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高才:受“武德大行,天下太平”启发,黎黄陂投笔从戎

裴高才在荆楚讲堂演讲

   辛丑年,是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华诞的年份,我在校园、社区等处演说时,曾结合自己的读书与创作《首义大都督黎元洪》,介绍了起义武昌的辛亥首义大都督黎黄陂年少时,在父亲的军营阅读《左传》,受其中“武德大行,天下太平”的启发,而投笔从戎,功成名就后亦颇有文人气质……现分享长江商报记者熊园小姐采写、龚毓林先生摄影的报道——

海内外嘉宾聚首黄陂为黎黄陂铜像揭幕

      “为知,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为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书的二重境界。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近日,湖北咸宁学院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作家裴高才用他独特的黄陂普通话,结合自己的读书与写作,以《从黎黄陂手不释卷说开去》为题,叙介了读书人(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裴高才在演说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裴高才在演讲中,从黎黄陂(即两任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阅读左传中的“武德大行,天下太平”而投笔从戎破题,引用孔子的名言,着重解析了辛亥志士们的“为知”与“为己”的读书境界。

  当裴高才讲到在黎元洪首任大总统期间,大胆起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时,在学子中引起强烈共鸣。一时间,台上台下频繁互动,使预定的时间延长了半个多小时。

黎元洪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华诞前夕,裴高才通过介绍黎元洪的文人气质,从幼年时期手不释卷,到成年之后的惜才用才。清末时,辛亥革命志士潘怡如面对军营教唱张之洞作词的歌曲,他就将歌词中的“大清深仁厚泽十余朝,列圣相承无异舜与尧”改为“满清篡窃已历十余朝,列代相承无异金与辽”。

  有人告发到新军协统(相当于旅长)黎黄陂处,黎不仅未给他加罪,反而认为人才难得,并将潘调任新兵教官及下士团教官,逐步晋升为排长和连长(队官)。同时,黎又资助穷秀才当兵返乡葬母等故事,为广大师生展现了辛亥革命能够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李专(右)接受裴高才向咸宁图书馆赠首义图书

     开场和结束时的互动赠书环节让全场学生情绪高涨,财会专业的吴艺文同学说,“裴老师既给我们上了一堂文学课,也上了一堂历史课,让我们从另一角度了解读书的作用。”也有不少同学表示,本身就对历史很感兴趣,回去之后要好好读一下相关书籍,了解这段历史。

      裴高才与黎元洪同是湖北黄陂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湖北省周易学会理事、武汉市作协签约作家。2004年发起创办黄陂作协并任主席,2007年发起创办黎黄陂研究会并任理事长。创作了《首义大都督黎元洪》《首义精魂》《辛亥首义百人传》等辛亥革命人物系列传记。

裴高才著述首义人物传之一

      末了,裴高才还向咸宁图书馆、咸宁学院图书馆捐赠了代表作,并现场给大学生签名赠书。此次讲座由散文入编中学教材,并在全国获奖的知名散文作家李专主持。

(鸣谢李专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