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137期【原创】系列19 : 系列19: 世界唯一历经千年尚未完工的教寺 宋元刺桐穆斯林的精神家园—— 泉州清净寺②

泉州艾苏哈卜寺不仅仅是中国唯一的中世纪中亚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教寺遗存,更是远渡重洋来到泉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的信仰和礼拜所在,更是充满真主神圣召唤和凝聚力量的文化符号。因此,它无疑是宋元刺桐穆斯林的精神家园。

      ——戴泉明《天下之货仓》九州出版社

《天下之货仓》新书推介  详情请见130期  欢迎预订 多谢支持

本文6110字 插图25幅  视频1'10'' 阅读9min

【编者按】根据系列大纲安排,上期乡音君邀请建议作者聊了泉州清净寺,方才使我们知晓原来其寺名是张冠李戴,误导了人们数百年。作者认为,艾苏哈卜寺的寺名更有中世纪的意味和内涵,若能恢复,则幸事也。上期为了赶在11月最后一天发稿,比较匆忙。为看官负责,本期结尾将补发上期来不及插入的图片。

为了方便看官预订新书《天下之货仓》。乡音君已将130期列入“精彩推荐”,不论看官看到哪一期,只要点击标题下的蓝字“乡音文化”即跳转到主页面,再点击“精彩推荐”便跳转到130期,即可打赏预订。“关注”后即可“留言”收件信息;或与15906060391咨询。谢谢诸位看官的大力支持。
本期是建议作者9组文化遗产系列的最后一组“伊斯兰教圣墓与清净寺”的清净寺之二。如题所言:泉州清净寺是世界上唯一的历经千年尚未完工的伊斯兰教寺, 这是一座充满残缺美和想象空间的中世纪古迹和宋元刺桐穆斯林的精神家园。欢迎诸位看官继续关注——
向世界讲好泉州故事系列19:
泉州清净寺②
世界唯一历经千年尚未完工的伊斯兰教寺 
宋元刺桐穆斯林的精神家园
充满中亚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泉州清净寺(艾苏哈卜大寺)门楼及南围墙外观。(图源:宋元郎/摄)
清净寺的千年之谜——奉天坛有无穹顶
关于清净寺奉天坛是否有圆形穹顶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成了一个未解的千年之谜。
坚持奉天坛有圆形穹顶者的理由源于明·李光缙《重修清净寺募缘疏》所描述的状况:“门以南为向,堂以西为尊。叠叠重重,规制异人间之庙宇;昂昂哙哙,翚革仿天上之楼台。”而且认为,穹顶是在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的大地震“倾圮”。穹顶遗物埋入地下,致使大殿现有地面增高一米多。
艾苏哈卜大寺内的“礼拜大殿”奉天坛(图源:宋元郎/摄)
这一说法并不成立。首先,如上期所言,李光缙所撰《重修清净寺碑记》并非是记载涂门清净寺即艾苏哈卜寺,而是城南清净寺。因此,《重修清净寺募缘疏》应当也是为城南清净寺募缘。从其描述的状况看,亦无形容圆形穹顶之说。所谓“翚革仿天上之楼台”形容的是高耸的宣礼塔。“翚革”二字出自《诗经·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后人常引用形容古建之华美,如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再说地震后,李光缙《重修清净寺募缘疏》也仅说“屋虽未颠,栋其挠下,若及而葺治,犹有灵光”[1]。
艾苏哈卜大寺内“礼拜大殿”奉天坛的桃尖形正门(图源:宋元郎/摄)
其次,比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的大地震更为强烈的是三年前,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强地震,其震级达8·1级,震中烈度近10度,且引起海啸。但地方史志查无清净寺倾圮的记载。而1607年的地震,史志记载是:“万历三十七(应为三十五)年,地大震,楼颓其角” [2]。这里的“楼颓其角”应当是指宣礼塔。李光缙赞其:“一柱千云,并紫帽峰而作对;七级凌日,参开元塔以为三”。即使是李光缙所撰《重修清净寺碑记》也只说“今万历三十五年,地大震,暴风淫雨,楼飘摇,倾圮日甚。住持夏日禹率父老子弟,请余修之。”何况,此清净寺非彼清净寺矣。
再说,“穹顶遗物埋入地下,致使大殿现有地面增高一米多”,恐怕只是臆断。因为泉州市文管会曾在奉天坛内进行多次考古挖掘,始终没有发现穹顶的构件遗物。
艾苏哈卜大寺内“礼拜大殿”奉天坛的石柱遗物(图源:宋元郎/摄)
李雄飞先生经多次现场踏勘认为,北宋创建艾苏哈卜寺时的设计应当是有圆形穹顶,因为奉天坛四周石墙厚达1米,这是承载巨型穹顶所必须的厚度。但是,当干旱少雨地区的阿拉伯穹顶建筑技术来到中国东南沿海多雨多台风地区后只能望而却步,故奉天坛穹顶一拖就是300年未能如愿建成。[3]即使是后来元代享有盛名的修造者贾德斯来到泉州后也是一筹莫展。此后47年,以波斯人为主的“亦思巴奚”叛乱爆发,长达十年,刺桐生灵涂炭,再无重建机会。“国外许多大教堂都是100余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建造完成,这在欧洲是屡见不鲜的”。[4]
艾苏哈卜大寺内“礼拜大殿”奉天坛的石柱遗物近景,清晰可见其柱身刻有六瓣,柱础为祥云状,柱顶预留有横梁假设的凹槽。与其他石柱柱顶的四个凹槽相比,此柱可能是门前顶梁柱。(图源:宋元郎/摄)
从这个意义而言,艾苏哈卜寺(涂门清净寺)实际上是历经千年而未完工的教寺建筑,因为原先设计的圆形穹顶因技术难题而没有实际施工。但恰恰是它留下的残缺美为人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历代穆斯林来到刺桐就在这没有穹顶的教寺朝西礼拜,历经近千年,直至今日。可见,这是一座充满残缺美和想象空间的文化古迹。
1979年泉州市文管会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有北宋熙宁通宝铜钱,明天启、清康熙铜钱各一枚以及宋代陶香炉和明、清瓦当、铺砖等遗物。因此亦有可能是建造时在无法解决巨大圆形穹顶技术难题的情况之下被迫改为平面屋顶,如下图所示:

中亚清真寺的模型示意图(图源:网络)

充满残缺美和想象空间的泉州艾苏哈卜寺(图源:摄影大视界  陈英杰/摄)
刺桐穆斯林的精神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艾苏哈卜寺门楼的穹顶、进入礼拜殿(奉天坛)的正门以及西面(正向墙)的七个壁龛的上部皆为桃尖形。据李雄飞考证,这种向上尖曲的桃形曲线在世界各地极为罕见,唯独只有印度德里建于1193年的著名古遗址库瓦特清真寺残存的正门尖券才有这种桃尖形的曲线。值得注意的是,这座清真寺是库特布占领德里后在原来的耆那教庙宇的原址上重建的。[5]而这种桃尖形的门楼建筑技术在其发源地波斯反而失传,“参与清净寺建设的高级指挥者很可能有来自印度的建筑师,或者来自设拉子的这位著名的鲁伯克哈只贾德斯在来泉州之前游历过印度,这种桃尖形的曲线给他留下强烈的印象。”[6]因此,桃尖形门楼及其奉天坛内的桃尖形壁龛成了现存艾苏哈卜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艾苏哈卜大寺的桃尖形门楼。(图源:宋元郎/摄)
印度最古老的清真寺,位于德里的库瓦特·乌尔清真寺的遗址,其正门和边门正是桃尖形的曲线。中世纪世界上除泉州艾苏哈卜寺和库瓦特·乌尔清真寺外,再无如此桃尖形的门楼造型。(图源:网络)
艾苏哈卜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在这座中世纪伊斯兰教寺那些嵌入石墙壁龛的《古兰经》经文全部采用阳刻而不是像汉族碑刻几乎全部采用阴刻。数百年之后,这些古兰经的铭文依旧清晰可见。而且,这些石刻的古兰经经文的选取和排列逻辑十分严谨。门楼正面楼额铭文是颂扬真主;进入礼拜殿的正门上铭文告诉人们即将进入的是礼拜处和祈祷敬意的话。

泉州艾苏哈卜大寺内奉天坛西墙的浮雕《古兰经》经文的7个壁龛之一。(图源:宋元郎/摄)

正门正对的就是著名的拜坛“米哈拉布”,其壁龛铭文告诉礼拜的穆斯林“除真主之外,无可崇拜。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7]等等。“米哈拉布”左右两旁各3个壁龛铭文内容严格对称,如南面第2龛有言:“商业不能使他们疏忽而不纪念真主、谨守拜功和完纳天课”,[8]而北面第2龛则对应:“船舶在海中带着真主的恩惠而航行,以便他指示你们他的一部分迹象,对于每个坚忍的、感谢的人,此中确有许多迹象。”[9]显然,这表明在泉州建此寺的是从事海上贸易的信仰真主的穆斯林商人,他们真诚祈祷能得到真主的庇护一帆风顺。

泉州艾苏哈卜大寺内奉天坛西墙凹入的就是浮雕《古兰经》经文的拜坛“米哈拉布”(图源:宋元郎/摄)

泉州艾苏哈卜大寺内奉天坛西墙拜坛“米哈拉布”的左右两旁各3个壁龛的中间留有两大落地巨窗(图源:宋元郎/摄)

除此之外,西边正向墙上额浮雕的《古兰经》第78章、南围墙外长达19米的浮雕铭文则是《古兰经》第76章的内容。这些林林总总的《古兰经》经文构成了宋元刺桐穆斯林的精神家园。艾苏哈卜寺不仅仅是中国唯一的中世纪中亚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教寺遗存,更是远渡重洋来到泉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的信仰和礼拜所在,更是充满真主神圣召唤和凝聚力量的文化符号。

艾苏哈卜寺西面正向墙有7个浮雕的《古兰经》经文的桃尖形壁龛(图源:陈达生著《泉州伊斯兰教石刻》)

宋元刺桐建有六、七座伊斯兰教寺
据元代吴鉴的《清净寺记》记载:“今泉造礼拜寺增为六七”。可以想象,集中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回半城”,拥有六、七座清净寺,那是多么壮观的情景!上期提到的城南清净寺就是其中一座,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来自波斯撒那威的纳只卜·穆兹喜鲁丁所创建。
距涂门清净寺不到千米之处就是也门人奈纳·奥姆尔创建的津头埔也门清净寺。据陈达生考证的“也门人奈纳·奥姆尔建寺碑”的阿拉伯文浮雕铭文为八、九世纪流行的“库法体”,八世纪以后的伍麦叶王朝末期就被另一种新兴的易以辨认的正楷书法“纳斯赫体”所取代。这是泉州发现的所有元代阿拉伯文碑刻中仅有的两方“库法体”书法之一,另一方在该寺明善堂收藏的伊斯兰教寺门楣石刻也是陈达生所辨识发现。[10]据此有理由推测,津头埔也门清净寺和另一座无名清净寺始建年代可能早于涂门清净寺。
也门人奈纳·奥姆尔阿拉伯文(库法体)建寺碑正面,译文为:“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人。” 厦门大学博物馆藏(图源:陈达生著《泉州伊斯兰教石刻》)
也门人奈纳·奥姆尔阿拉伯文(库法体)建寺碑背面,译文为:“一位虔信(真主)、纯洁的长者,也门人奈纳·奥姆尔·本·爱哈玛德·本·曼苏尔·本·奥姆尔·艾比奈建筑了这座吉祥的清真寺的大门和围墙。乞求真主恩赐他、宽恕他。”厦门大学博物馆藏(图源:陈达生著《泉州伊斯兰教石刻》)
也许也门清净寺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达师范学校《成达月刊》所记载的建于唐代的泉州麒麟寺:“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有曼苏尔者,到广州建怀圣寺,泉州建麒麟寺,杭州建凤凰寺”。[11]成达师范学校是当时著名的培养回族人才的学校。民国时期,涂门清净寺的两任阿訇张玉光、马厚恩便是该校校长唐柯三所派。[12]
成达师范学校校长唐柯三像。他毕业于清末的京师大学堂,为清附贡生。民国初年他开始信仰中山学说,任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先后任甘肃省税务局长、济南交涉署署长、厦门海关监督、济南和泰安道尹,最后任职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图源:网络)
唐柯三题《成师月刊》(图源:网络)
明善堂内悬挂厦门海关监督唐柯三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所题写的牌匾(图源:网络)
如果以上猜测和记载是准确的话,那么,135期所提到的“回历29年(650年)”的阿拉伯文侯赛因墓碑以及圣墓建于“唐武德中”的争论应当终结于“唐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关于侯赛因墓碑纪年的翻译多达6种,有唐说、宋元说,纪年翻译相差最多的达500多年,至今尚无定论。
1965年发现的侯赛因· 本· 穆罕默德·哈拉提的墓碑石,其纪年有唐说、宋元说等6种,迄今尚无定谳。(图源:陈达生著《泉州伊斯兰教石刻》)
通过阿拉伯文石刻构件内容确认的,还有穆罕默德·本·艾比伯克尔十四世纪初所建的南门清净寺;阿拉伯人纳希德·艾斯马尔·穆萨丁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建造的东门外清净寺;据陈达生考证艾苏哈卜寺明善堂收藏的其中一方伊斯兰教寺门楣石刻的造型、跨度与艾苏哈卜寺大殿正门的门楣石刻几乎相同。因此,陈达生“推测该寺的规模不亚于艾苏哈卜寺”。[13]可惜的是,这方伊斯兰教寺的门楣出土之处无考。
【编后语】时至今日,我们很难想象北宋创建和元代重修的艾苏哈卜寺那宏伟气势,更难想象刺桐“回半城”那六七座清净寺塔楼林立的壮观情景,但我们依稀可以从艾苏哈卜寺依旧遗存的构造领略其壮美。其精湛的雕石砌筑技术、造型装饰艺术以及青石白石的质感和无比和谐的色彩运用,都称得上是中世纪石构建筑的杰作。下期,我们邀请建议作者聊的还是这座寺名被误传千年的艾苏哈卜寺:为什么说它是伊斯兰教世界的三大“古寺”。欢迎诸位看官继续关注。
(注:注释后为上期补图)

[1]李光缙:〈重修清净寺募缘疏〉《景璧集》卷八。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

[2]〈杂志·寺观·清净寺〉《县志》卷15。

[3][4][5][7]李雄飞:〈伊斯兰教文化东渐的遗踪〉《华中建筑》,9/2008,第26卷.

[7][8][9][10][13]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宁夏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成达师范学校《成达月刊》第二辑。

[12]成达师范学校是1925年由山东济南道尹唐柯三等发起创办的、只招收回民男青年的私立宗教师范学校,唐柯三任校长。1929 年该校迁北平东四牌楼清真寺内,学生要求“经汉兼通”,毕业后可担任教长和回民小学校长等职务。

136期《一座寺名被误导数百年的泉州清净寺》补图如下:

艾苏哈卜寺阿拉伯文纪年石刻。译文:“此地人们的第一座礼拜寺,就是这座最古老、悠久、吉祥的礼拜寺,名称'艾苏哈卜寺’,建于(伊斯兰历)400年(1009—1010年)。三百年后,艾哈马德·本·穆罕默德·贾德斯,即设拉子(波斯南部中世纪贸易城)著名的鲁克伯哈只,建筑了高悬的穹顶,加阔了甬道,重修了高贵的寺门并翻新了窗户,于(伊斯兰历)710年(1310—1311年)竣工。此举为赢得至高无上真主的喜悦,愿真主宽恕他……宽恕穆罕默德和他的家属。”(图源:陈达生著《泉州伊斯兰教石刻》)

一般认为,涂门清净寺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大礼拜寺建筑”。大马士革大礼拜寺即著名的伍麦叶清真大寺,建于707­—714年。此说源于张星烺引用西班牙人阿莱兹和泉州神父任道远之说。另有还有荷兰人白参'仿开罗清真寺说”等。其实,伍麦叶清真大寺、开罗清真寺的样式与毫无共同之处。(图源:宋元郎/摄)
伍麦叶清真寺,是世界上第四大清真寺,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该寺始建于倭玛亚王朝,建立在基督教圣约翰教堂的遗址之上。伍麦叶清真寺东西长160米,南北长120米。四周高墙围绕。墙外有三座宣礼塔。祈祷大殿内有一座醒目的玻璃大理石建筑,这是施洗约翰的圣墓。在伊斯兰礼拜殿中有一座基督圣徒的陵墓,这真是不可思议。也许这正是伍麦叶清真寺从基督教堂变为清真寺的真实记录,(图源:网络)
开罗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阿慕尔清真寺。公元641年,伊斯兰教早期军事将领阿慕尔.本.阿斯在攻占埃及后,即在新首府开罗修建了埃及第一座清真寺,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图源:网络)
阿慕尔清真寺现在的格局是公元 827 年由阿巴斯王朝的埃及长官阿卜杜拉·伊本·塔西尔着手扩建的,扩建后的面积为13570平方米。(图源:网络)
《伊本·巴图泰游记》也提到泉州伊斯兰教徒中多是波斯人。福州墓葬出土的孔雀蓝釉瓶就是来自波斯,墓主乃五代闽国第三任君主王延钧的妻子刘华。20世纪70年代,惠安出土五代波斯蓝色瓷瓶碎片。这些都说明五代时波斯人就是与泉州通商的海上劲旅。元·至正十七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57-1366年),泉州起兵发难的“亦思巴奚战乱”的头目就是波斯人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泉州海交馆/藏。
(以上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