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简谈公平观对教育和高考的影响
虹野:简谈公平观对教育和高考的影响
文/虹野
连续几天谈论了高考公平,对于满脑子浆糊的人来说,或许永远分不清公平和公正的差异,同样也分不清公平的两种类型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但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自己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这就会让他人感到不公平。反之亦然。但是自己应该承担多少责任,或者应该得到多少利益,这却是一个比较难算的账。
由于社会不同岗位职责不一样,不同的人的能力也不一样,人承担的责任和所获得的利益自然而然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人们会比较,同样的岗位,同样的能力,同样的劳动,却得到不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比如,教育中的职称工资,几乎让所有的低职称的教师都感到不公平。
即便是再愚昧的人,都知道第一种类型的公平是不妥当的,没有差异的平均分配只能带来愚昧、贫穷和暴力。每一次“均贫富”都会带来贫民的骚动,即便是现在教师按照教龄发工资进行平均分配的呼声依然存在。教师群体似乎不在乎教师之间的差异。当我们被第一种类型的公平裹挟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思考如何辨别教师的差异,如何把不同的教师放在不同的岗位上,我们的思维将会变的简单。以至于,我们谈论改变应试教育的时候,教师们会说“涨工资吧”;当我们谈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时候,教师们还会说“涨工资”;当我们谈论不要体罚学生的时候,教师们还会说“涨工资吧”……当我们理性的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人群起而攻之,诸如“如果没有更公平的方案,那就闭口吧”之类的毫无逻辑的攻击层出不穷,浑然忘记了当闭口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任何的方案。
我们理智上认为应该按照人的差异性获取岗位和利益,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到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跟着理智走,并没有继续去研究更好的方式去分辨人的差异性,往往会用“一刀切”这种表面“公正”却极度不公平的方式来扰乱人的判断,似乎随便有个“标准”严格执行就是“公平”了。而事实上这种严格的、公正的执行“一刀切”的标准,往往会带来更大的不公平感,比如教师的职称制度要求越来越严格、公正,教师们的不公平感却越来越大。
同样,人们也被“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个标准所迷惑,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不再思考分数背后的信息是什么,教育界摧枯拉灰似的“刷分”,摧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此时我们已经不在乎对“考试技术”的研究,我们只在乎在这个标准之下,公正的执行就行了。我们已经不在乎学生的健康,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发展,我们只在乎如何把“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到底。
所以我们的高考改革一直都是在录取公平上努力,取消了各种高考加分;也努力进行教育资源均衡,进行校长教师流转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以保证起点公平。但是不管这个过程多么的公正,这都无法掩盖当前高考分数无法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或许很多人都说,清华北大的学生智力就是比三本的学生智力好,而智力又是决定其他能力的前提条件,所以分数高能力就高。这只能说我们对人的智能的了解还不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发生战争了,我们是不是要把清华北大的学生推到前线去打仗呢?显然,很多人都不这么认为。这说明不同能力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才是最恰当的。高考需要给每种不同能力的人找到合适的出口。或许这就是我们以后高考改革的方向。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