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导读(四)

(四)谨24则:

1.(zhāo)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解释】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人生易老,要珍惜光阴。



【故事一】《温公警枕》

司马光字君实,号(yū)迂(sǒu)叟。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受人景仰,去世后被追封为温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从小聪明过人,被誉为神童,但他并不骄傲,学习十分勤奋。为了每天能早起读书,他让人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用这个枕头睡觉,很不舒服。只要轻轻一动就会滑下来,这样司马光就会被惊醒起来读书。人们称这个枕头为“警枕”。“温公警枕”的故事成为后世勤学的榜样。

司马光如此勤奋好学,从而使得他学识渊博,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主持编(zuǎn)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还著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jī)稽古录》、《(sù)涑水记闻》、《潜虚》等颇多著作。在历史上,曾和孔子、孟子同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

【故事二】《闻鸡起舞》

东晋范阳(今河北(lái)涞水)人祖(tì)逖,青年时就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2.晨必(guàn)盥,兼(shù)漱口。

3.便(niào)溺回,(zhé)辄净手。

【解释】清晨起来,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后要洗手。

俗话说,病从口入。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漱口,是保持身体健康、减少生病的前提。同时,勤洗漱,服饰整洁,也是仪表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这不仅仅是个卫生习惯的问题,也能反映出个人修养的水平。我们应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做一个讲卫生、有修养的文明人。

4.冠必正,(niǔ)纽必结。袜与(lǚ)履,俱紧切。

【解释】穿戴仪容整洁,帽子要戴正,衣服纽扣必须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要系紧。

【故事】《结缨而死》

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他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也是一个非常讲究仪表的人。

有一年,卫国发生内乱,正在国外的子路听说以后,赶忙往回返。有人劝他:“现在国内十分危险,去了很可能遭遇灾祸。”子路说:“大丈夫拿国家的俸禄,就当为国效力,不能为自己躲避祸难。”进城以后,他尽力帮助国君平叛。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的武士击中,帽子上的缨带也被割断了。

子路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立即停止搏斗。说:“君子虽死,但不能让帽子脱落而失气节。”于是他系好帽带,从容就死。让他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的美德让他成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5.置(guān)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huì)秽。

【解释】放置衣服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到处乱放,以免弄脏衣物,弄乱房间。

【故事】《王安石的衣着》

王安石字介(fǔ)甫,号半山,(shì)谥文,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朝最有名的宰相之一。

王安石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讲究卫生。他不爱洗澡,不爱洗衣服,总是脏兮兮的。有一次,皇帝召见王安石和几位大臣一起商议国家大事。谈话的时候,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领里爬出来,爬到了他的脸上。皇帝和大臣们看到了,都偷偷地笑他。

后来,这件事成为人们的笑谈。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但他的仪表真是糟糕,影响了他的形象,他的这方面我们要引以为鉴。

6.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chèn)称家。

【解释】服装贵在整洁,不在华丽;穿着上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与家庭的情况相称。

【故事】《君子与服饰》

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赵简子常常乘坐着瘦马拉的破车,穿着布袍。

他的一个臣子进谏说:“车子新则坐着安稳,马肥则走得速度快,狐皮衣袍又轻又保温。”

赵简子说:“我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是我听说君子服饰美则更加恭谦,小人服饰美则更加倨傲。我之所以这样,是要防备自己有小人之心。”为了历练自身的品行,做人内敛低调,这是君子的行为。张九成早年家境贫寒,有人送一件大衣给他,他拒绝不收。他说:“读书人应当贫苦,现在正是下功夫的时候,如果生起贪欲心便会丧失廉耻,又怎么会用功呢?”

7.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解释】不要挑食偏食;能充饥就好,不要有过分要求。(也包括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

【故事一】《俭以养德》

人生享用不可过甚,俭以养德,厚德载物。

【故事二】《服食养生》

(jī)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崇尚老庄思想学说,生活上恬静无为,特别注意养生。

他曾经写过文章叫《养生论》。在这篇文章中,嵇康讲诉了人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注意养生,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他在书中还特别提到,在饮食上要有节制,如果“饮食不节”,就会生百病。这些养生常识对我们今天的保健养生仍具有借鉴意义。

8.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解释】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故事】《喝酒丧命》

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zhuō)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少年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张飞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

刘备长(bǎn)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于当阳桥上,曹军大众至,据水断桥,对着曹军大喊:“我就是张益德,可以来决一死战!”曹操军都害怕张飞的勇猛,虽然看见张飞人少,但也没有人敢上,刘备军因此获安,而后赵云又救出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儿子刘禅,与刘备汇合,此时关羽从水道前来接援,张飞与刘备等前往江夏。

张飞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他英勇善战,他对蜀汉贡献极大,却曾多次喝酒误事。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关羽被害,刘备伐吴,张飞奉命带兵去江州会合。同年六月,刘备为关羽报仇,出兵伐吴,让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因为张飞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还没出发,因酒后鞭打士卒,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并取首级去投奔了孙权。蜀后主刘禅(shàn)于公元260年追谥张飞为桓侯。

9.步(cóng)从容,立端正。

10.揖深圆,拜恭敬。

【解释】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故事】《张九龄的风度》

张九龄字子寿,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也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

张九龄容貌清秀,平时总是衣帽整洁。走在路上,显得风度潇洒,与众不同。所以,每当朝廷有重要的朝会,在众人中间,他总是很显眼,连皇帝都对他的举为举止赞叹不已。

同一位衣帽整洁而且又有风度的人在一起,谁就会觉得愉快,感到精神(huàn)焕发。相反,同一位不讲卫生又很俗气的人在一起,谁都会感到很难受。我们也要努力修养自己,行为世范,为世界带来更多的阳光和快乐。

11.勿践(yù)阈,勿(bì)跛倚。勿(jī)箕(jù)踞,勿摇(bì)髀。

【解释】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两腿不可分开,也不要抖动腿。

【故事】《(mí)祢衡的遭遇》

祢衡是东汉时期的大才子,学识过人,就连当时的文学家孔融也很佩服他。但是,祢衡依仗自己有才华,看不起别人,见了人很没礼貌。他说:“当今最著名的就算是孔文举(孔融)吧,其次就是杨德祖(当时的另一个才子)了。其他人均碌碌无为,不足称道。”

后来,孔融曾把他举荐给曹操。曹操因看不惯他的傲慢无理,所以没有重用他。后来,曹操又把他交给刘表。因为出言不逊,他又被刘表送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在他26岁时,再次触怒刘表的将军黄祖,他的高傲最终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由此看来,个人的教养看似小事,但有时也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12.缓揭帘,勿有声。

13.宽转弯,勿触棱。

【解释】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行走时,转弯宜宽不宜急,以免撞到棱角处受伤。

【故事】《苏嘉折辕》

苏嘉是汉朝著名大臣苏武的哥哥,曾经负责给皇帝驾车。有一次皇帝外出,苏嘉给皇帝驾车,从都城长安来到郊外的行宫。

当皇帝正要下车时,苏嘉因为不小心,一下子把车辕撞到了门前的柱子上。车辕被折断了,皇帝也受了惊吓。结果,苏嘉被判为大不敬的罪责。看来,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小心,一件小事如果处理不好,有时也会酿成大祸。

14.执虚器,如执盈。

15.入虚室,如有人。

【解释】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故事】《不欺暗室》

(qú])蘧伯玉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人。有一天晚上,卫灵公和夫人在庭院中赏月,忽然听到有车妈的声音。但经过王宫门口时,却没了动静。

过了一会儿,车马声又在远处响了起来。原来,当时的礼节规定:大臣经过国君的门口要下车,以表示恭敬。蘧伯玉绝不因为这是晚上,没有人看见就废弃了礼节。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到蘧伯玉的谨慎和认真。

16.事勿忙,忙多错。

17.勿畏难,勿轻略。

【解释】做事不要慌慌张张,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不可草率行事。

【故事一】《事勿忙》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古代乐山位于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为减杀水势,佛像于唐代修凿,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海通禅师负责组织修建,排水、排沙等方面设计科学合理)

【故事二】《忙多错》

典范: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37米多宽的洨河上,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

对比: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事故,共造成66死,23伤。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广东九江大桥事故,9人坠江失踪。

典范:山西省应县木塔:称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故事三】《勿畏难》

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2014感动中国人物。没有留学背景,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依靠自己的勤奋,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是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故事四】《勿轻略》

牛顿,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少年时代偶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下来打在头上引起思考: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长大成了物理学家后,他联想到了少年的“苹果落地”故事,设想可能是地球某种力量吸引了苹果掉下来。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18.斗闹场,绝勿近。

19.邪僻事,绝勿问。

【解释】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网吧、赌博、色情场所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故事】《管宁割席》

管宁三国时期人,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他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中表兄弟们怜悯他孤独贫困,都赠予他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终。

管宁从小做事认真专注,从不分心。一次,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并不理会。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看到管宁君子的态度,很惭愧,就扔掉了。

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忽然门外的大街上人声嘈杂,议论纷纷,说是一个有名的大官经过这里。华歆再也坐不住了,于是放下书本看热闹去了。管宁对这种三心二意不认真读书的态度很生气,于是拿出刀子,割断了和华(xīn)歆并坐的席子,表示自己决不和华歆一样,要和这种人绝交,然后依旧专心致志地读书。

20.将入门,问孰存。

21.将上堂,声必扬。

【解释】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故事】《林冲误入白虎堂》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和鲁智深初会相国寺菜地,其妻子张氏与使女迎儿在街头遇到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欲对张氏不轨,迎儿叫来林冲,高衙内才没有得手。其后,高衙内害单相思,设计让人卖宝刀给林冲。

不久,高衙内又指使陆谦到林冲处,声言高太尉(高俅)要看宝刀,把林冲骗进商议军事机密的白虎节堂,高俅以擅闯军事禁地的罪名将林冲刺配沧州,途中又买通解差董超薛霸,要在野猪林结果林冲姓命,被鲁智深搭救。到沧州后,陆又和地方串通,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手刃陆谦,被逼上梁山落草。林夫人在高衙内纠缠不休的情况下,自杀身亡。

林冲后火并王伦,尊晁盖为梁山寨主。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的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位,上应天雄星,位列马军五虎将,把守正西旱寨。抗击来围剿梁山军的官军、侵略北宋的辽国和剿灭国内造反的田虎、王庆、方腊势力时屡立战功。征方腊后病逝于杭州六和寺,追封忠武郎。

22.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解释】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

【故事】《宝玉淋雨》

《红楼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片段:有一天下大雨,大观园怡红院里积了一院子水,丫头们干脆把院门关了,捉来些鸭子、鸳鸯等放在院内玩耍。玩得正欢时,宝玉淋着雨回来了,在外面把个门拍得山响,那群疯玩的丫头才听见,但不知道是谁,于是问来者何人,宝玉浑身湿透,没好气地说:“是我。”结果谁也没有听出他的声音来,怠慢了。最后门打开时,宝玉已经成为了落汤鸡,窝了一肚子火的他,等门一开,就照着开门的丫头一脚踢上去,没料到却将他平时最喜爱的大丫头袭人给踢伤了。

23.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解释】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征得同意;没有征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窃行为;

【故事】《(zhā)査道的信义》

(zhā)査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今属安徽)人,宋朝大臣,著名孝子。幼沉静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以词学称。用度十分节俭,享寿64岁。

有一次,査道的母亲生病,想吃(guì)鳜鱼汤,时值寒冬,他到河边哭泣祷告河神,(chuō)戳开河中坚冰,得一鳜鱼献母亲,不久病愈。

一次外出巡查,饥渴难耐,路边有甜枣。仆从摘来献给(zhā)查道,查道按照枣的价值将钱挂在枣树上然后离开。

有一天,他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他和仆人挑着都饿了,路上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又没有带午饭,怎么办呢?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那些食物吃。扎到说:“这怎么行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就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怎么能偷吃呢!”

24.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qiān)悭。

【解释】借人物品,及时归还;他人向我们求借物品,只要有就要热心帮忙,不要舍不得;

【故事一】《宋(lián)濂借书》

明朝有一位叫宋濂的人,家里很穷,根本买不到书。宋(lián)濂为了学习知识,常常借书读。许多富有的人家藏书和很多,但是都不愿意借给他。

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lián)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骂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时间了。

【故事二】《季(zhá)札挂剑》

春秋时代吴国延陵季子即将访问晋国前,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君观赏季子佩带的宝剑,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不能赠送佩剑。季子出使晋国回来,徐君却已经死在了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挂在了徐君坟墓边的树上,随从人员阻止。季子说:“我当初心里已经决定要把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