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张艺谋《长城》是弱者心态的表达
老朋友请转发!
虹野:张艺谋《长城》是弱者心态的表达
文/虹野
昨日和同学一起看了张艺谋的新作《长城》,本想在周末享受一场精神的洗礼,或者能有3D“视觉盛宴”,看了之后却是感触颇深,当然这个感触并非是正面的,也非是网友的一般的感性的“负面”评价。而是发现张大导演根深蒂固的“弱者文化”根植于国人灵魂之中,哪怕“老谋子”这么一个聪慧的人依然无法避免“弱者心态”。
这里不谈论整个电影在逻辑上如何的不合理,也不谈论用长城阻挡“饕餮”这么不恰当的寓意,也不谈论宏大的场景中3D特效的缺失,只想谈论电影构思中隐藏的“文化劣根性”。
《长城》电影带着强烈的“弱者翻身把歌唱”的思维,在饕餮怪兽数以千万计的时候,基于常理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丧失生存的希望,此时中西方英雄随手用火药把饕餮王干掉,千万饕餮就宛若陶瓷一般碎掉。这种完全超出现代人的逻辑的“幻想”只是为了构造“英雄”,这种牵强的逻辑似乎是为了体现“强者强的无法抗衡的时候”一只“蚂蚁”无意中把强者干掉而成为了英雄。这种“强弱”反差恰恰是“弱者文化”中的“投机”。这种文化是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的。
历朝历代,在改朝换代之际,总是要把政权出自暴力的事实进行遮掩,每一代新君总是把自己打扮成“弱者”,在“天”的照顾下,屡渡难关,以弱胜强,以致于“天命所归”。“君权神授”则是“弱者”文化的来源。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这种投机思想在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却认识不到“多少”并非是强弱的本质,合理的结构才是。历数历朝历代开国之帝皇,其用人结构明显优于“前朝”,取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把自己装扮成“弱者”,则会得到“天子”之称号,其政权就会取得合法性。
从这个角度看,老谋子并没跳出“弱者心态”,“弱者翻身”依然是电影《长城》的核心思想,只是最后翻身的过程太过离奇,即便是科幻片,也需要满足即便的逻辑推理的,或许这是电影《长城》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GDP多至全球第二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强者心态,而非是历史上的“弱者文化”主导现代文明,更不能有历代王朝完成政权更迭之后的暴发户心理。
最后期待张大导演用强者的视角来拍一部电影。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