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率与知识分子革命
摘自拙著草稿《发现文明》第十四章 4、识字率与知识分子革命比例
······················
识字率 |
国家数 |
不稳定国家数 |
不稳定国占% |
中国数据 |
低于10% |
6 |
3 |
50% |
清朝 |
10-25% |
12 |
10 |
83.3% |
民国初期 |
25-60% |
23 |
22 |
95.6% |
民国-文革 |
60-90% |
15 |
12 |
80 |
改开-2007年 |
大于90% |
23 |
5 |
21.7 |
2018年(96%) |
表:总体识字率与社会动荡表现出一个倒U型,很好地解释了“半瓶子咣当”的非理性效应。部分数据来自亨廷顿总结的识字率与政治文明,自陈德军2002年《南京政府初期的“青年问题”》。最右一栏为本书作者所加,对应于最左的识字率,数据参考周育民《中国大陆的识字率问题》与陈如平讲话。苏三制表。
识字率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一个地区的识字率达到90%以上时一般会接近现代化社会,当然就发生非理性激进革命的几率就低了。另外,也说明此时的科学理性水平很高,所以社会就稳定了。按照这个统计,中国在国共激战与20世纪下半叶,都应属于非常动荡时期。中国可望在经济水平继续提升、贫困被彻底消除之后,识字率大幅提升与现代化以及社会稳定会同时到来。
这个识字率统计作为工业化现代化的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欧洲自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至二战之间的动荡崩溃是个规律性表现。如法国人的成人识字率(从结婚证书上的签名判断)从1680年的40%上升到1780年的70%。英国情况比法国要好一些。[1]但也有人认为,17世纪的欧洲民众总体的识字率仅 20%~60%,法国甚至未满 10%,这个数据与前者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它是包括所有人的,而不是仅只成年人,所以,18世纪前后的欧洲革命频发,应该与此是相关的。而中国的20世纪实际上就相当于欧洲的工业化过程中的革命运动。
图:2007年识字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