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同吉做小推车【程银昌】

井头村的故事

(五)

同吉做小推车

上世纪70年代,井头村农业生产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劳动方式,激活了广大农民群众种地的积极性,春天往田野里送粪、秋天往送场上推运庄稼,大都依靠肩挑车推。尤其是秋罢刨红薯,往家运送更离不开扁担和小推车。

那时候,劳力多的农户,家家都会做一辆小推车,用于推粪、运送庄稼和分红薯。红薯地属于生产队的山坡地,大都分布在山顶或者半山腰,最远的地块距离村庄达七、八里之远。遇到雨水丰润的年头,山地红薯都会大丰收,一过霜降几乎每天都要分红薯。有小推车人家的,把分到的红薯放到车篓里,在家人的帮扶下便可轻松地推回来,而没有小推车的农户,肩挑一百余斤红薯,下坡上岭跑七、八里地回到家,那真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

八队程同吉高中毕业后,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由于父亲在外地工作,自然家里面没有置买小推车,他参加队里的劳动就依靠一付扁担两个箩头。

往地里行粪,有小推车就可以用车推,没有小推车的就得用担子挑,干一天下来,担子压得两个肩膀又红又肿,夜里睡醒后还疼痛难忍。还有,同样干一天活,有小推车的人,一天记1.5个工分,人1个工,小推车半个工,而挑担子的却只能记1个工,扁担箩头等于白用。深夜躺在炕上的同吉,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认为自己是个年轻人,别人干两天等于自己的三天,别人推车干活较轻松,而自己靠肩挑膀担累得腰酸肩疼……我必须想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于是,他就同娘商量,叫家里买辆小推车。

“买小推车,谈何容易?咱家就依靠你爹一月二十多块钱的工资维持生活,你弟弟妹妹还在读书,那里有闲钱去置买?”

母亲这么一说,同吉申请买车的念头,自然就没有了希望。想想也是,那时任、姚村集会上都有卖小推车的,售价都在125元左右,几乎是一个壮劳力一年的收入,才能换回一辆小推车。

“娘,没有钱买,咱能不能用人做一辆?”

“我的儿啊,做一辆小推车,也不容易啊!咱得去请人家木匠来咱家里做,做一辆车,需用工三十多个,得用咱的笨工去换人家匠人的巧工,年底从咱家的工分中扣出来,补给人家。每天还得管匠人吃饭、吸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家里的拮据,并没有阻断这个有志气的年轻人,他默默地在心里想,自己是个高中生,难道我就不能自己做一辆吗?

同吉是个说话少肯动脑筋的孩子,这种想法一旦在他的脑子里产生,他便开始默默地行动起来。

在白天劳动的间隙里,一有时间,他就站到别人家的小推车跟前研究,中午回家吃饭,端着碗就跑到有小推车人家院子里去细看,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探索,他在自己的小屋子里绘制出了小推车各个部件的草图。接下来他便把家里闲置的木料和树木都搜罗到一起,从队里木匠那里借来了锯和凿子刨子,利用下雨天、晚上休息时间,开始了小推车的制作。

街上的人知道了,都笑他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懂些技术的人,也都指责他没有学过徒、没有当过一天木匠,想做成一辆小推车,真是异想天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笑话的人,经过一冬一春,利用夜晚和下雨歇工的时间,终于做成了一辆小推车。

小推车一做出来,把几个老木匠惊得目瞪口呆,他们问:年轻人,小推车上有一百多个口榫,开口正、眼孔斜,你是怎么捉摸透的?

同吉笑笑说,实物就是我的最好老师,我是在参照别人家小推车做的,同时又把我学到的数学知识完全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一边干,一边学,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就做成了。

同吉有了自己的小推车,从此在队里也挣起了高工分,那年到秋罢分红薯的时候,他写信告诉远在山西的父亲,你不用回来了,安心工作吧。我有小推车了,一车能推四百斤。

一个涉世未深的小青年,自己动手做成了小推车,在井头立即引起不小的轰动,社员们都夸程同吉手巧脑子灵,是个大有前途的好青年。一些与他年龄相当的女青年,打着来观看小推车的幌子,向他投下了爱情的橄榄枝……

国家恢复高考后,程同吉参加了考试,第一年便考上了大学。又过了若干年,这个会做小推车的、土生土长的井头人,真还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在我们大林州做了好多年的卫生局局长。

(线索提供程海根)2021年2月16日于朝阳-程银昌

【作者简介】:程银昌,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井头村人,自幼热爱文学,勤于写作,先后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多篇文章。现为中国乡村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林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首都文学》特约编委。

敬请点击欣赏作者其他文章:
1、《记岳金山同学失事前前后后》
2、《试工(小说)》程银昌
3、《红土坡上的护秋人(小说)》程银昌
4、程银昌散文
5、《三弟,留给我的思念》程银昌
6、《小玩具牵出来的大生意(小说)》程银昌
7、《共同的心愿》程银昌
8、《跟着张医生去出诊》程银昌
9、《三箱红山楂(小说)》程银昌
10、《悼念同学文生》程银昌
11、《贩菜人的境界》程银昌
12、《昔日的辉煌》程银昌
13、三弟留给我的痛\程银昌
14、巧动骑驴小媳妇【程银昌】
15、刘家胡同里的能人【程银昌】
(0)

相关推荐

  • 陈志民:挣工分儿(下)

    挣工分儿(下) 文图/陈志民 看红薯地和送扇镰看起来活轻工分儿好挣,可对于当时只有十二.三岁的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时,在胆量上还需要打磨锻造,在体力上也需要锻炼增长.比如看红薯,红薯地离村子 ...

  • 南何村复仇记:收拾“村盖子”

    村盖子,是一个村子里最恶的人,其恶势能盖住全村,故有"村盖子"之称. 何富贵在南何村算是头一号恶人,这怂不讲理,有些麻迷儿,又是个牛脾气,见谁不顺眼就骂就打,在村里比干部还爱管事. ...

  • 文学看台732 | 刘祖建修木房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修木房 ·刘祖建 我家老房子位于市场街上的中街,两立一间,每个排立各五根柱头.房子不高,一楼一底,全是木质结构.房子的门面两个排立之间不到五米.大门进去是堂屋,堂屋进去 ...

  • 少年滋味-郑州日报数字报

    ♣燕英超 孙子要上小学了,他姥姥.姥爷专程从外省赶过来.开学这天,他姥爷背着书包,姥姥扯着他的小手,奶奶拿着水壶,我提着一兜吃的,爸爸妈妈各自去开车,全家六位成年人簇拥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倾巢出动,浩 ...

  • 看《平凡的世界》才理解,我妈的小伙伴为什么被饿死了

    小时候,我妈经常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情,讲的最多的是没粮食吃饿死人,上海知青在她们大队插队的一些事情. 01 那时,我都把这些当成故事听,印象最深的是我妈的小伙伴小九,我妈说我应该叫她九姨. 九姨和我妈 ...

  • 侯昱:我的瘫子四伯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我的瘫子四伯 作者 | 侯昱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 ...

  • 同样的地块,在过去时粮食产量很低,但现在的粮食产量咋高了呢?

    凡是经历过"生产队时代"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每年的365天当中,不但有360天需要天天吃粗粮,而且,还需要俭省着吃.否则,是一定会闹饥荒的. 我们这里是山区,不但没有大块的田地 ...

  • 猴拳宗师程维同【程银昌】

    井头村的故事 (六) 猴拳宗师程维同 上世纪七十年代,社会上开始流行习武练功,井头这个小山村也不例外,好动的一帮少年们,天一亮便三三俩俩地跑到操场上,"呼-咳.呼-咳"地吼着练起功 ...

  • 逗乐人程海龙【程银昌】

    井头的故事 (八) 逗乐人程海龙 在大集体时代,大家在一起劳动,春种秋收,有苦有乐,许多有趣的人和事,时至今日,人们谈论起来,还是那么历久弥新,不觉让人回眸一笑,且回味深长. 八队程海龙,中等身材,方 ...

  • 2021牛年运势提前知,解密今年你的生肖运程是吉是凶!

    2021年犯太岁的五大属相 已经过去的2020年带给大家最大的感受恐怕就是一个"难"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全球经济萧条,澳洲烧了几个月的森林大火,黎巴嫩爆炸,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 ...

  • 上游 夜雨丨程华:寻味荣昌

    寻味荣昌 程华 荣昌,这座千年风雨浸润的渝西小城,其名自唐.明代的昌元.荣州首字组合而来,寓"繁荣昌盛"之意. 卤鹅.铺盖面.黄凉粉.羊肉汤······这些平民美食,无不以燃爆味蕾 ...

  • ​井头的小铁梅【程银昌】

    井头村的故事ⅴ (七) 井头的小铁梅 1968年冬天,宣传队在村中心的拐角楼上排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当时村里聘请了林县豫剧一团的名演焦得奇,来做指导当教练. 晚自习下课后,桂英和班里的 ...

  • 程维可以做回程维了

    横向扩张一年,滴滴没有白干.3月24日,据路透社报道,滴滴将赴美上市,目标估值至少1000亿美元.相比去年8月CB Insights发布的全球独角兽名单上滴滴560亿美元的估值,高出400多亿. 和往 ...

  • 2021年4月1日,12生肖每日运程与吉星方位

    2021年4月1日,农历年2月20,辛丑年,辛卯月,己卯日 12生肖每日运程与吉星方位 生肖鼠:做事易落空,不可大意. 财位正北.吉星正东.吉利色:青蓝黑白色.吉时:子.寅.卯.亥. 生肖牛:虽有点折 ...

  • 南国打工记【程银昌】

    南国打工记 (记实文学) 2012年春节,严寒还未消退,院子里北墙根的迎春花枝头却渐渐怒放出清绿色的暖意. 初三去给大姐拜年时,姐夫说要去南国那边看女儿,帮她们照看小孩. 一听她们要去南国,向往南国的 ...

  • 《绘图重增幼学故事琼林(下册)》清程登吉撰清邹圣脉增补

    《绘图重增幼学故事琼林(下册)》清程登吉撰清邹圣脉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