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字法详解—第三讲丨三品课堂

本季三品课堂由三品美术馆携手“正书六家”:王友谊、王学岭、刘颜涛、张建会、张继、管峻六位老师,共同推出。

大家还可订阅书法媒体《书法》杂志、《书法报》获取更多精彩教学内容。

▍王学岭 1963年生于河南

供职于中直机关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中国美术馆展览学术专家组成员

中国文字博物馆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特聘教授

书作曾连获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群星奖”金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

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一等奖等数十次书法艺术奖并荣获“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长期担任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

出版文学、书法学专著及书法作品集多种

在之前的两讲中,我们一直处于“读帖”的阶段。本节课将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中宫的稳健法,仍然以“藏”字为例。

将碑帖中的某一个字吃透之后,再辗转其它的字,对于初学者是较为有效的学习办法。比如练武,扎马步先扎上三年,学招式就会快捷。武艺的招式再多,都有其套路。书法也是一样。每个书家都有他的书写习惯。临帖当中,打鱼晒网、环肥燕瘦地挑着写,则难以抓到书家为书的基本规律。套路、习惯、规律都属规矩。横平竖直,掠磔有度,严守中宫是其基础。

老师欧阳先生即便在首都师范大学创立了书法高等教育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现代书学知识体系,但是,他总是以“教书匠”自谦。我出身行伍,能够跟着先生做个“练字的练家子”,就很知足。跟“字”较劲,往往让我乐在其中。以前经常是下午开始练字,两、三个字还没有写好,窗外就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临帖是个枯燥的过程。美美相加等于最美的公式在书法世界里并不存在。分析、甄别、归纳、提炼,是必不可少的,正好比是熔炉锤炼一般,必须做到时时努力的。

我们来看藏器的“”字。它除了“弋字钩”长画,还有一个明显的中宫部分。为了能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写一下。

请看这个“”字的位置,不仅靠左而且呈梯形。

每位书家都有他独特的结字方法。下面,我仍然将上节课所谈到的几位书家的“”字并列排放,看他们的中宫营造并作个对比。请看图版:

“臣”字中宫营造对比

(依次为褚河南、智永和尚、虞永兴、

颜鲁公、欧阳率更、陆柬之、王右军)

这是虞永兴和智永和尚的“藏”字,居于中心部位的“臣”的部分结构上大致是近同的。也就是说二人结字的稳定法是一致的,是用“梯形”来稳固中宫。关于笔触,一个是碑刻本,一个是墨迹本,差别很大。我们这一节课先不细说。但我要强调的是两家用笔肯定不同。在前面的这几节课里,会重点讲字的结构。也就是“先炼筋骨,后丰血肉,再茂神彩”。这样的顺序,为的是扎实基础。

这个小的结构里面,使得二人风格不同的,是中宫与整字的位置关系。请看下图:

虞永兴与智永和尚中宫位置比较

虽然两个字的“”部,都略微偏处于左侧,然而其右侧留出了空白,这样既延长了节奏,又有了唱叹感。但是,智永和尚中规中矩,好似一个行者闲倚胡床,坐看清风拂院、明月入怀。虞永兴则稍有错落,将重心向左下掠笔的部位移动,使其与右部的伸展开来的“戈钩”形成了钟鼓齐鸣般的形态。看上去好像是乐工在端坐轻吟,却又有着波纹状的发散,余韵绕梁。这一倚一坐,姿态分明。

另外一组,是颜鲁公与褚河南所写的“藏”字截图。请看图片:

颜鲁公与褚河南“臣部”对比

颜和褚的书作与虞永兴、智永和尚的外表上柔和宛转、内里却方正刚强正好相反,是更多地接近于外形方正且内里圆柔。

大家看,颜鲁公和褚河南“藏”字中间的臣部,都呈现出圆弧的状态。并且他们对中宫位置的选择十分一致,位置都在整个字的正中偏下。恰如“气沉丹田”,使得字形越发稳健。再看看整字:

颜鲁公与褚河南中宫位置对比

鲁公好比“起势”,河南好比“收功”。他们对于气息的处理却又各不相同。

我们再看陆柬之、欧阳率更的这个字。请看图片:

陆柬之与欧阳率更“臣部”对比

大家看我标出来的这几条连绵的斜线。他们就像是把“臣”部做成了舞袖般的旋转平行线。它带动出了整个字的动势,使得外静而内动。若以人做比喻,就如同严整的外部体格中充盈着跳动的心弦和活跃的大脑不停的运转。写字,不能内外全动,需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在唐代书家中,各自体现或者说提炼出了右军书风的不同的侧面。比如虞永兴、智永的书作,带给人的是轻盈、飘逸、不染尘俗的飞升感;颜鲁公、褚河南等带给人的是敦厚、宽博、精诚和热诚;欧阳率更、陆柬之等等则充满了意气风发般的那种慨慷。当然,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演绎出了自家的独特气质。这才是模仿与学习的道路。这个道路,就是将传统的、经典的美好事物,用另一种美的新元素来重复展示。就如同爬山路一般盘旋上升,直至佳境。

刚才我们说过,唐代名家中出现的风格,在大王书作中都能找到。大家看看这三张图:

梯形之构(第一图,绿色线)。刚才我们讲过了虞永兴、智永禅师的书作在这一部位做了梯形处理,有神彩。

圆弧之括(第二图,橙色线),起到了类似气功中收纳吞吐的作用,有意象。

平行舞蹈之画(第三图,红色平行斜线),凝聚爆发带动全字,有韵律。

这个道理,越是分别找出例字作对比,越能发现唐代名家对魏晋、二王的取法痕迹。因此,怎样临摹、怎样变化、怎样重叠复现,是书法学习中永恒的课题。

以上是中宫的经营方法。中宫的作用从何处展现呢?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这几个“藏”字。

整体来说,虞永兴对王右军的继承并不是最“肖形”的那个,但在气息上却极为接近,观之则大王气息喷薄欲出。内里的原因就在于,虞永兴凡字都笔笔去作“王字”的笔画,而非“自家字”的笔触。“以形写神(顾恺之《摹拓妙法》)”,将形神兼备。他宁肯深研筋骨,不去向外摹写笔墨的连带。而当字有了筋骨之后,连带舞动都将自然形成。把这些肌肤、举止、一颦一笑写出自家风貌,就足够了。虞永兴对于二王书法的认知,是深入骨髓的。

现在我把虞永兴的“藏器”两个字完整地写一下。

请看,虞永兴的用笔力度是自家特有的,有点像绵密浑厚的气功,很不经意,也不易察觉到他的用力。但笔画落下,就如同铁弩桑弓一般,一触即发,普通风雨惊动不了。

大王的书法,是一派“曲水流觞”的烂漫无邪。虞氏书风,恰如“鲁堂馀响”的春华秋实。欧阳率更谈论书法时曾说,好的书作要像“上苑春花,无处不发(《用笔论》)”,追求一种摇曳生姿的动态美。而虞永兴在论述书法的时候,把写字比喻为将帅城池,要有领军坐镇般的不紊不苟(参《笔髓论》辨应)。这不仅和魏晋书学思想一脉相承,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同的审美习惯。欧阳率更外表刚健,实有着外方内圆、花树管弦的一种美。虞永兴看似弱且温润,实际则是外圆内方、阵马风樯的那一种美。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美,有优美和壮美的分别(参《人间词话》)。这两种美本无高下之分,只区别在内里的精神。

虞永兴为什么最得王书骨髓,我们从一些史事中可以推知。王右军在会稽“寄情山水”、无忧衣食的同时,曾为当时的吴地百姓申请减征敛、禁酿酒等,不顾同僚非议,持续地数次上书(参《致谢尚疏》、《郡荒帖》、《断酒帖》、《百姓帖》等)。虞永兴的刚强更加外现。隋文帝对待他的态度是“疾其峭正,不用”(《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七虞世南)。就是说很讨厌他的刚直不阿。唐太宗李世民对虞永兴的评价是,君王有“小失,必犯颜直谏”,“朝廷上下无复人矣”(《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七虞世南)。“无人复及”四个字,可以深加思考。不论习书还是学画,“形似、神似”,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思考和选择。

虞书,永远像是在沉思、凝望,像千万草木、飞禽,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召唤,“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

王学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字法详解

第一讲
第二讲

张建会简析《礼器碑》与《张迁碑》

张继简析隶书摩崖经典《石门颂》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

刘颜涛:《墙盘》与《毛公鼎》简析

下节课,我们将结合虞永兴的书学思想,继续对《孔子庙堂碑》的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