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今漫谈 小长今面试考三国典故 暗示崔氏家族命运
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绵绣成。闲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诸位看官,小子刚才念的这首定场诗。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为什么要念这首定场诗呢?因为电视剧《大长今》中,有这样一个桥段。提调尚宫面试小长今,结果问了她一道超纲题。就是让她去解释三国里面,鸡肋的典故。而大家都知道,杨修便死在鸡肋事件中。而罗贯中惜杨修之才,所以做了这样一首诗来感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而大家都知道,大长今中有一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家族。那就是崔氏家族,而刚才的那首诗,只要略改数字,用在崔氏家族身上完全适用。首先崔世家族男子世代为王商,女子世代为尚宫。那智商和情商都相当高的。杨修出自世家大族,所以说是【世代继簪缨】。而崔氏家族出身稍微寒微一点,是中人世家。但是从崔今英这代算起,是七代为尚宫。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杨修的文采是【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而崔氏家族是庖厨出珍馐,掌勺定乾坤。杨修的口才是【闲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而崔氏家族男子世代为王商女子世代为尚宫。在人际关系学方面,那可谓是炉火纯青。所以说是长袖皆善舞,手眼可通天。身死因才误这一句,用在崔氏家族身上完全合适。但是杨修之死【非关欲退兵】杨修之死完全是耍小聪明耍过了,而崔氏家族从来不耍小聪明。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族的振兴而努力。然而朝鲜王朝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根本不会给他们家族改变门第的机会,所以说终成一场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虽然说直接导致杨修死亡的鸡肋事件出于偶然。然而杨修的悲剧可以说是注定的。因为他政治上押错了宝,选择去辅弼曹植。就算是太祖武皇帝能放过他,世祖文皇帝也不过他呀。而崔氏家族就比杨修幸运的多,他们每次在政治选择中都压对了宝。景泰年间,他们在首阳大君与文宗大王之间,选择了首阳大君。用食物相克之法,毒弑文宗大王。而在天顺年间,首阳大君弑兄废侄,终于成为了朝鲜王朝的国君,史称朝鲜世祖大王。自此以后崔氏家族,开始世代为御膳厨房的最高尚宫。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正德年间崔氏家族的男子接班人崔判述,选择奇货可居一位浪荡公子吴兼护。最后竟然和晋城大君一党的高层有所联系。大家都知道正德年间,朝鲜群臣推翻现任国王燕山君,而拥立晋城大君为王。史称中宗反正。而崔氏家族在这场政变中,又一次的压对了宝。但崔氏家族最终还是输在了身份寒微上,七世尚宫这个身份放在一般家庭,可以说是显赫。与世族家庭一比较,依然如蝼蚁一般。按理说崔判述对吴兼护奇货可居,在吴兼护的身上投资了大量的政治献金。吴兼护应该对崔判述感恩戴德才对,然而事实却是,崔判述在吴兼护面前一直很卑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而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最终导致了崔氏家族的悲剧,至于吴兼护与崔判述。
他们二人之间有什么权钱交易,且听小子下回分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