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中医药治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
陈某,男,46岁,因“反复咳嗽咯痰多年,复发加重伴喘息,双下肢水肿”人院,查体:精神差,体型偏瘦,端坐位,急性病容,口唇紫绀,颈静脉充盈,双下肺可闻及湿鸣音。咳嗽、咯痰、色黄黏稠。纳呆,舌质暗红,少苔,脉浮数。西医诊断: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②Ⅱ型呼吸衰竭;③右心衰。西医治疗第14天夜间病情加重,喘憋欲死。
经朋友推荐找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沈老师网诊。
症状:反复咳嗽咯痰多年,复发加重伴喘息,双下肢水肿,发热恶风,小便不利,少苔,脉沉。
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合病,风水,外邪内饮。
中医治法:疏风泄热,发汗利水。
中医方药:越婢加术汤:麻黄9g,石膏18g,生姜9g,白术20g,甘草5g,大枣5枚。
每日1剂,水煎服,不定时服。3天后患者食欲增加,乏力减轻,精神明显好转,舌质红,苔微白,脉缓。继续以上治疗,27天的用药治愈。
方解:本方乃越婢汤加白术而成。白术乃脾家正药,健脾化湿是其专长,与麻黄相伍,能外散内利,祛一身皮里之水。本方治证,乃脾气素虚,湿从内生复感外风,风水相搏,发为水肿之病。方以越婢汤发散其表,白术治其里,使风邪从皮毛而散,水湿从小便而利。二者配合,表里双解,表和里通,诸症得除。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为病理改变,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胸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甚至出现昏迷,喘脱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肺胀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寻求防治本病的有效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广阔的前景,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有待进一步发掘与提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即肺胀,肺胀的病名首见于《内经》。《灵枢·胀论》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说:“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指出了本病虚满的基本性质和典型症状。汉代《金匮要略》还观察到肺胀可出现浮肿,烦躁,目如脱等症状,认为本病与痰饮有关,开始应用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药进行辨证论治。隋代《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记载肺胀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否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
可见隋代对本病病机的认识已经较为深刻。后世医藉多将本病附载于肺痿、肺痈之后,有时亦散见于痰饮、喘促、咳嗽等门,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有所充实和发展。如金元时期,《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在病理上充实了痰瘀阻碍肺气的理论。清代.《张氏医通·肺痿》说:“盖肺胀实证居多。”《证治汇补·咳嗽》认为肺胀:“又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提示肺胀应当分虚实辨证论治。
根据肺胀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西医学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也见于老年性肺气肿。
根据标本虚实,分别选用祛邪扶正是本病的治疗原则。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侧重祛邪为主,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辛温、辛凉),降气化痰(温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淡渗),活血化瘀,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平时偏于正虚,侧重以扶正为主,根据脏腑阴阳的不同,分别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祛邪与扶正只有主次之分,一般相辅为用。
肺胀的多种证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各证常可互相兼夹转化。其预后受患者的体质、年龄、病程及治疗等因素影响。一般说来,素体较壮、年轻、病程短、病情轻,治疗及时有力者,可使病情基本控制,带病延年,或治愈,反之则迁延恶化。如出现气不摄血,咳吐泡沫血痰,或吐血、便血;或痰蒙神窍,肝风内动,谵妄昏迷,震颤、抽搐;或见喘脱,神昧,汗出肢冷,脉微欲绝,内闭外脱等危象时,如不及时救治则预后不良。
西医治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并发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的好发人群:长期吸烟者、接触职业粉尘者、接触化学物质者。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西医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西医的一般治疗:戒烟及脱离环境污染、吸氧。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西医的手术治疗: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肺减容手术、肺移植术。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西医的治疗周期:长期持续性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西医的治疗预期:阻塞性肺气肿病变无法逆转,目前尚不能治愈。
本医案方药、针灸须在中医指导下加减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