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李冬花:一碗玉米面饸饹

一碗玉米面饸饹

文/李冬花

几十年都没吃玉米饸饹了。朋友开车叫我们去咸阳,玩了一天,好开心。去咸阳湖公园,还去了公园地下室超市,超市非常繁华,沒有买不到的东西,青年人买东西的人多,老年人不购物,光找喜欢吃的小吃,人特别多,饭桌坐位都是满的,找不到合适的吃饭位置。我们几个转来转去。

忽然,我发現了一家小吃门牌写着卖玉米细饸饹,我说,好多年都没见卖的。我们放下手里的购物,就买票,每人一份饸饹。吃起来还不错,可能是调料放的到位,我们都说还行。

我说,想起在大中上高中,学生灶就在进校门西边,大礼堂还朝西。学生三天两头吃玉米饸饹,饸饹线比较粗些,把我吃够了。同学们把饸饹叫“钢丝绳"。有时放学,其他同学领饭了,我问中午啥饭,她们说“钢丝绳",我一听干脆回女生宿舍吃点馍和提前拿的菜,再到东边烧开水龙头接一杯水,一喝。接下来,一个小时后,就上晚自习。晚上饿了,开水泡馍。

饸饹多少年都与我无缘,无论是啥面饸饹,我都不感兴趣。这次到咸阳,大家一块说吃,说心里话,我不想吃,但是又碍于情面,只好硬着头皮去品尝,全当吃喜罕,口感不错。回家的路上,我就先讲过去上学吃饸饹的故事,聊聊这,说说哪,了结了今天的相聚。

聪明小精灵

文/李冬花

是爱支撑着这个家。是善良互相传递,是一朵姣姣的鲜花,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和未来!生命中总会有奇迹…

老俩口和儿子,生活的偏远的小山沟,干活也得走山路,用担担挑东西,儿子长大了,找个媳妇都很困难,有的干脆上女方家的门,当了上门女婿。老俩口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儿子的婚姻成了他老俩口的心里负担。

有一天,他村上的一个男孩也是当了上门女婿,就跑来给老俩口说,他村上有个美女,人长的漂亮,个头一米七左右,年龄和他儿子相当,过去十五、六岁,在机械厂上班,把左腿伤残了,现在只剩右腿,美女走路住拐仗。老俩口和聪明的儿子,思来想去,考虑再三,想到婚姻是遇有缘人,讲缘分,错过了这个机会,说不定儿子一辈子当光杆。一家三口就向介绍人答应了这门亲。

儿子结婚了,老俩口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两年后,小俩口生了个女婴,全家其乐融融,爷爷奶奶享受着孙女带给他们的天伦之乐…把孙女当“金子",一家五口人幸福美满。

女儿长到六岁时,她爸爸突然半夜发烧,全身无力,站立不起来,爱人住着拐仗,到处借钱给丈夫看病,命保住了,丈夫失去了双腿的走动,下半身彻底不能动了。妻子对他特别好,坚持让他常年不离药。家里的气氛不减当年。一家子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小花朵身上。小花朵给全家人唱歌、背诵诗,可聪明了。也能帮爸爸妈妈取东西了。爱到底是什么?爱在心里;爱在不言之中;爱在这个家庭不断升华!

女儿是他们俩生命的延续,是生活的希望,是女儿的聪明,给他们一家增添了无穷无尽爱的力量。爸爸妈妈的快乐,盼着女儿长大,撑起他们一家世界的一片蓝天!

 作者简介:李冬花,文昌书画院理事,老年书画院常务理事,大荔诗协理事。大专毕业。商贸局退休。三十年搞收藏。

(0)

相关推荐

  • 桃花塆的外姓人刘大爷江大婆老俩口(远去的岁月之四)

    桃花塆院子和所在的生产队一样,是袁氏家族的大本营.上世纪七十年代,院子共有八户人家,就有七户姓袁,只有刘家一户外姓.一个生产队也只有三户外姓,刘家.江家和李家.而李家其实只有一个人李永久,没结婚成家, ...

  • 「抗战题材系列小说」李英利|周庆奎的婚事

    作 家 新 线 干 HAPPY NEW YEAR 周庆奎的婚事 一   以试制"土地雷土炸药"成功的周庆奎,而驰名晋阳区,并且狠狠地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嚣张气焰. 其貌不扬的周庆奎 ...

  • 孙女的“杀手锏”。除夕下午,在儿子、儿媳...

    孙女的"杀手锏". 除夕下午,在儿子.儿媳和孙女的再三相邀之下,我们老俩口来到儿子家中过年. 临来之前,我俩就商量好了,只在他们家住一晚,初一午饭之后就回自已的家. 儿子和儿媳都很 ...

  • 对56位80岁至101岁老人的养老方式调查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有百花,夏有热浪,秋有果实,冬有白雪.生老病死,人人都会老,这是大自然规律.当前主要有哪些养老方式呢?最近在我小区,对一些老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访问感到很亲切,深受启发. ...

  • 呓语城市化进程中的民间忧伤

    昨天冬至,也是西安市红色雾霾告警学生连续停课的第二日,浓霾锁城中厚厚的灰度直让人压抑而略感窒息,不期想今晨却早早地有了些阳光,让心情也顿时豁然开朗,从凤城五路挤地铁至五路口,一路都是挟裹在人流里穿行, ...

  • 大荔收藏家李冬花的收藏情缘

    大荔收藏家李冬花的收藏情缘 文/李冬花 3O年前的我,从知识到个人容颜的变化,是今非昔比了."观古博今"是书法艺术家,任进发送给我的4个字.有人说,我是在抢救文物,传承传统文化.我 ...

  • 【大荔文苑】王成:一碗豆子稀饭

    一碗豆子稀饭 文/王成 小时候,家里总是豆子稀饭.自己家里产着豇豆,大锅熬饭熬到火候.一切都是完美,甚至燃料都是植物杆:棉花杆.玉米杆,有时也用干花生壳.北方人不大吃米,那时也没有售大米的.大米也不顶 ...

  • 【大荔文苑】李冬花:岁月的礼物

    文化的积累点点滴滴,心境的成长一日千里. 昨天,我们是风华正茂,八九点钟的太阳.今天是岁月的洗礼,博阅读万卷的成熟和沉稳. 当提笔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都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渊源.虽然说岁月给我 ...

  • ​【大荔文苑】李冬花:颗颗小金花

    初夏的一天,我和友友们去陕西大荔县张家千亩枣园采风. 当我们走近一眼看不到头的枣园时,枣花香扑鼻而来,环境负氧离子充足,给人一种爽的感觉.大家不时地拿起手机拍照,绿油油的枣叶旁金灿灿的小黄花多么迷人, ...

  • 【大荔文苑】李冬花:铁蛋家的好日子

    我巷子的铁蛋日子甜如蜜.人人都羡慕.铁蛋俩口子平时吃的穿的都能让人猜几分家里的经济情况.这是铁蛋和媳妇把两个女儿供进大学门的成绩. 前十年铁蛋和爱人栽了近四十亩温棚冬枣,买了经营管理的一些书籍,安时除 ...

  • 【大荔文苑】李冬花:端午情浓粽飘香

    昔日的时候过端午节快乐时光已经离我很遥远了.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母亲给我耳朵.鼻子下面擦擦熊黄,怕夏天睡觉了耳朵.鼻子上爬小虫子.母亲给我过节把头发梳的光光的,从家里的后院给我采下一个盛开的红石榴花, ...

  • 【大荔文苑】李冬花:三八节里忆母亲

    临近"三八妇女节",这是一个赞美伟大的女性的女日子. 从古至今,才女无数.南宋杰出文学家李清照,开创"婉约词派":出塞和亲王昭君,维护汉匈出境几十年的稳定:&q ...

  • 【大荔文苑】李冬花:难忘的除夕夜

    小时候除夕的晚上,我们姐弟五个都围在一张桌子,妈妈和爸爸为我们煮的一小锅大红枣,汤圆和几个热乎乎的可口菜,我们全家人很高兴快乐地在吃"年夜饭". 吃饭的除夕夜,爸爸给我们每人发两元 ...

  • 【大荔文苑】李冬花:我是箭,父母是弓

    我是箭,父母是弓 文/李冬花 记得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爸爸问我:"女儿,你以后想当什么?"我第一个决定,想当一名女兵.因为我喜欢绿军装,更羡慕帽子上的五角星和鲜艳的红领章,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