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汉字造字的玄机——天 - 简书

教育参悟人

42020.04.02 12:25:31

中国民间最有影响的古代宗教是"天崇拜",这个"天"字;有什么造字玄机呢?

一、“天”的造字玄机

仔细研究一下”天”字的结构,甲骨文的“天”上是人头上有一个大圆圈,与其它部分明显失调。文字专家认为,甲骨文中的天字所表达的重点,并不在下面的人形,而在头顶上的那个圆圈,这个字的解意应该是:人头顶上的""即为天。古代的“天”是一个有形有体的物质"天",它的形状是圆形的,“天”的造字构思是一个“天人合一”的组合。

古代汉族人民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主要方法是"内证",是古人认识宇宙的主要方法,而这种方法是按照人体生命一定的能量循环模式不断加强人体自身的能量,从而达到超越普通大众的感知能力。

我们知道普通人的五官感知能力是有限的, 而古代科学家通过"内证"修习,可以提高自身能量,最终观察到更细微的宇宙真相和其中的能量运行规律——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

古人讲的"天时",是指从天而降的时空能量到来时, 这其中还隐含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理论: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而且和天地间的能量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讲"天人合一"。

二、《黄帝内经》对“天”的认知

《黄帝内经》云:“太虚廖廊,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中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广阔无边的天空,是物质生化之本元的基础,万物滋生的开始,五运行于天道,终而复始,布施天地真元之气,概括大地生化的本元,九星悬照天空,七曜按周天之度旋转,于是万物有阴阳的不断变化,有柔刚的不同性质,幽暗和显明按一定的位次出现,寒冷和暑热,按一定的季节往来,这些生生不息之机,变化无穷之道,宇宙万物的不同形象,都表现出来了。

这就是中国古代先哲智慧中的“天”,从而无限崇拜,认作万物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因而把天称作天神。

“天”,既指“天空”,又指“天空”的来源,即“太虚”——无任何一物的状态:本元。这种关于宇宙起源的说法,和现代科学起源论断基本上是吻合的。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指出看似虚空的“天”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有“五运中天”,“五运”即是指河图、洛书所示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称作“五行”。不过它是能量状态的,看不见,摸不着,它是巨大的物理场。

三、“天”的美好境界

人们无法接近“天”,“天堂”也就成了某些人向往的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地方。现在比喻指美好的生活环境。人们都希望能过上“天堂”般的日子。其实,只要你愿意,你每天都可以享受“天堂”般的生活。

有一个《天堂和地狱》的故事:一个人找到上帝,请求上帝带他参观天堂和地狱,上帝答应了。上帝先领他来到一个房间,他看到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中间放一盆汤,每个人手中拿着一个长长柄的勺子,各自舀上来的汤怎么也喝不到嘴里,人们都在饥饿痛苦地哭喊着。上帝又带他到另一个屋子,桌上同样只摆着一盆汤,人们同样用长长柄的勺子舀汤,可是舀上来的汤不是给自己喝,而是送到对面人的嘴里,这样大家都喝到汤了,屋子里充满了欢笑。

上帝说:这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相信您听了这一个故事,也会为之所动,如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相亲相爱,互帮互助,那么我们就是生活在天堂,反之就是地狱!

四、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唐代诗坛豪杰李白在《将进酒》中,留下了不朽的名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成了至今人们自我肯定和鼓励他人的至理名言。老天既然生下“我”来,必有所用。可以想象李白说此语时的飞扬神采和洒脱豪迈!

李白一生并不顺利,有过情困、有过无钱的拮据、有过失去朋友的怅惘、有过失业的无奈、有过贬官的打击,人生的困难几乎他都经历了……但是他仍豪爽乐观,贵在自信,有这种自信才能成就大业。细想一下,每一个来到人间的人,不论男女胖瘦、聋哑盲残,不管求学多少,不分贫富贵贱……虽路途平坦崎岖有别,但只要努力,不被困难吓倒,确实每人都有其用武之地!

李白唱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响亮声音,而且还潇洒自信地进取,怎不让人钦敬感慨!抚今追昔,今日青年常叹息读书苦、工作难、失业潦倒、老父不是富翁、生不逢时、失恋像天塌下来……为芝麻大的小事竟然有人跳楼!真是无病呻吟,没有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让我们在广阔的天地间大有作为吧!

作为一个深深陶醉于祖国文字造字之灵慧的我,在十几年前就许下心愿,秉承父志,将祖国的文字瑰宝诚挚的弘扬下去。仅以此系列献给所有喜爱中国文字的朋友!希望在品读汉字造字智慧的过程中,探索宇宙与人的秘密与作为!渐渐使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在沉淀中开出智慧之花!我还在“简书”发表了“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道德经》的能量”、“《弟子规》中的家教良方”,感兴趣的文友可到“简书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