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利可共而不可独”(曾国藩)。

知识共享,欢迎转发。

多疑的皇帝

从贫苦的放牛娃到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一路走得可不容易。登上皇位之后,他没有沉溺于享乐,而是废寝忘食地处理国事,为后来的皇帝树立了勤政的榜样。不过,这样一位“劳模”皇帝,为人却相当多疑。为了巩固皇权,他派出一大批名为“检校”的特务,对大臣们进行秘密监视。这种监视无处不在,令人胆战心惊。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生动地说明这一点:

明代初年,朱元璋征集了一批儒生来京城编书。其中有一个叫钱宰的老儒生,岁数已经很大了,他每天起早贪黑地编书,难免要发牢骚。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他随口吟出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意思是说:天还没亮就爬起来穿衣服,到了午门,皇上还嫌我来晚了。什么时候能享受田园之乐啊,我一定睡到天亮,早饭没做好就不起床。

牢骚发完了,第二天钱宰照常去上班。没想到,朱元璋居然对他说:“你的诗很不错嘛,不过我并没有'嫌’迟,你看改成'忧’字如何?”钱宰顿时吓出一身冷汗,立马跪下磕头谢罪。朱元璋没有千里眼、顺风耳,怎么知道钱宰做了这样一首诗呢?当然是检校告诉他的!

不全是高手

虽然检校做起监视来很厉害,但他们只有侦查权,没有扣押人犯和判罪量刑的权力。后来,朱元璋想要打造一支更厉害的特务队伍,便于洪武十五年(1382 年)设立了锦衣卫。组成锦衣卫的这群人,原本是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想想看,能给皇帝当仪仗队的人,那“颜值”肯定不错,难怪影视剧中的锦衣卫大多是帅哥呢!

从仪仗队“变身”锦衣卫后,这些人除了承担原先的侍卫职责,还多出了缉捕、刑狱的职责,权力大增。早期的锦衣卫是从孔武有力的百姓中挑选,被选中的人都应该有些功夫,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的挑选标准不再严格,一些趋炎附势之徒和权贵子弟渐渐占据了上层官职,拉低了锦衣卫的整体水平。

正统十四年(1449 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惨败被俘,史称“土木之变”。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惊。文官们将失败的罪责归于太监王振,要求抄他的家。当时,王振的党羽、锦衣卫官员马顺跳出来呵斥群臣,激起众怒,竟被文官们拳打脚踢,活活打死了!假如马顺会武功,就算不能以一敌众,逃跑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他居然死在一群文官的拳头下,真是窝囊!由此可见,锦衣卫中并非人人都是武林高手。

锦衣卫指挥使象牙圆牌

穿衣与佩刀

影视剧中,锦衣卫们身穿飞鱼服,佩带绣春刀,威风凛凛,给人带来极佳的视觉享受。不过,这种造型也让观众误解,认为飞鱼服、绣春刀是锦衣卫的标配,不论何时何地都是这么一副打扮。事实并非如此。

锦衣卫人数众多,有不同的等级。他们平日的衣着没什么特别,但是在上朝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官位品级来穿衣了。而飞鱼服,则是一种特殊的御赐礼服,并非锦衣卫专属。只有达到一定品级,或者受到皇帝赏赐,才能拥有穿它的权利。那些有资格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也不会天天穿。你想想看,一套御赐的飞鱼服多么珍贵,如果办案时也穿,万一打斗起来扯坏了怎么办?所以,他们一般只在重大场合才会穿飞鱼服。

至于绣春刀,因为没有实物出土,所以它究竟是什么样子,至今仍是一个谜。根据史料来推测,它的样式应该和明代常见的腰刀相仿,多用于祭祀、出行、礼仪等特殊场合。和飞鱼服一样,绣春刀也不是锦衣卫的专利,留守卫、旗手卫等亲军也可以佩带。有时候,某些大臣也会被皇帝御赐绣春刀。

飞鱼服上的“飞鱼”,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那种海鱼,而是一种龙首、鱼身、有翼的虚构形象。飞鱼服有不同颜色,图为身穿红色飞鱼服的锦衣卫。

有好也有坏

影视剧中,锦衣卫扮演的往往是反面角色,他们用各种手段迫害大臣和百姓,做了许多坏事。现实中又是如何呢?

洪武年间,锦衣卫在侦办大将军蓝玉谋反案时,滥用酷刑,害死了很多人。一时间民情激愤,怨声载道。明太祖朱元璋也觉得有点过分,就烧毁了锦衣卫的刑具,削去了锦衣卫判罪量刑的权力。不过,到了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锦衣卫又开始掌管刑狱,由其下属的北镇抚司专门负责。锦衣卫的权力很大,一旦让心狠手辣的人成为领导,大臣和百姓们就遭罪了。那时候,北镇抚司的大牢中,经常关满了无辜的人。死在锦衣卫酷刑之下的正直之士,也是数不胜数。主持编写《永乐大典》的才子解缙,就是被锦衣卫官员纪纲扔在雪地里活活冻死的。由此可见,影视剧中的锦衣卫被塑造成反面角色,是有一定史实依据的。

不过,历史上也有一些正直、忠诚的锦衣卫留下美名,比如在“土木之变”后忠心护主、一直追随明英宗的袁彬,还有不畏皇后权势、勇敢救助忠臣的牟斌……他们为锦衣卫略显黑暗的形象增添了一些亮色。

另外,锦衣卫在京城建设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整修街道,清理沟渠,负责城防治安,造福了百姓。而在对外战争中,锦衣卫四处奔波搜集的敌方军事情报,对于掌控战局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选自《上下五千年》杂志2017年第7、8期)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