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棉,藤棉,毛刷,生化垫的选择应用讲解
上一期文章:
择要:
根据摆放后过滤密度的粗细排名
最细的是生化棉>藤棉>生化垫>最粗的是毛刷
以上也只是单纯的从维护周期的长短来进行的对比。这种浅层次的讨论一般的鱼友是能理解的。这期我们再讲深一些。
上一期文章以维护周期的角度来对比生化棉,藤棉,生化垫,毛刷之间的区别。从上期文章当中,大概的意思就是密度越高,物理的过滤性就越好,而维护的周期就越短,所以这期我们继续来深入一些来讲。他们之间的生化过滤效果。
生化棉,在产品当中的介绍,是具有物理效果之余,还有生化效果,也就是可以寄存硝化细菌进行水质处理,但并不希望大家对他们有所期待。毕竟你真要深究起来,过滤棉也可以当生化滤材来用,也就是不管他是什么材料材质形式,都有寄存硝化细菌的效果。也就是有生化过滤的效果。
而让大家不要有所期望的主要原因,正是效果的大小的区别。
先来讲讲,生化棉,在密度上,可以做到最密的程度,这样不禁让人幻想着,高密度带来的超大表面积,可以寄存超多的硝化细菌。但在实际应用当中,往往只有堵水的效果。
也就是不管是生化棉还是藤棉这类型的滤材,你当他们是生化滤材,结果却是物理效果显然大于生化效果。当垃圾在棉内积累过多,会导致局部堵水,或者说完全堵死,你们所期待的生化效果正因为结构的原因完全展示不出来。
而生化垫和毛刷是较为梳松的,特别是毛刷在堵水的问题上基本不存在,但也正因为密度低,不堵水,所寄存硝化细菌的表面积也是相对比较少。所以,他们这生化效果也基本不用期待了。
这四样滤材,要生化没生化,要物理也并没有特别强大,在这种,物理与生化两头都不到的中间界线之间,我们应该对他们抱有怎么样的心态去使用呢??
以下几点,给大家参考一下使用场境。首先我们设置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在生化滤材数量足够的前提下(根据养鱼数量与喂食量来衡定)。不用考虑生化效果的前提下,基本就不用担心水质问题了。这样我们的考虑着重点就可以放在物理过滤上,由物理过滤来决定选择哪种滤材作为过度到生化滤材上的滤材
1, 没有干湿分离的过滤。
这种老旧的过滤方式,还是有不少鱼友在用,基本想升级都是选择增加个干湿分离,但在这之前,很多的使用方式都是半格生化棉半格过滤棉。因为全格过滤棉,堵水是肯定的事,配半格生化棉藤棉之类的,密度低过水性好的滤材作为过度。
2, 干湿分离小的过滤
因为有干湿分离,对下面格子的物理过滤要求就更少一些,但干湿并不大,能放的棉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也有不少的鱼友选择放一格生化棉或藤棉之类,再最上面再放几张过滤棉来补充一下物理过滤。
3, 干湿分离大的过滤
这种情况下,基本不用考虑物理过滤的问题,那么下面的格子,就不用为物理和生化考虑之时,我们可以往维护便利性方面去考虑了,而在这四种滤材当中,最便利的正是毛刷。
通过对比,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现象。包括我在这5~6年的指导当中,发现很多鱼友都有过滤不足恐惧症。不管是大过滤还是小过滤,都会担心生化过滤够不够大,生化滤材够不够多,不管是一层干湿5张棉,还是2层干湿10张棉,都会担心物理过滤是否要再升级一下。不断使用高密度过滤棉来消除自己这心理上的担心。但是这些都一一给缸里的微粒和鱼病打击到。让他们进入一个死循环。
其实,这个从物理到生化之间的过度,没有条件的,确实可以完全放弃不用。你的水质不会因为少了这几张生化棉导致养不了鱼,缸内的微粒也不会因为这几层生化棉而达到空气缸。毕竟,各种各样的搭配方案之下,该有问题的还是有问题。我们可以从本质上的反思来得出这个结论,把这种恐惧症给治了。
而有条件的你,在物理和生化都基本足够你当前或未来计划养鱼的要求之后,完全可以放胆的,根据自己想要的效果来搭配这一格的滤材。而参考点就从维护便利性上去考虑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