治疗,是一种最有效、最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治疗。用一位非常有名的中医的话来说,就是:“灌根叶自茂,澄源流必清。”
4
-THE FOURTH-
上兵伐谋,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谋攻》中写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为,用兵的上策是“伐谋”,用兵的下策是“攻城”,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攻心为上”和“攻城为下”。“伐谋”与“攻城”,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竞争思想,前者理性多一些,后者非理性多一些。
所谓“谋攻”,是指运用智慧而不是硬拼去战胜对手,运用巧力而不是蛮力去实现目标。这也深刻反映了中国战略“以智克力”的思想。这背后蕴藏的是“不争之争”的思想,避免过度竞争,最好的结果是不战而胜。
我们希望当今的企业决策者,多出一些“伐谋”上策,少出一些“攻城”的下策。
5
-THE FIFTH-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孙子兵法》强调胜于无形,即不露行迹地战胜对手,这更多地体现在对抗双方智慧的较量上,通过各种方法不露声色地左右对方的动机,改变对方的决心,达成自己的目的。
胜于无形,不战而胜,强调的不是直接地运用力量,而是间接和潜在地运用力量;强调的不是实际地运用力量,而是巧妙地展示力量。
实现战略目标,可以通过“示力”和“施力”两种方式,在战略上运用“力”的高明之处,更多的表现在“示”而非“施”上。在对抗过程中,受力的一方通常有两种基本的感受:一是有形的感受,遭到“力”的直接打击,自己受到损伤;二是无形的感受,得知“力”的存在和预知可能发生的结果,在精神上或意志上受到一种压力。后者,就是“力”的显示。
按照“胜于无形”“不战而胜”的思想去指导企业竞争行为,商业社会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将竞争形态由“有形”转化为“无形”,将力量的使用更多地由“直接”转化为“间接”,这无疑对维护商业秩序是非常有益的。
对一家企业而言,要想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必须拥有一些宝贵的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可能是企业文化、先进技术、置业价值、著名品牌等。这种无形资产最好是与众不同、不可复制的。现在的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更加重视无形资产。
总结起来,《孙子兵法》的竞争思想,将会纠正那些“只看自己,不看别人”“只看有利,不看有害”“只看局部,不看全局”“只看有形,不看无形”的战略偏差,使当今的战略决策者看得更远、悟得更透、更加理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