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迹攻略 | 甘肃天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一览

严格意义上,天水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麦积山石窟、大地湾遗址、兴国寺、伏羲庙、胡氏古民居建筑、水帘洞-大象山石窟、玉泉观、后街清真寺、秦安文庙、木梯寺石窟、狼叫屲遗址、李崖遗址、马家塬遗址、放马滩墓群、天水纪信祠、武山圣寿寺、毛家坪遗址、河峪摩崖石刻。

后来新增的仙人崖石窟、鲁恭姬造像碑归入麦积山石窟,这里按20处分开列出。

1、麦积山石窟

批次:第一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麦积区 麦积山景区

麦积山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有“东方雕塑馆”的美誉。麦积山石窟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1000余平方米。

2、大地湾遗址

批次:第三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秦安县 五营乡邵店村东侧

揭开华夏文明八千年起源。刷新了中国六项考古之最,即,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中国最早的彩陶、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中国最早的绘画。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对于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序列、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兴国寺

批次:第四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秦安县 县城北街

始建于元至顺三年,又名“兴谷寺”,俗称官寺。占地2204平方米,坐东朝西。中轴线上现存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和般若殿。兴国寺般若殿保留了元代建筑风格,它是甘肃省现存较早的古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元代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4、伏羲庙

批次:第五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秦州区 秦城区西关伏羲路

创建于元至正七年,占地13000平方米,现存主体建筑为明代建造。坐北向南,主体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廊庑式布局,四进四院,有大小建筑88间。最南端的戏楼(清末建)已由伏羲路隔开,由戏楼向北依次进入前院、中院、后院和后花园。

5、胡氏古民居建筑

批次:第五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秦州区 秦州区民主西路(近天水民俗博物馆)

明代秦州举人、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的私宅。是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其规模也是不多见的古民居。甘肃省文物局(1998)14号文件对天水古民居的评价是:“天水古民居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6、水帘洞-大像山石窟

批次:第五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武山县 榆盘乡钟楼湾村

现存千佛洞、水帘洞、拉梢寺、显圣池四个部分,造像6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窟龛依天然洞穴或崖壁开龛造像或绘制壁画。形制以尖楣圆拱、平顶和方形浅龛为主,造像以摩崖泥塑为主。

7、仙人崖石窟

批次:第六批

类型:与现有国保合并

地址:麦积区 麦积镇境内

仙人崖石窟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南45千米的麦积镇境内。并入第一批国保麦积山。由南崖华严寺,东崖水莲寺,西崖灵应寺及玉皇顶、宝盖山及献珠山组成。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3年,北周、隋、唐、宋、元仍有修凿。集石窟、雕塑、建筑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历史、宗教、建筑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8、鲁恭姬造像碑

批次:第六批

类型:与现有国保合并

地址:清水县 永清镇赵充国陵园内

并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位于清水县永清镇西北1千米处的牛头河北岸第一台地,汉后将军赵充国墓东侧。从碑文看此碑为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南阳枹罕二郡太守郡功曹郡平望清水句法袭为亡妻鲁恭姬造释迦定光并等身像的记事碑。

9、玉泉观

批次:第六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秦州区 玉泉观景区

始建于元至元十三年,元大德六年建三清宫(即老君殿),构成了以玉泉阁、三清宫为主的建筑群。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重修。清代多次维修。

10、后街清真寺

批次:第六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秦州区 秦州区成纪大道西段人民西路

创建于元至正年间,天水地区最大、最古老,且富有民族风格的清真寺,其建筑、石碑、匾额、陨石、经卷及建筑木雕等寺藏文物是研究天水乃至甘肃伊斯兰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11、秦安文庙

批次:第六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秦安县 兴国镇新华街东

建于元大德元年,明洪武初年重修,清代多次修缮。大殿坐北朝南,占地140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筒瓦,面阔五间(14米),进深四间(10米),高9米,梁枋构件均有彩绘,收山、出檐较深,脊饰龙凤、牡丹、莲、菊等纹饰,两进间墙上嵌饰琉璃蟠龙等。殿前现存元至正、明嘉靖和清道光石碑各1通。

12、木梯寺石窟

批次:第六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武山县 马力乡阳坪村西北4公里柏林山上

开凿于柏林山崖壁上,座北向南,始建于北魏、唐,五代、宋、清重修。共有窟19处,石塔2座,石井四个。窟形有平面方形平顶、穹窿顶、四面坡顶。造像77尊,多清代重塑彩妆,壁画107幅,多为清代重绘。绘画面积2100多平方米。其中5号窟面积最大,宽7米,深7米,高4.4米;14号窟内的大佛高6.2米,宋代原塑,清代重塑彩妆,为该窟群中最大的佛像。保存较好,对研究佛教艺术有重要价值。

13、狼叫屲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武山县 鸳鸯镇苟家山村南

遗存以旧石器时代为主,兼有新石器时代遗存。1984年和1987年分别采集到原始人头骨化石、颈骨化石、肋骨化石以及打制的石弹、尖状器等遗物标本。人头骨化石经测定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与河套人同时期的古人类,距今3.8万年,被命名为“武山人”。遗址断面上暴露有白灰面、红烧土等遗迹。地表散布有大量彩陶片、泥质红陶片,出土过双耳红陶罐、磨制石杯等。

14、李崖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清水县 永清镇李崖村北牛头河北岸二级台地上

包括白土崖和古城塬两处遗址,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属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李崖遗址面积大,文化堆积厚,内涵丰富,对研究陇东南地区早期文化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及商周文化向西的传播、秦早期文化,特别是秦早期都邑的位置等有重大价值。

15、马家塬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张家川 木河乡桃源村马家塬

马家塬遗址是包括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和战国时期祭祀坑、墓葬群的大型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战国墓地发现的阶梯式墓道竖穴偏洞室墓是新发现的一种墓葬形制,不见于以往的考古发现中,为战国时期西戎文化以及秦戎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16、放马滩墓群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墓葬

地址:麦积区 党川乡放马滩

一处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公共墓地,其中秦墓发现多而集中,出土物丰富。竹简是继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之后的第二次重要发现,也是甘肃省首次发现的秦文化典籍。7幅木板地图是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地图实物。西汉纸定名为“放马滩纸”,亦是目前时代最早的麻纸实物,将中国发明造纸术的年代提早了三百余年。

17、毛家坪遗址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甘谷县 磐安镇毛家坪村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

年代从西周晚期延续至战国,出土青铜容器、青铜兵器、陶器500余件。毛家坪遗址极大丰富了周代秦文化的内涵,完善了甘肃东部秦文化的编年,为探讨秦人西迁年代提供了重要佐证,对研究中国郡县制起源以及秦代独特的车马文化有重要意义。

18、武山圣寿寺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武山县 城关镇南关村

始建于元代,原建筑规模较大,分上、中、下三院,现存中院的大殿及其左右配殿,建筑面积约476.33平方米。大殿又称燃灯古佛殿,大式木作,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较多的保留了元、明时期的建筑风格,壁画和彩绘皆为明、清代表作。大殿两侧连建单檐歇山顶左右偏殿,各三间。武山圣寿寺是研究西北地区元代佛教建筑、文化的重要资料。

19、天水纪信祠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秦州区 大城什字东北角

祭祀西汉名将纪信的庙宇。纪信祠始建于金代,经明、清、民国多次维修扩建,现占地3500平方米,东西最宽23米,南北长152.2米,三门四进,包括南北中轴线建筑和轴线两侧的建筑,主要有木牌楼、砖雕门楼、五凤楼及钟鼓楼、西看楼、拜厅、献殿、大殿、寝宫等。

20、河峪摩崖石刻

批次:第八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张家川 恭门镇河峪村

东汉桓帝和平元年由赵億镌刻,又名《东汉故汉阳太守刘福功德颂》、《河峪关颂》。主要记载了东汉汉阳郡太守刘福善政亲民及率领民众整修关陇古道,施惠于民的显著政绩和历史事实,书法体现了书体由篆书向隶书过渡的鲜明特点,是汉字演进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

免责申明 | 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感谢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