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美社:废墟——承载时光

不知何时,不知何故,不知何处,残垣断壁、老屋废墟对我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记得那年独自在杭州。别人都在游西湖、逛田子坊、参观胡雪岩故居,而我却被旁边一条幽暗的小径吸引了过去。
当时下着小雨,石头小路还泛着蒙蒙的光。很奇怪路上为什么没人,走进去才看到灰白的墙面上刷着大大的“拆”字。定睛一看,才发现这是一条即将被拆除的弄堂,弄堂的一侧依山。往年的山体移动已经挤压的一些房屋塌了墙、歪了梁,却还矗立在那里舍不得倒。
我挑开警戒线小心翼翼地走进一家两进的四合院。迎面的影壁已经有一侧被山石掩住。绕过影壁,穿过堂屋,高挑的房檐下有几只蝙蝠飞进飞出,——显然是我打搅了它们。
来到天井,光线和着雨水自上而下的抚摸着我的脸。呼吸间,老木屋潮潮的味道掺杂着一股久远的烟火气,当年这里会是怎样一番阖家天伦、几世同堂的景象啊。
这家主人应该是吸旱烟的,主卧室里有浓浓的味道,这么久了还没有散去。靠窗的写字台上还留有一只残破的油灯,跟两支秃笔。想必这位是要经常伏案而书,所以烟自然也就抽得凶了。
再往前绕过后屋便是后门。出去应该是可以上后山的,但已经被山体压垮,出不去了。
转身回来,忽然被刚才的那扇影壁背面吸引了:
影壁背面上多年的裂痕已经被雨水渗入,形成了“屋漏痕”,甚至还依着那痕迹自下而上长出了由浓而淡渐变色的青苔。远远望去,一幅灰底绿墨的天工画作。
往下,有个龙出水的石雕斜在那里,龙嘴里竟还有一股细细的清水流出,碎落的土石倚住了龙头,水流与青苔也顺着土石一路下去。
有趣的是龙头右侧的青苔格外浓密,看起来像翠绿的龙脖子,——一头绿龙从山石中探出头来,歪在那里留着口水。
原来这家的影壁设计是引了山水的,难怪“脖子”的青苔最盛,——那里是水源,就算是山体移动也没能完全阻断水源。
这家人,——讲究……
就在这时,我瞬间感受到一种极致的亲切与安宁,仿佛这地方我来过(但显然这是我第一次到访)。
眼前的一切我似曾相识,甚至是那么熟悉。我想用慈祥来形容这种感受,这让我的内心有了一种无比的温暖。
就这样,我在那儿待了足足一下午。感觉像是婴儿时的我坐在小竹车上被家人推到了这儿,然后我与这场景是那么和谐、融洽。仿佛时间都不存在了……
多年之后,一直没想明白为何会被那里所打动。直到一天,我在我的城市的一个角落看到一座被废弃多年的老屋——两层大别墅,带阁楼,整体还有一个独立的院子,占地足有小一亩。这应该是当年一处独立的干部住所,早了说应该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久未打理,草木已经一人多高,院子里的乔木因无人修建,树冠已遮盖住了二楼的一半。爬山虎更是肆无忌惮地覆盖了整个屋顶,甚至还掩住了门、窗、楼梯,包裹了立柱,这才很不情愿的从二楼垂下些来成了一楼走廊的绿帘子。但这让老屋的轮廓更模糊了,不仔细你都很难辨认出它的整体结构。
想象一下,在茂密的草丛深处,大树遮蔽了一座被爬山虎覆盖着的建筑,只露出了一些似乎可以辨识的东西,如烟囱、玻璃。才让你意识到,“噢,原来那真是座房子……”
你是不是也会被吸引,想要去一探究竟?——至少我是。
等等,这感觉跟上次一样!两者有什么共性吗?
当然有,它们都承载着各自过往的时光,而时光赋予了它们内容,内容最终编织成了各自独特的故事,……都是沉甸甸的故事。只要够敏感、有想象力,你便会从那一个个的瞬间,一个个的细节里发现这些故事。
我能想象那栋四合院主人伏案疾书后,夜半走出房门,点上一袋烟,月色下聆听漫山秋鸣的惬意。片刻,卧门一响,女主人侧身而出为其添衣……
当我走到那座别墅的二楼,拨掉爬山虎,推开厨房那扇向外的窗,发现原来正对着大门。你立马会看到操持饭菜时一家人依次从大门进来跟二楼厨房报归问菜的画面……

这是一栋废弃多年的老式办公楼,它的户外楼梯。是不是顿时让你对上行心生畏惧?它似乎象征了一种曾经理所当然的上升渠道就此崩塌或变得艰难。

没错,当岁月时光承载得足够多,便会自然不自然的升华出某些象征意味,只是每个人可能领会得不尽相同罢了。

后来我发现有人专门对废墟感兴趣,会专程去拍照、探险、体验。就像这座美国的“火车坟场”。

仿佛瞬间回到了从前,瞬间定格在了那个时代。这些列车载着那些悲欢离合,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然后有的人下车,有的人上车。就这样往复循环,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

如今,它们与那些故事一同消失在了岁月的风中……

连同那地上的铁轨一起,只是指向远方,而无法再延伸至远方……

在那个年代里风靡一时的大众甲壳虫,最终也在以这样一种归宿来告慰那个遥想当年的辉煌……

一座废弃医院的手术室,看着满地的斑驳血迹与歪悬在天花板上的警示牌,你一定会想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最后一位上手术台的人是活了下来,还是死掉了?外面等着他的人呢?这扇门里的生死,曾经是由谁来掌控?你站在这里,是准备进去?还是在等人出来?

明亮的手术室与黑暗的走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像踏进去便是天堂,而不进去便会停留在黑暗的地狱。但看着从脚下延伸至手术台上的血迹,你瞬间又犹豫了……

对,它们就是这样让人放飞思绪,神游于现实之外。这也是我着迷它们的重要原因。

每当经历这些,都将是一个与自己心灵对话的过程。它要么让你的内心获得一次净化,要么让你更了解自己……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0)

相关推荐

  • 外婆家的老屋

    秋日的暖阳里 走近了外婆家的老屋 风风雨雨中走过75年的老屋 推倒成平地,正等待着重新修建 此刻,老屋里的旧时光瞬间忆起 老屋的瓦片,有着岁月的沧桑 完好的掀下整齐的排列着 她见证了时间的飞逝 磕了半 ...

  • 爬山虎 || 文/时光音符

     爬山虎 文/时光音符 院墙边 冒出一片绿荫 远看像绒毯 近观是地锦 密实实.郁葱葱 它们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爬山虎 初长时 幼苗嫩脚 一点儿不引人注目 再回首 齿叶满墙 绿色成荫 一缕阳光 一线缝 ...

  • 剪一段慢时光

    寒假姗姗而至,该开启一段慢时光. 感觉这大半年,一直在与时间赛跑. 真正能静下来的时光寥寥无几! 自己被瞎忙得不成样子, 趁着阳光正暖,时光正好, 年前忙忙碌碌的洗洗刷刷中偷点闲. 剪一段慢时光,从亲 ...

  • 同题诗:《旧屋檐》|| 《阡陌文苑》

    内容上传到公众平台后 可以添加音乐 关注"阡陌文苑",一起坚持全民阅读计划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 ▼ 旧屋檐 同题诗赛<旧屋檐>作 ...

  • 美好将至:“空山美社”栏目即将上线

      栏目名称:空山美社 栏目全称:"空山茶话"关于艺术.美学.专项鉴赏等相关内容之研习社,简称"空山美社". 栏目概述:公众号"空山茶话"用 ...

  • 空山美社:序曲 · 普洱审美基础-上层建筑

    - 精 华 锦 句 - ◆ 茶一直是传统士大夫阶段的重要饮品,因其恰恰契合了士大夫阶级自己所搭建起的"中国传统审美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也最终成为了中国主流社会价值观,贯穿中国上 ...

  • 空山美社:序曲 · 普洱审美基础-一如之途

    - 精 华 锦 句 - ◆ 茶饮普及民间要到西晋以后了. ◆ 最初时直接鲜叶煮饮. ◆ 唐朝创立"蒸青法"制茶,以紧压团茶为主. ◆ 宋代出现"蒸青散茶". ◆ ...

  • 空山美社:美学原理 · 小白版

    · 关 键 词 · 雪糕  口感  艺术  美  审美  人文美  自然美  主观能动性  终极命题  人体美 古希腊 盛唐 写实  器物  陶作坊 扁茶海 实用之美 观赏价值  稀缺美 引 子 话说 ...

  • 空山美社:变奏

    * * * * * 或许你还没有猜出这首曲子 却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她深深打动-- 或许在一遍遍的聆听中你已不再对探究她的名字耿耿于怀,而只是一遍遍的听,一遍遍的听-- 好吧,不卖关子了,让我再来细细品 ...

  • 空山美社:萧者的世界 · 邂逅箫生 解惑国乐

    刘旻昊    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竹笛演奏专业.年少时好习竹笛,大学追随樊家城教授继续深造,并受到著名笛箫演奏家张维良先生悉心指点.从艺20多年来个人风格初显端倪.理论教学亦日趋通俗质朴 ...

  • 空山美社:徘徊在将就与讲究之间

    讲 究  今儿扯扯别的,不说茶. 那说什么呢?说说我的口福吧! 前阵子领教了一位"老吃家",--对吃上那叫一个讲究! 他能为了包中午那顿几十个的饺子,凌晨四点半就奔向肉市儿,赶在人 ...

  • 空山美社:“箫茗相参”后记

    人挺多,怪挤的 - - 不是因为地方小,而是都想离箫者近些,听得真切,--毕竟是Live版,毕竟近在咫尺感受演奏者每一次呼吸,每一个指法的机会不多. 毕竟也都是好茶,坐远了喝不到就亏大了. 多谢对面& ...

  • 空山美社:染指龙泉 · 古瓷实器鉴赏会 (一)

    汝官哥钧定,言瓷必五窑. 然龙泉之美君知否? 其工艺孕化出了瓷中圣品的汝窑 或盘曲或细碎的开片让我们把玩再三,不忍释手 最最珍贵的,是我们奉若经典那宋人的审美,至简持用,大美不言 - - 粉青贴花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