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痛失15位院士,均是国之脊梁,大都出自国内名校|李京文|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中国工程...

在我国院士绝对是形容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最高的荣誉,目前我国分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个偏向于学术,一个偏向于科研实践,而院士在我国之前被称为部委委员。

要想成为院士是有着严格的选拔标准,要想成为院士首先必须要是某一领域最资深的专家,然后还要经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才有资格入选和提名,而最后要成为院士则需要三轮的评选。

既然院士的评选如此严格,那么我国的院士是不是很少呢,答案是的,据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共83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共857人,也就是说两院院士在我国一共才1700多人。

而在2021年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有15位院士去世了,可以说让人着实心痛啊,我们接下来就看一下都是哪些院士相继去世了,他们都是哪个领域的大神,并且都是毕业于哪所大学。

1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逝世,王绶琯院士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毕业于重庆马尾海军学校,这所学校后来并入青岛海军学校,王绶琯院士不仅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还是天文学家和科普教育专家,王院士还奠基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

2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忠厚逝世,沈忠厚院士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系,是我国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更是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技术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钻头之父。

2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程镕时逝世,程镕时院士出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是我国著名的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更是我国高分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

3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毓麟逝世,周毓麟院士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大同大学数学系,数学家、应用数学家,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

3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又元逝世,周又元院士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主要从事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的研究,同时涉及宇宙学、宇宙大尺度结构和高能天体物理等的研究。

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彭士禄逝世,彭士禄院士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善炯逝世,沈善炯院士出生于江苏吴江,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沈善炯从事抗生素和微生物生化的研究,他推动和发展了中国的分子遗传学。

3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毓元逝世,谢毓元院士出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药物化学家,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研究。

3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逝世,李京文院士出生于广西陆川,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物资技术经济系,为中国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桂荣逝世,闵桂荣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主要从事航天热控制和人造卫星技术,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飞行工作。

5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逝世,刘兴土院士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祖籍福建省,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主要从事全国湿地和东北区域农业研究。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逝世,王元院士出生于江苏镇江 ,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数学界的元老级人物 ,他在哥德巴赫猜想中的“3+4”命题,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第一次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逝世,吴孟超院士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袁隆平院士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5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逝世,陈清如院士出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2021年对于整个中国学术界和科研界都是灰色的一年,我们失去了太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是他们无私的奉献才有了祖国的今天,他们才是真正的国之脊梁和国之巨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相关推荐

  • 缅怀今年逝去的9位两院院士

    清明追思:缅怀今年逝去的9位两院院士来源:科学网2021-04-06 09:33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至今,已有9位两院院士去世.他们献身科研,一生尽瘁.这些"国之脊梁",值得我们永 ...

  • 清明,巨星陨落!今天的头条只为他们!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是奠念的时节, 今天, 我想缅怀一些特殊的人, 他们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 他们 ...

  • 痛别!巨星陨落!

    光明网关注2021-04-01 19:09今年3月,已有6位两院院士先后与共和国永远作别--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q ...

  • 中国盐湖科学奠基人和开拓者——郑绵平院士

    "我的智商并不高,如果有一点可取的,就是始终对认定的目标不动摇,常常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距离要求很远,不断地鞭策自己努力去学习和工作." --郑绵平院士 郑绵平,从事矿床地质和盐湖综合 ...

  • 今年我国已痛失15位院士 数位曾与武汉结下渊源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今年我国已痛失15位院士,数位曾与武汉结下渊源 来源:长江日报 今年,已有15位院士相继离我们而去.他们一生呕心沥血,不懈追寻,奉献祖国.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今年我国已痛失15位院士 ● ...

  • 追忆中科院院士、我国人造卫星开拓者闵桂荣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科院官微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闵桂荣,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 闵 ...

  • 今年我国已痛失15位院士 送别,致敬!

    今年,已有15位院士相继离我们而去.他们一生呕心沥血,不懈追寻,奉献祖国.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今天,一起致敬国之脊梁↓↓转发,送别!#2021两院院士大会# (央视新闻)

  • 今年我国已痛失15位院士,数位曾与武汉结下渊源

    今年,已有15位院士相继离我们而去.他们一生呕心沥血,不懈追寻,奉献祖国.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今年我国已痛失15位院士 ●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因病辞世,享年98岁. "中国射电 ...

  • 痛心!我国痛失4位国之栋梁:袁隆平、吴孟超、夏德昭、杨伯达|杂交水稻之父|院士

    据官方媒体最新消息 我国三天痛失四位国之栋梁 2021年5月20日 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夏德昭逝世 2021年5月21日 中国"玉界泰斗"杨伯达去世 2021 ...

  • 2021我国已痛失21位院士,网友:他们值得我们铭记

    今天,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院士逝世,享年87岁.今年以来,我国已痛失21位两院院士.他们献身科研,呕心沥血,这些"国之脊梁",值得我们铭记!送别,致敬! 网友评论网友:致敬 ...

  • 转发送别!2021我国已痛失21位院士

    转发送别!2021我国已痛失21位院士 光明网4天前 · 光明网官方账号 [转发送别!2021我国已痛失21位院士]今天,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院士逝世,享年87岁.今年以来,我国已痛失21位两 ...

  • 2021年已痛失14位院士

    光明追思[2021年已痛失14位院士]今年,陆续有14位院士给世人留下了远去的背影,他们是王绶琯院士.沈忠厚院士.程镕时院士.周毓麟院士.周又元院士.彭士禄院士.沈善炯院士.谢毓元院士.李京文院士.闵 ...

  • 又一巨星陨落!今年我国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风材)

    记者刚刚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王玉普于12月8日逝世,享年64岁.至此,我国今年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 一位"老石油人" 王玉普院士逝世 王玉普(1956.10 ...

  • 致敬!2020年我国已痛失36位院士

    致敬!2020年我国已痛失36位院士 北京日报客户端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2020-12-06 17:11 2020年以来,我们已送别36位两院院士.他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大师远去,荣光犹存!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