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登封国宝单位
登封拥有国保16处,在县级市中拔得头筹。地方虽小名气隆扬,庙塔阙台林立在平岗山坳,形成了可触摸的历史。1989年12月的雪,我和登封无缘,时间如水,一等就是23年。
此次登封行,依照小地图设计了3日13个国保外加嵩山太室山和省保城隍庙15个景点,除崇唐观外,其余皆圆满。我本硬座馒头族,此行无包车及打的,全凭公交和步行,在嵩道中独舞,静饮山风,汗流浃背的背影后是别人无法体会的惬意和收获。
登封行的初始是嵩阳书院。这座古老的书院曾经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人的智慧光芒在此闪烁,而变得让人温暖和敬仰。清代的建筑群似乎没有亮点,但汉柏呼吸出的却是几千年的生命坚拔。
碑亭里的魏碑佛像是玲珑的,那不远处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则是一种震撼。80多吨重9米多高的天宝碑浑重精致,李林甫文、裴迥额、徐浩书,谓之三绝。尽管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是权奸,但丝毫不影响碑的艺术性和历史感。碑背有宋熙宁、明嘉靖、清雍正等诸人题刻,丰满了它的后续文化。
碑亭里的北魏佛像碑。
去嵩岳寺塔为了省钱而阳光下暴走3公里,事后想想是不划算的买卖。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建于北魏,近1500岁。12角形15层密檐式,薄砖黄泥砌成的圆筒状,四周开有券门。
其悠然的独处嵩山幽谷,千年不塌,谓之奇迹。整个景区就有我一个游客,一份文化遗产被冷落也许也是件幸运的事。
牌坊处丫字口,左行嵩岳寺塔,右行法王寺。
壶门下龛里的石狮雕像。
塔里墙壁上的清乾隆年间墨迹。
往法王寺的路上,2寺的塔在山谷间遥相呼应。
登封的法王寺和洛阳的白马寺、五台的显通寺都是祖宗级的寺院,历史都可连延到东汉。今天寺院的建构都是新造,核心的是院后山坡上的1清1元4唐6座古塔。除元塔深处夏日的浓荫密布的山林没有寻觅着外,其余皆完美收场。
高约11米的清弥壑澧公和尚塔。
清塔转角的青砖花饰雕刻。
高40米15级方形密檐式唐代砖塔。
旁边的唐和尚塔一,四角形单层砖塔。
塔刹上置覆钵,半球形砖砌台墩,四周镶砌8块雕花石。
唐塔二。
唐塔三。
嵩山是五岳之中岳,世界地质公园,大嵩山绵延似卧,峰峰峭拔,几次造山运动构成了今天嵩山的概貌,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朵岩。我行走的是太室山法王寺山道,这里没人验票,且游人极为稀落。
原以为登山大汗淋漓,没想到山风劲爽。蝉鸣鼓噪在崇山峻岭,山体的画卷徐徐展开,动与静的交错,时时在调动着感觉,让行程不再寂寞空了。
我这次登封行很幸运,法王寺是起点,武僧团的2个孩子,一个领我找树密草深的唐塔,一个专门烧了热水给我喝。
票房的佘姐更是古道热肠,给我倒水,嘱咐我天热多喝。根据我的行程时间,她判定我到老母洞已是傍晚时分,找车极为不便,故要我在嵩山玉女峰返回,搭她们景区的通勤车回登封市区。
佘姐说,出门人都不易,相识是缘分,都说河南人不好,这个也不全面,所以希望你多多宣传。早上2个多小时步行的苦感,在她们有空调的班车里化作了惬意和感动,窗外移动的美景就是她们助人为乐的善心。
1日线路:郑州汽车站高速直达登封汽车站,3路市标下车倒2路达嵩阳书院,然后步行3公里去嵩岳寺塔(此段建议坐野的5-10元,省时省力,为去崇唐观争取时间),再步行至法王寺,从寺旁登嵩山太室山,下山在老母洞去崇唐观,然后2路车返回县城市交通局下,住附近,因为登封西客站(去少林的公交起点)就在不远处。
登封的第二天起,就开始了绵延几天的阴雨,阴郁混交闷热,让行程不爽。西客站最早去少林的公交是7点,莫道君行早,等我出来时,浩浩荡荡的游人奔向少林寺,场面雄伟壮观,这时才能体会到这个时间差是明智的选择。票房到少林寺有很长的一截路程要走,这个坑爹的线路设计,是在为10块的电瓶车找生计。
景区票房旁的牌坊。
塔沟武术学校的孩子们在进行武术比赛。
去少林寺的路上路过的法如塔,四方形单檐砖塔,建于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是少林寺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塔。
少林寺常住院虽为文化遗产,但除了几块碑,其余皆为新构,乏善可陈。塔林是中国最大的墓塔聚丛地,240多座,唐至国朝绵延1千多年,构成了遗产的核心价值。塔林已经被木栅栏围住,跳入后尽管两裤脚都是黄泥,但依旧有着妙不可言的喜悦感。
初祖庵现是尼姑庵,离少林寺大概往返有2公里,作为河南现存最古老的砖木石建构,前行一看绝对是物有所值。其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大殿的16根石质八角檐柱、内柱,上面呼之欲出的精美雕刻,足以震撼。老尼姑用桌子将殿门堵住,并禁止往里拍照,所以里面的明代壁画也无缘一睹。
永泰寺是我登封行的第二幸事,大摇大摆的进去以为人家免费,结果出来一看,60大元,原来几个票妹在远处纳凉吃饭,对我熟视无睹懒得搭理。里面建筑都是新构,除了唐玄宗的天宝碑,其余对我毫无激情。寺里梵音袅袅,验票口却放着孟庭苇的几个好妹妹,佛与俗和谐相扣,都播唱出了悠扬。
永泰寺塔是国保,却在寺外缓坡上的农田里,那里有1唐1金1明三座塔。在金塔旁遇见了来自广州的美院写生队伍,俊男靓女们已驻扎登封5天了,专门为塔而来,领队的小伙跟我说,他们怎么也没找见明塔,这消息不禁让我也怅然。
金塔就在寺院的后围墙处,四边形2层砖塔,塔刹已颓。这个均庵主塔建于金大安元年,塔背有塔记刻石,前有券门,内有小像一尊。穿过小树林就是高24米的唐塔,方形11层密檐,形制与法王寺唐塔相似,淡雾中散透着流线型韵感。
顺着唐塔旁踩出的小路,我隐约感觉明塔在远处等待,但树高草密,难觅其踪,恢恢然放弃折返时,遇见了一大妈,一番描述,她说,你真笨啊,年轻人。结果热心的她领着我,爬上土坝,走捷径而最终圆满,其实我刚才走的路再往下就是了。明塔是肃然无为塔,是2个尼姑的合葬塔。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由须弥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为喇嘛式砖塔,高6米多,尽显玲珑秀颀。
永泰寺原路返回,坐小巴到站点然后步行至会善寺。会善寺属“天地之中”遗产建筑,40大元的门票,尽管停车场上的车很多,但寺院里也只有我一个人。该庙虽小但名僧辈出,如道安、一行、净藏,是古寺曾经闪耀的光芒,一行最不陌生,《大衍历》啊。会善寺现存最高等级的建筑就是大殿,其也是嵩山地区惟一的元代建构。阔五间进三间单檐歇山,尽管明清多有修缮,但梁架、斗拱、彩画柱础都有元代技术元素。
出寺右行不远就是军管区,我在祈祷净藏禅师塔希望能有一睹,钻过铁丝网小心翼翼的右行,走了没多久,塔没见着,却招来群狗狂吠,吓得我原路疾返。出来后不心甘,拉出相机长焦四处张望,欣喜若狂,那唐塔就在钻网后直行处。二次钻网,如入无人之境,从从容容走到了净藏禅师塔前,由于激动,将相机移成了我最不会用的S挡。
净藏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八角形亭式砖塔,也是仿木结构最多的塔。其建于唐天宝5年(公元746年),高 10.35米,南辟券门,其余雕砌出假门,塔身四面均雕有破子棂假窗。周身浑厚优美,雕刻精致,散发出古意沧桑。大摇大摆原路返回,此时把门的兵哥看见,终究默不作声,放我一马。
再次走到会善寺前,感觉到走的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停车场上一车在发动,我尝试性的表明搭顺风车,结果车主爽快承应。里面的一姐跟我说,你有时不说,我们也不知道你要做什么,很多人还是愿意帮忙的。一番话,又感动的我热泪盈眶,登封行又给了我添加了一份美好。
在烈士陵园下车,大周封祀坛遗址是我今天要寻找的第5个国保。小山上种满了柏树和核桃树,行走在山道,我都迷茫的不知遗址在何处,遇一老农探问,结果在盘问我哪里来干什么后,给指了一条光明大道。小山中不是枯枝高草就是四处散落的破旧衣服,披荆斩棘后终于见到了武三思撰薛曜书的《大周封祀坛碑》,无奈碑已面土塌到,根本无法看见文字,不远处就是碑座和2个盗洞。大周封祀坛遗址是武则天嵩山禅地之处,下方上圆的祭坛已被时间打造成了像突起的圆坟,沟壑中滚有很多残石,世间的一切灿烂都耐不住时间的无情消费。
顺路往市区走去城隍庙,没走一会抬头一看,这不是我住的旅馆吗啊,原来城隍庙就在不远处。城隍庙建于明初,是登封市区唯一的建筑群,现叫历史博物馆,免费开放,有山门、厢房、仪门、大殿等,抱厦大殿函待维修,精美的樨头倒有几分看头。出城隍庙捡了5大元,犒劳自己一下,桃杏混买了2斤,算是给今天的奔波一份安慰。
2日线路:西客站小巴2.5元直达少林寺景区,出来坐小巴到永泰寺附近下车,步行上坡至永泰寺,原路返回依旧坐小巴到会善寺站,步行1公里至会善寺(2寺野的少,来回往返可以恳求搭顺风车),净藏禅师塔是会善寺邻居,军管院内,要看得凭运气,继续坐车到登封烈士陵园,顺破有道直通大周封祀坛遗址,然后步行回西客站,不远就是城隍庙(登封历史博物馆)。
本来净藏塔和太室阙只是我登封的备选,但好事连连看,幸运不间断。
太室阙就在中岳庙南几百米处,我不到7点就到达。旷野漠漠,松间沙路寂静,只有我一个人在行走。移开木篱笆,眼前就是汉阙住的保护房。房门三个锁,锁的相当隆重,只有东西两窗,透过破纱帘能窥见两阙局部。
阙不远有国保碑,旁一房住值守老人,一番诚恳交流,老人提出不拍照和不触摸2个条件,启锁开灯,让我零距离一睹1900年石阙的风采,这也是我继绵阳的平阳府君阙后看到的第二个汉阙。本身登封三汉阙都不开放,老人的举动无疑给我的内心撒了一缕阳光。激动之余,竟忘了给老人家一根烟抽抽。
太室阙原为中岳庙前的神道阙,建于东汉元初5年(公元118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庙阙。上雕刻有人物、动物、生活场景和铭文等,精致传神。东阙上竟有清和民国题刻,他们磨平了汉刻,这让有识之士共愤,1942年整建会建保护房,让风吹雨打的石阙算是有了家,并将禁止题字碑嵌于内墙,警示后人。如今这民国房也成了保护文物的文物了。
中岳庙不仅是登封而且是河南最大的古建筑群,又是中国最大的单体道观,面积11万平米。建筑为清构,从中华门到御书楼共十一进,还兼有东西两路,殿堂牌坊林立,还衬有苍郁古木,整个建筑气宇不凡,其间尚有北宋铁人和北魏宋金元明等几朝碑碣遗珍。四个铁人铸造精美,年代都早于太原晋祠的铁人。
观星台在登封的郊区告成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始建于元代至元13年(1276年),大科学家郭守敬创建,“观星”其就是昼测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郭守敬的《授时历》伟大,其推算出的一个回归年与今天高科技测算的相差无几。进门处不远就是唐建的周公测景台,周公姬旦的“测景”其实就是划分出了春夏秋冬四季。
唐开元11年,太史监南宫悦仿周公旧制,建的石质测影台。
砖石砌的长条为石圭(量天尺)。
在观星台一侧有王城岗陈列馆,展有出土的各种形制的陶质器具,并介绍观星台西500米即为王城岗遗址。既然近在咫尺,何不亲看,没想到几个500米都不够。路的尽头是河沟,迈过沟是湿滑的田垄,路过一水泵站被告知继续向前,一望无垠的玉米田看不到任何惊喜。峰回路转,上一缓岗,国保碑独自在远处静立。
王城岗遗址属龙山文化,断代为新石器时代-东周,距今4000多年,是古人城邑生活遗址。经过几十年共5期的考古发掘,至今地面仍留存有灰陶和黑陶残片,对于耕作的人来说,它们根本不入法眼,我却看成如获至宝。这是几千年前古人留给我们的信息,它虽无言,却沉积这绵延的历史。
3日线路:西客站附近坐9路到市标倒2路至中岳庙,站南0.5公里是太室阙,站北即中岳庙,然后坐2路返市标倒3路去登封汽车站,坐3元的小巴去告成镇看观星台,王城岗遗址在观星台西1公里的农田里,不去的可返回登封市区,去看其他阙和别的景点,或此处有车直达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