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兵浓缩《伤寒论》六经传变,再也不用担心外感病了!
本文节选自《医门推敲》第五部
外感病传变
我们接着讲疾病传变第二节课,病位传变的外感病传变。
外感病的传变:外感病发于表,发展变化过程是自表入里、由浅而深的传变。故外感病基本是表里传变,但内传入里之后,亦见脏腑间的传变。不同的外感病,其病位传变形式又有所不同。主要有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变。那么我们分别就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和卫气营血传变具体的论述一下。
(一)六经传变:
六经指三阴、三阳,实即十二经脉。六经传变是指疾病的病位在六经之间的相对转移。
关于六经传变,如果不明白这个六经辨证,肯定是不知道六经传变的。简单的一句话根本解释不了。所以我们得回到《伤寒论》。接下来我就花个半小时简单的把《伤寒论》的六经传变和代表方剂讲解一下。我们相当于提前讲了《中医诊断学》里的六经辩证。也相当于把《伤寒论》高度总结的讲一遍。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将外感疾病、外感疾病的演变过程中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血证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那么,也正是由于六经辨证,几千年以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六经病症辨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应,其中三阳病症是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因为腑为阳,脏为阴。而三阴辨证是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六经辨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为什么说基本上呢?因为它和脏腑辨证,还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我们在讲《中医诊断学》的脏腑辨证的时候,会重点讲解。但是脏腑辨证确确实实是吸收了六经辨证的很多精华。所以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也能治,包括肿瘤在内。比方说,我前几天治疗了一例胃癌,效果特别好,其实用的就是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治疗的。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六经病的具体表现以及指征以及代表方剂。
1.太阳病症
我们来看一下太阳病症: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但这个中风不是中风偏瘫的中风,它是以风邪为主的一种。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也就是说凡是出现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症,我们称之为太阳病。
太阳病呢,又分为经证和腑证两类。
经证是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膀胱就是足太阳膀胱经。所以说,经证是在表,而腑证则已经到了膀胱,因为膀胱为六腑之一。
太阳经证又分为三型:
第一,其人营卫不和,卫司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中风就是伤风,并不是中风偏瘫;
第二,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腠密者为伤寒;
第三,其人外受温邪,经伤内热者为温病。所以在温病,太阳经证《伤寒论》里面已经提出了温病的概念。具体的治法是到了后世的温病四大家进行了重要的补充。
那么何为中风,何谓伤寒呢?说白了,太阳中风其实就是表虚证,太阳伤寒其实就是表实证。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这其实就是个表虚证。而太阳伤寒呢,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重,这是个表实证。他们的鉴别要点:一个是有汗,一个是无汗。这个是重点的鉴别要点。另外一个是脉象:一个是脉缓,一个是脉紧。一个恶风多,一个恶寒多。这是表虚证和表实证。而温病是发热、口渴、不恶寒。这个比较容易区分。所以太阳经证的三个方面,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那么太阳经证怎么治呢?太阳经证的中风(说伤风更容易理解)是一种太阳表虚证,属于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只需调和营卫、汗出即可。我们用的桂枝汤。而太阳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驱邪,所以用麻黄汤。当年我们编的歌诀是:“表实麻黄身无汗,表虚桂枝汗无风。”
而对于太阳经证的温病,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中没有给出方药。因为内热的原因很多,只要是伤津,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火清凉之性不足。所以温病在《伤寒论》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方,但是在《温病条辨》里面给出了具体的方剂。比如银翘散治疗一些温病初起。后面我们在三焦病症和卫气营血病症再讲。温病伤寒论里面没有给出具体的方药。
我们再看一下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也分为二型:
第一,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第二,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太阳腑证,一个是太阳蓄水,一个是太阳蓄血。蓄水证是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即吐,脉浮数。蓄血证是小腹集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那么如何鉴别它呢?太阳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没有神志症状。而蓄血证是邪入膀胱的血证了。我们从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分析的话,蓄血证是邪入膀胱的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很好区分。
那么太阳腑证的太阳蓄水是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水气停蓄。我们可以用五苓散。五苓散以泽泻为君药,以茯苓、猪苓、白术,再辅以桂枝,具有化气行水的功能,为太阳蓄水证的代表方剂。
那么太阳蓄血证是瘀血不行,热结下焦。我们应该攻瘀逐血,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接下来,我们啰嗦几句讲一下太阳病兼证的一些治法。
第一个,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的:可以用桂枝汤加杏仁厚朴汤,
第二个,太阳病兼项背强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的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的直接用葛根汤。因为这个有很多颈椎病就类似于这种太阳病兼项背强直的,所以好多用桂枝加葛根汤或者葛根汤来治疗某些颈椎病。
第三个,太阳病兼热郁于内:也就是内热、烦躁、口渴的情况。有汗的是表虚,无汗的是表实。如果虚证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如果是表实证,直接用大青龙汤。
第四个,太阳病如果内夹水饮:比如说有干呕。如果说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我们可以用小青龙汤;如果太阳中风而水气结于胸胁,症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经解的,我们用十枣汤攻之。比如说有些肝硬化腹水、肝癌、胰腺癌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十枣汤。
第五个,太阳病经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这个时候可以用小建中汤,因为小建中汤也就是桂枝汤倍芍药再加些饴糖组成的。也是桂枝汤的一种变方。如气血亏乏,心悸动脉结代者,用炙甘草汤治疗。临床常见的有一些心脏病,可以用炙甘草汤。
好,关于这个太阳病,我们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个阳明病。
2.阳明病证
《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赛,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这些都是关于阳明病的一些原文。也就是说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症,称之为阳明病。
而阳明病也分经证和腑证两类:
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传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传变。这就跟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有所差异了,阳明经证是胃,阳明腑是大肠。因为胃和大肠都属阳明。这个在阳明经证的是胃的病变,阳明腑证的是大肠的病变。
好,我们看一下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至消灼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欲饮、脉洪大等,这是阳明经证。而阳明腑证是外邪入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
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可以选用石膏汤。而阳明腑证是邪热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屎,清肃里热。由于病症有轻重缓急之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代表方剂,有三个: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期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症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后世医家有这么一句话:实则阳明,虚则太阴。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经,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成阳明病,这个就愈后颇良,是好的现象。
3.少阳病
好,我们看一下少阳病。
少阳病《伤寒论》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伤寒五六日,中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
这都是关于少阳病的一些原文。
我们总结一下: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症,我们称之为少阳病。少阳证是邪在肝胆的疾病。
外邪侵犯肝胆,肝胆之气上逆而亢,以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邪在胆而能影响胃,所以有喜呕不欲食等消化方面的情况。气机障碍可以发生胸胁苦满;邪正相争,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外出,于是就寒热往来。
我们看一下这个少阳病的治法。
少阳病无太阳之表证,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如果是发汗的话会耗伤津液,反倒使病邪内传。又无阳明之里实证,所以邪它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如下,则阴虚火动而易成痉(痉是生风的意思)。胸中无时邪,邪不在胸膈,故又不能用吐法,因为吐的话就伤阳成悸。
所以少阳有三忌:即忌发汗、忌下、忌吐,既不能汗,又不能下,又不能吐。所以少阳病的治疗原则,应以和解表里为主,也即是不发汗的一种解热法,所以叫和解。
少阳病多有兼表兼里。在临床中兼表兼里比较多见。所以在和解的基础上,我们又兼用太阳汗法,也兼用阳明下法,随证施治。少阳病是邪聚于半表半里,有和解表里作用的小柴胡汤,就成了少阳病的代表方药。
那我们看一下少阳病的有兼证的治法:
第一,少阳兼太阳:
出现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痞结,微呕,我们可以用柴胡桂枝汤。这个是少阳兼太阳病方,很简单好理解。
第二,少阳兼阳明里实证:
少阳兼阳明里实证,可以见到:腹满痛,郁郁微烦,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黄等等,这个也比较简单,我们用的是大柴胡汤。说白了就是小柴胡汤加承气汤之类的加减合并而成。
第三,如果少阳病兼里气不足,可以先用小建中汤补虚,服药后,里虚得复,而少阳病不减的,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也就是如果说少阳病既出现了少阳症症状又出现了里虚的症状,我们先解决里虚,再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第四,如果是邪热于少阳,胸胁满而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寒热往来,心烦等,是热邪陷于少阳,水饮不化。我们可以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第五,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痛不可转折,是邪入少阳而正虚神浮,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因为这里,出现了胸满用小柴胡,心烦惊可以用龙骨牡蛎。
说了这么多,少阳病是不是讲完了呢?那是不可能的!小柴胡汤是不是讲完了呢,那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后面《方剂学》再讲,小柴胡汤不仅仅是一个和解少阳的方子,小柴胡汤是我用来治疗偏头痛,治疗某些肝病(比如乙肝、肝硬化等有一些神志疾病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化裁。)的方子,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4.太阴病
我们看一下太阴病。
《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我们称之为太阴病。太阴病其实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的病变。
我们解释一下就是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者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影响到消化和排泄。寒湿之邪阻碍运化,故时腹痛;寒湿犯胃可以导致呕吐;胃气呆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我们看一下太阴病的治法。
太阴病是里虚寒证。这个“里”是指脾胃,脾胃虚寒证。所以,他的治疗法则应该以温补为主,温中散寒为重点。如果表证偏重的,我们先行解表;里证为重的,我们先治其里。在《伤寒论》的太阴篇里面并没有说一个肯定的方子做代表方,在这里我们可以用理中汤作为太阴病的主方。如果寒太重用附子理中汤(丸)作为主方。
好,我们看一下太阴病的一些兼证。
第一,太阴里虚证又兼有太阳表证的,就是既有下利腹胀又有身体疼痛,是里虚加表证,这个时候是先用理中汤温里,再用桂枝汤解表。
第二,表证未解而又出现了腹痛、腹满实痛的。这种情况是表未解夹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的话,我们用桂枝加大黄汤。
第三,如果说表证未解而腹满实痛的,我们用桂枝加芍药汤,就是桂枝汤里,把芍药用量加重,这个和小建中汤有区别,因为小建中汤里有饴糖,所以表证未解又有腹满时痛的,我们用桂枝加芍药汤。如果表证未解而夹有宿食而里实满痛者,用桂枝加大黄汤。
5.少阴病
好,我们看一下少阴病。
《伤寒论》里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我们概括一下,就是说少阴病是六经病症的后期阶段,出现了心肾亏虚,全身阴阳两虚,阴阳衰被所表现的一些证。少阴经属心肾,为水火之脏,人身之根本。所以病倒了少阴已经属于疾病的后期的危重阶段。
这个危重阶段就出现了精神极度的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那种昏迷状态。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为寒化和热化两种。也就是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
那么阴气不足所以会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若萎靡所以就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并且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所以会出现一派寒化的症状。如果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的症状。也就是寒化、热化两种极端。
那么少阴病的治疗原则,寒化的宜扶阳,热化的宜养阴为主。寒化扶阳宜温补,热化养阴兼以清热。
好,我们看一下这个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证是少阳病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其症状是: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我们治疗以回阳救逆为主,所以我们采用四逆汤为代表方剂。
少阴热化证: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两种为主。如果是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的。我们选用的方药是黄连阿胶汤。所以说黄连阿胶汤能够交通心肾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是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苓汤。猪苓汤既能滋阴清热又能分利水气。猪苓是一个既能的利水又能养阴的药。
如果少阴证兼有太阳表实证,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
这个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来治疗外感寒邪引起的暴聋,突然耳朵聋是由寒邪引起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很快就能解决。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兼表实证。少阴就是足少阴肾经。从脏腑上讲,肾开窍于耳,麻黄又能解表实证。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寒邪引起的暴聋有效果。无论是从六经辨证上讲,还是从脏腑辨证上讲,都是有道理的。
少阴兼阳明里实证,口燥咽干,腹胀硬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气汤。我们这里还有个治法,叫急下存阴。
6.厥阴病
好,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厥阴病。
《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发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总结一下,我们刚才是说的原文。厥阴病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分为四类:
上热下寒、厥热胜复、厥逆证、下利吐哕证
(1)上热下寒证:
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寒热错杂,治疗上我们是要寒热并施。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于治蛔厥证,又善于治厥阴久利(也就是痢疾、腹泻),在临床中治疗慢性的肠炎、痢疾等等,属于寒热错杂的都用乌梅丸加减化裁。甚至有些人用乌梅丸治疗肠癌、结肠癌、肠炎。
(2)厥热胜复:
这个是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这种也是上热下寒,证型比较复杂,故我们也寒热并用。上热宜清下寒宜温补。所以我们采用的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此方我是常用的,用来治什么呢?用来治疗胰腺癌、胃癌、肝癌等等各种疑难杂症。食入即吐,我们抓到食入即吐,寒热交错,往往出现在癌症病人的身上比较多。
(3)厥逆证: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这种情况,下利不止,手足厥冷,咽喉不利,吐脓血。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出场,所以也是用温阳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4)下利吐哕证:
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
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
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
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
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
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那么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痢。以白头翁汤为代表方剂。这就是湿热痢,热大于湿,归属于脏腑辨证里面,。
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微欲绝。用当归四逆汤为代表方剂。
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代表方剂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临床当中用的多,吴茱萸汤既可以治疗胃病。又可以治疗巅顶头痛,实际上我们是把它变成脏腑辨证之后那么说的。那最开始用的什么呢?用的就是这一条: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也就是说,它仅有呕吐是寒饮的,我们用吴茱萸汤。仅有头痛,巅顶头痛,因为寒饮呕吐引起的头痛刚好在巅顶,所以后来引申巅顶头痛、肝寒用吴茱萸汤。其实肝寒、胃寒、有寒饮的,都是用吴茱萸汤加减化裁,是后期演变的。
吴茱萸汤考试也经常考到。吴茱萸汤的君药是什么?其实吴茱萸汤是治疗胃寒、肝寒,治疗的病因是寒。吴茱萸汤的组成: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组成。其中吴茱萸的用量还不如人参的用量,而生姜的用量却是最多的,生姜的用量超过了吴茱萸和人参,基本上是二者用量的总和。关于吴茱萸和人参的用量:有的人把吴茱萸用量少,人参用量多;有的人是吴茱萸用量多,人参用量少,他们俩都相差不大,有的是用同等剂量,根据情况而定。但是生姜用量往往都是最大的,所以吴茱萸汤的君药是生姜。
所以吴茱萸汤歌诀是这样的: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逆,厥阴头痛皆能保。歌诀很押韵,阳明寒呕和少阴逆均是寒所致,厥阴头痛也是肝寒引起的。
关于六经,讲到这里基本上就讲完了,现在讲一下它的传变。
六经病变沿着一定的方向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传变,六经病的传变以及如何传变,取决于正邪的盛衰、病体的强弱、治疗是否得当等因素。一般情况来说,六经的传变是表现为传经、直中、合病、并病四种方式。
(1)传经:病邪从外侵入由表及里或正气来复由里出表。由某一经病转为另一经病的,称为“传经”。传经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A、循经传:
是指按伤寒六经的顺序来相传。比方说太阳病不愈入阳明,阳明不愈入少阳。三阳皆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阴,终传厥阴,也就是最终传到厥阴。但是这个说法是大学教材的说法。其实,这个传经有另外一个说法,大家了解一下。太阳传少阳,少阳传阳明,阳明传太阴,太阴传厥阴,厥阴传少阴。也有这么一个说法,也就是说,循经传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但这两种说法,我们都保留意见,不管它是哪一种传法,我们有相应的病症,有哪一条经与这个对应即可,或者是有几经同时出现的这种,我们还是按照几经来治疗,这并不影响我们。而这个顺序呢,确实是有这种说法。
B、越经传:
是指不按照循经次序传,隔一经甚至隔两经以上传。比如,太阳病不愈,不传阳明,而是直传少阳或直传太阴。这种情况多由病邪亢盛而正气不足所致。
C、表里传:
是指六经中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相传。如太阳膀胱经传入少阴肾经;阳明胃经传入太阴脾经;少阳胆经传入厥阴肝经等等。表里相传之中,从阳经传入阴经者,多为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重的征兆。而从阴经传出阳经是为正能胜邪,病情向愈之佳兆。
(2)直中:
凡外感病邪不从阳经传入而直接侵袭阴经者,我们称之为直中。
其特点是一发病就表现出三阴经的症候。
直中多发于正气先虚又复感重邪之人。一般来说,直中太阴者,病情尚浅;直中少阴、厥阴者病情较深。
(3)合病
凡疾病发病之初,两经或三经的病症,同时出现称之为合病。《伤寒论》中有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和三阳合病的,而三阴经有合病之实,却无合病之名。在合病中,往往某一经偏盛,其症状较为突出。临床上我们应该注意分析。所以合病是都存在的,在《伤寒论》中提出了三阳的合病,但三阴的合病没有说名字。所以在临床中我们应该具体分析。
(4)并病:
疾病凡一经病症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病症,两经病症合并出现,我们称之为并病。如《伤寒论》有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等。先出现太阳病症而后出现阳明病症或少阳病症的,一般并病者,两经病症皆可以明显区分,出现的次序,有先后不同。
特别说明:张胜兵有五个微信,请大家只加其中一个可以看到朋友圈的微信即可,删掉重复的微信号,以便给其他人留出可能救命的空间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