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上节课讲到“大抵最上治心。”就是最高明的、最究竟的、最管用的、最省事的这个办法,叫“治心”。我们经常有一个词,叫“对治烦恼”,我跟你讲,烦恼对治不了的,你治不了它。你啥时候能治住烦恼?每次都是烦恼治住你。所以你不要治它,你要干嘛?你要顺它。顺它不是让你跟上它跑,顺它就是你接受它。它怎么的,你就轻轻地观着它,这个叫“治心”。“大抵最上治心”,治心能怎么样呢?“当下清净”,瞬间你就在清净心里头。“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这是最高明的办法。万一我格物不了,“须明理以遣之”。这个时候就得干嘛?这个时候就得用道理来分析。摆事实、讲道理,让我从逻辑上把这个问题改掉,这叫“明理以遣之”,排遣过失。“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如果有人告诉你了,说这个事不能做,那你就坚决杜绝,事不做了。所以,你看我们并不排斥从理由上解决,也不排斥从行动上解决。“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以上事”,知道、懂得用最高明的办法、最究竟的办法来解决,同时还用其他维度的办法,这是比较不错的。“执下而昧上,则拙矣。”“执下”是干嘛?就是固执地用着你原来的办法,你拒绝使用“从心上改”的这个办法,拒绝使用“格物”的办法,那就太傻了。说实在的,拒绝使用的人好多,为什么?因为原来是在“相”里学,现在直接去学个“无相”的法——就是不谈现象了,直接学个“无相”的法,受不了。他把“无相”当成个“相”,跟他原来的那个“相”去做对比。什么意思?他把八万四千法,当成个八万四千分之一法,跟其他的八万四千减一的那些法,去做比较,还要想:这个法到底对不对呢?那么内在是什么?内在是他那一份深深的焦虑,深深的不自信,你刺破他那个固执的外壳的时候,他的那个恐慌,实际上是那个东西。他没看到,他把它以为成怀疑了,他不知道那个后面是恐惧。这儿讲“执下而昧上,则拙矣。”如果你不懂得用这个办法,特别是听了还没有去做的,那就太笨了,太可惜了。硬生生的错过一个最究竟的法。说到“发愿改过”,“发愿”是干嘛?“发愿”就是我真想改,我想活出来,原来不对的,我要改对了。真有这么个想法。“明须良朋提醒。”在我们的物质世界里面,你会看到有很多叫做良朋的人。什么叫良朋?能提醒你的就叫良朋。怎么叫提醒你呢?其实提醒就两种。一种是顺着提醒的;一种是逆着提醒的。就我们讲,一种是老师拉上你,“走,跟我走,跟我走。”一种是这;再一种就是教练,大脚踹着,“赶紧走,再不走踹死你!”就这两种。所以你得会看,你别以为光是拉你的才叫良朋,踹你的也是良朋。所以“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什么叫鬼神证明?就是会有一些现象出现,这些现象超越你的逻辑了,是你的逻辑不能理解的事情。“一心忏悔,昼夜不懈。”“一心忏悔”啥意思?就是我太想改了!我太想活出来了!这个信念非常坚定。“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看到了吗?“必有效验”!百分之百让你看到效果。“一七”是多长时间?一个七天,一周。“二七”就是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这个地方只是个约数,并不是讲真的得七天。快的你当下就见效果,直接当下见效果,当然慢的可能几个月见效果。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