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分床,5岁分房”害了太多孩子!分床的最好年龄到底是几岁?

最近,身边一个妈妈,在为孩子分房的事头疼。

确切说,从暑期开始她就在忙着跟孩子分房睡这件事了,包括带孩子布置小房间,挑选小饰品,讲故事,说道理等等。

分房第一天,孩子表现得倒也雀跃。很快就在自己房间里睡下了。

然而,下半夜就醒了。

独自爬起来,跑到妈妈床头边站着,眼泪鼻涕一起下。

自从那天以后,只要妈妈提起分房睡的事,孩子就激烈地抗拒。如今折腾了几个月,不仅分房没分成,反倒孩子看上去愈发黏人了。

这让妈妈很困惑。我问,你看起来很焦虑,为什么?

她解释道,网上都说了,3岁分床,5岁分房!我家都5岁半了,再不分床是不是就晚了?

这是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我也不止一次听到「3岁分床,5岁分房」的说法。

这句话有问题吗?按说也没有大问题,但这是有前提的。

如果简单粗暴地「照本宣科」,不仅可能分睡不成功,反而还可能使得亲子关系恶化,甚至损伤孩子的安全感。

前提一

你有没有给够孩子安全感

我认识一个男孩,7岁了仍然没法跟大人分床睡。

为什么?

看看孩子平日的成长环境就有答案了。

孩子的爸爸妈妈脾气都不太好。孩子哪里做得不对、不合大人心意就是一顿批评打骂。

在孩子4岁半时,妈妈又怀了妹妹。

孩子爸爸抱怨:他总是一副「胆小、怕事、看人脸色」的模样,看着就难受。

孩子妈妈则忧虑地问:孩子看起来一点主见都没有,这么大了还动不动就爱哭,黏人,为什么?

其实,无论是孩子「胆小、没主见」这件事,还是孩子无法独立睡觉这件事,都跟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关(自我力量不足的孩子,很难有力量去独自面对陌生的人、事,以及陌生的环境)。

而要谈孩子的自我发展,就不能脱离安全感跟依恋关系。

如果依恋关系不好,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建构起来,那么他所有的精力都会放在「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和爱)」这个重点上。

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孩子,他没吃饱一定会一直喊饿。

一辆小汽车,没加够油他就跑不远。

一个孩子,他的安全感不足,时刻担心着「被抛弃、不被喜欢」这样的问题,那他的自我意识是无法真正发展起来的,更无法顺利地走向独立。

一位心理学的朋友这样说过:

从儿童情绪发展的角度,顺产的孩子5岁左右分床,上小学前分干净;剖腹产的孩子, 7岁左右分床,10岁左右分干净。

分床怎么还有「分不分干净」一说呢?

因为分床和分房睡这个事,它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绝对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一般大约要持续一年左右。

为什么还要分顺产和剖腹产呢?

因为人们认为,剖腹产的孩子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出生以后对外界的声响更加敏感,更可能缺乏安全感,故而需要更多的缓冲时间。

我比较认同这个说法。

我家老大就是剖腹产。

尽管我也在他5岁前后,给他备了小房间,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我去陪他睡小床。或者到后半夜,他又从小房间溜回到主卧里去。

我没有批评过他,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太焦虑。

大约到他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就再也没有半夜起床、往主卧跑过了。

而且是他自主决定的。全程没有任何逼迫或者亲子间的撕扯。

结合个人经验,我想说的是,父母跟孩子分床,不是一下子把孩子丢给黑暗。而是帮着孩子度过独自睡觉的恐惧。

具体几岁分床或者分房间睡,并没有那么的要紧。

亲密关系的养成更重要。

前提二

你是不是真的做好了准备

要想顺利跟孩子分开睡,还有一个前提,就是父母本身做好了「分离」的准备。

比如,我身边有这样一个反例。

一位女性朋友,她儿子已经三年级,还没分床。

因为没法分床这个事,夫妻俩时不时地争吵。

老公对于孩子妈妈和孩子都有意见。

他一要求分床,孩子就哭闹。

妈妈心疼孩子,于是就妥协。甚至不惜跟老公分居,把老公挤到睡书房,自己跟孩子睡在大卧室里。

所以,这个孩子一直没法独立睡觉的表象背后,藏着本就糟糕的夫妻关系。

妻子当初就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嫁给丈夫的。

自从生了孩子后,她就把关注全部都投注在儿子身上,并把丈夫排除在自己与儿子之外。

孩子潜意识里配合着妈妈的需要,黏住妈妈不放。

可是,这样沉重的关注和爱,孩子哪里承受得起?

这个小孩后来出现了很严重的厌学情绪,时常喊「活着没意思」。

只有在跟同龄人游戏的时候,他看起来才稍微像个正常小孩,找回属于他的活力。

总之,看起来是睡眠问题,说到底根本还在于这对母子关系太近的缘故。

这样持续的高浓度母子关系,让亲子关系常年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

家庭内部秩序混乱、失衡,孩子又如何能够真正安心地长大呢?

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何时分床这个事本身不会伤害孩子。

能够伤害孩子的,是这个事件背后,父母的状态、信念都是什么。

如果父母允许孩子独立,那么孩子就能独立;

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独立,孩子就很容易成长为无法脱离襁褓的巨婴。

如果父母自身有问题没解决,孩子的那些所谓问题,就不过是父母问题的挡箭牌罢了。

我还接触过另外一个案例。

是一位做父亲的,他一边发愁儿子好像总是长不大,一边又主动纵容10岁的儿子跟夫妻二人挤在一起睡。

了解后发现,父亲幼时得到的关注很少。

他像疼爱当年的自己一样宠爱儿子,一直试着去补偿早年的缺失,却忘了看见眼前的孩子所面临的真实课题,不是缺爱,而是独立。

上述这些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分床的具体时间和技巧,其实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

为何跟孩子分开睡这个事,到了你家就成了一个问题?

明明满足了分床条件,为何夫妻中有一方,迟迟舍不得跟孩子分开?

是什么赋予了孩子这么大的能量,去独自占有父母中的一方,去把丈夫和妻子分开?

简言之,分开睡,不仅仅是和孩子分两张床、两个房间那么简单。

通过这个事,可以观察到父母有没有做好准备,放手让孩子长大;甚至可以体察到这个家庭内部的关系互动模式到底是怎样的。

何时分床、分房睡?

很多家长养了孩子后,都会去学习、去读很多当红专家或者红人分享的育儿知识。大部分人的分享都有其可取性,但也有其局限性。

因为孩子和孩子太不一样了。家庭和家庭的具体情况也不同。

比如,有育儿书籍上说初生婴儿应每隔多长时间喝一次奶,你能说这个观点错误吗?

不能说它绝对错误,因为它毕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泛泛的参考作用,不至于新手爸妈在喂养初期手忙脚乱。

但真正执行起来,就需要在按需喂养的基础上,再去参考这个标准化的喂养提示。

尤其是,如果孩子没到时间就饿了,或者你喂的时候孩子不肯吃,那么还是放弃你的固定时间哺乳的原则吧。

否则,这种无视孩子需要的刻板做法,只会造成对孩子的压迫和不尊重,损坏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信赖和基本的安全感。

还比如,普遍的育儿观点会说,孩子8个月的时候应该会爬了。

有些商家还会宣传说,如果你的孩子不会爬,就会怎样……

于是,很多新手爸妈们忙不迭地训练孩子的爬行能力,还不厌其烦地在宝宝面前摆放一个色彩鲜艳的小玩具,以激发宝宝向前爬行的动力。

这样做对吗?从方法层面看,也没错。

但真的就有很多家长这样做了以后,没有训练出来爬行表现优秀的孩子,这个时候就开始杞人忧天或者患得患失了,疑惑地问我们:「是不是我家孩子天生缺陷;孩子将来会不会走不稳;不会爬的孩子会不会不聪明?……」

事实是,孩子们的个体差异真的非常大。

不少宝宝的表现,根本不像书上所说的,经过锻炼就会爬行,他们甚至可能暂时跳过爬这个阶段,直接就会走了。

这个时候,父母们反而应该抱着顺其自然的思想,放下心理包袱。你可以继续陪着孩子练爬,但只是为了玩,而不要有那么强的训练目的。

因为孩子总是会走路的。

父母过于焦虑,要么延长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要么会损害到亲子关系。这就得不偿失了。

等到孩子长大了,但凡出现某些发展中的问题或者行为问题,那原因就更复杂了。

不仅是孩子内部的生长节奏不同,先天气质类型不同。

家庭内部的氛围如何、爸爸妈妈之间以及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节奏,造成极大的差异。

美国的儿童教育学家迪马斯·洛佩兹教授在给家长的培训中,让家长们做了个双手签名对比的小试验。迪马斯教授先让家长用常用手签名,然后又要求家长用另一只手再签一次。

两次签名对比下来,家长们说,用不常用的手签字:「十分别扭,不舒服,还很慢。」

迪马斯教授比喻说:「签字的手就是教育方式,用了不适合的手,写出的字一定不好看。」

浓缩成一句话就是,一切外部的理论跟方法,都只是一种参考。

我们与其盲目相信他人的成功经验或设定的所谓标准,不如先学会保持觉察和自我成长,早日找到并学会信任自己做父母的直觉。

你本应该最了解你的家庭,也最应该了解你的孩子。

-  End -

本文转载于积木育儿(ID: jingguanyuer),最贴心的科学早教公众号,转载已获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