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承德外八庙之普陀宗乘之庙

乾隆三十六年,为乾隆帝六十寿辰和皇太后八十寿辰之年,各少数民族首领会集承德,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为了敬重各族信仰,团结各族人民,乾隆帝御旨仿拉萨的布达拉宫而建造了普陀宗乘之庙。藏传佛教徒认为达赖喇嘛居住的宫殿称为“布拉达宫”,普陀宗乘之庙也被称为“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译,即吉祥的普陀山,普陀宗乘之庙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

普陀宗乘之庙的山门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开有三孔拱门,拱门上列一排假窗,中间悬有乾隆帝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御书“普陀宗乘之庙”匾。城台上砌有垛墙和垛口。城台中央建有单檐黄琉璃瓦绿剪边顶的庑殿,庑殿的前后设有槛窗,两侧为封实壁。听说在城台的庑殿内供奉着四面护法神、章古鲁蓬护法神、大黑天玛哈戛拉护法神。

进入山门后,看到寺庙的中轴线上建有普陀宗乘之庙的御制碑亭,碑亭的式样与须弥福寿之庙的相似,为重黄琉璃檐歇山顶样式,碑亭的四壁为封实壁砖拱结构,墙的四面开有拱门,南面的拱门两侧悬挂着藏式法轮。碑亭坐落在石质砌就的须弥座台基上,基座四边建有精美的石制护栏,护栏石柱头上雕有云龙浮雕。

在碑亭内立有三块柱型石碑,石碑四面的文字是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据说碑中的汉文为乾隆御题。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了建造寺庙的背景和经过。左右两侧分别立有《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了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过程及清政府抚恤该部的情况。

说到土尔扈特部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土尔扈特是我国西北漠西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在天山南北过着游牧生活,由于准噶尔部的不断侵扰,17世纪初西迁到荒无人烟的伏尔加河下游一带游牧。18世纪,沙皇俄国势力深入到伏尔加河后,远离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沙俄的残酷,决定回到祖国的怀抱。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焚烧了所有的庐舍和船只,16万9千人踏上了东归祖国的万里征程。东归途中,土尔扈特部遇到沙俄的重兵阻截,他们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杀开一条血路。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向东,回到祖国的怀抱。最后,土尔扈特部以牺牲近10万人和损失了全部大牲畜的沉重代价,到达新疆地区,实现了回归祖国的壮举。为了欢迎土尔扈特部的归来,清政府出资救济,妥善地安置他们在伊犁河流域游牧。还特意放宽了朝觐等级,下令回归的所有大台吉均来避暑山庄朝觐,并让渥巴锡等人参加普陀宗乘之庙的落成典礼。为纪念土尔扈特部的壮举,乾隆帝亲自撰写碑文,立碑于这座碑亭内。

碑亭以北有一藏式白台形制的三拱门,这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五塔门。五塔门满壁白色,上有三层藏式盲窗,下为三座拱门,门中间悬有乾隆帝御题“广圆妙觉”匾,这四字笔力遒劲。门顶上有五座喇嘛塔,这五座塔有黑、白、黄、绿、红五种不同的颜色和装饰,塔的颜色代表着佛面的颜色,塔身的饰物代表佛手中所持法器。从东往西,黑色塔代表不动金刚佛,白色塔代表大日如来佛,黄色塔代表宝源佛,绿色塔代表不空成就佛,红色塔代表无量光佛。五塔代表了五尊佛,同时也代表了千千万万尊佛。

在五塔门前置有一对石雕跪象,石象雕刻精美,身披二龙戏珠披挂,显得高贵华丽。象在古代是太平盛世的产物,它安详端庄,柔顺性灵,魁梧力大,被人尊为瑞兽。相传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就与象有着深厚的渊源。释迦牟尼佛的母亲在后花园菩提树下乘凉,她不知不觉进入甜蜜的梦乡,她梦见一头白象伴随白光从空中降下投入她的右肋,从而有了身孕,后来释迦牟尼佛便诞生了。因此,象与佛之间有着前世今生的因缘,它被视为藏传佛教大乘派的象征,在佛教中有着无比神圣的地位。

五塔门北边为三间四柱七楼形制的琉璃牌坊,斗拱飞檐,流光溢彩的牌坊正面中楼挂有乾隆御笔“普门应现”,意为观音菩萨显现普度众生之门。后面也有一匾上刻“莲界庄严”,意为观世音菩萨庄严的居所,也是指观音菩萨的道场。据传,在清代蒙藏等少数民族多信奉藏传佛教,西藏的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中心,藏传佛教称布达拉宫为观音菩萨道场。乾隆帝认为,观音发祥于印度,然后先到西藏,后进入浙江普陀山(南海),所以在建造观音道场时便“仿西藏,非仿南海”。

这座牌坊其实也是一道等级分界线,清朝规定:“凡蒙古、扎萨克等来瞻礼者,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及喇嘛等,准其登红台礼拜。其余有官职者,许在琉璃牌坊瞻叩,余概不准入庙门。”可见皇帝修外八庙并不是为了让信徒来礼佛参拜的,而是有着更深的政治目的。清朝官员到了牌坊前就得止步,而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却能登红台参拜,这种特权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让他们感受到了皇帝对他们的尊重和诚心,从心理上消除了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在皇权下的位卑感和猜疑心理,也体现了清朝统治者融合少数民族关系和治国的政治艺术。

琉璃牌坊后面地形逐渐抬高,依山势起伏筑有十余座大小不一的各式白台,高低有别,变化多端的散布着。白台是西藏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用价值极高,是藏式建筑特色的体现。这些白台为藏式平顶碉房形制,大都白灰抹面,青砖镶边红色假窗。有的数座白台组合成一处院落作僧房用;有的白台上建有汉式殿堂作佛堂使用;有的台顶上建有舍利塔,对寺庙起到了点缀、装饰、障景、添景的作用。在这些白台中有供奉吉祥天母的西罡子殿,还有供奉护法金刚的东罡子殿。

走过星罗棋布的众多小白台,眼前是一座巨大的大白台。大白台是大红台的基层,台的底部由花岗岩条石砌成,墙面为砖砌构造,并抹以白灰。壁上设有三层梯形假窗,东西两面砌有石阶可登上大白台顶部。白台东南角设有“文殊圣境殿”,西部设有“千佛阁”。

在大白台顶耸立着四根高大的经幡旗柱,旗柱上挂满了五彩经幡,虽然雨水打湿了旗柱上的经幡,但依然可以听到经幡在风雨中哗哗做响。经幡是千百年来流传于西藏的宗教习俗,经幡之上印有佛经,风每吹动一次经幡,就如同将上面的经文诵读了一遍,经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着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经幡是连接神与人的纽带,经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经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大红台屹立在白台中央,大红台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视觉上进行夸张,更显体量庞大,突出了藏式建筑的雄浑稳固的特征。圣洁的白色与高贵的赭红色塔配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雄伟高大的建筑给人以一种气势磅礴,崇台高筑,楼阁凌空的美感,心灵中有一种剧烈的震撼。

大红台外观有七层,一至四层实心,均置假窗,上部三层间隔开真窗和假窗。红台的正中间嵌饰有6个垂直琉璃佛龛,佛龛黄绿相间采用了汉式的建筑手法,佛龛除了起装饰作用外,还起到了标记建筑轴线的作用。佛龛供有6尊无量寿佛,象征乾隆皇帝60大寿,而大红台上部边缘饰有80个小佛龛,供有80尊无量寿佛,象征皇太后的80大寿。

御座楼下的石阶进入到大红台之内,看到整个大红台是呈“回”字形的三层群楼,西侧群楼乾隆题额为“大乘妙峰”,意思是佛居圣地;北侧群楼题额为“极乐世界”,意思是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东侧群楼题额为“庋经之阁”,意思是收藏经文的殿阁;南侧群楼题额为“秘密胜境”,意思是传授密法的道场。群楼院落的中心是万法归一殿。万法归一的意思是天下万法,终归于此。它位于群楼中心既显示出了藏传佛教的崇高地位,又有四面朝圣之意,也隐含了皇权的中心地位。

万法归一殿因大红台群楼的合围,采光不足,造成大殿下部影调阴暗,与大殿顶部的金碧辉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了藏传佛教森严肃穆的气氛。万法归一殿内供有释迦牟尼像、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像,在大殿两侧还供有达赖和宗喀巴像。这里是大清皇帝和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全庙举行集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每年七月十一日在殿内举行佛教学位考。腊月二十七、正月十四举办送崇活动,全体喇嘛在此念经祈求太平。

沿着黑暗窄小的楼梯缓缓爬上大红台群楼顶部,在群楼顶部的西北角建有慈航普度殿,该殿建在高出群楼顶部一层的平台上。慈航普渡殿为镏金铜瓦,重檐六角亭形,檐下悬挂着“普胜三界”的匾额。慈航普度是佛教道教用语,其意都是以慈悲为怀,所以“慈航”就是用慈善之心去引导,“普度”是不分什么人都要度。“度”字含有济度。“慈航普度”亦即通过用慈悲之心,去引导人们,使大家能度过生死苦海,达到快乐的彼岸。

大红台群楼的东北角建有权衡三界殿,该殿建造在低于群楼顶部一层的平台上,镏金铜瓦,重檐八角。殿里供奉着一尊鎏金铜胎的吉祥天母神像,这尊雕像是根据佛经中吉祥入海、降魔的故事雕铸的,此像是外八庙佛像造像中比较精致、独特的一尊。吉祥天母是佛教中的女性护法神,原是婆罗门教的主教,主管命运、财富和美貌,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主管生死、病瘟、善恶,也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因她可以飞行于天上、地上、地下三界,又称为“三界之主”。

最吸引人的还是万法归一殿的屋顶,隐于大红台群楼中的万法归一殿,它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重檐四角攒尖顶的殿顶高出群楼,它的金顶部分,全部被鎏金鱼鳞铜瓦覆盖,殿脊饰以水波纹状镏金瓦,四角飞檐高挑殿脊,法铃宝顶装饰华贵。据说,在建造万法归一殿时,殿顶覆盖的鎏金鱼鳞铜瓦,加上鎏金脊兽和惊雀铃,共耗费黄金一万四千多两。若是有阳光的照射,这金光闪烁的屋顶仿佛就是一座闪闪发光的金山,会令人为之震撼。

万法归一殿是中国瑰宝,它曾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看重,他曾受聘于国民政府,为筹措修筑西北铁路的资金前往美国进行游说。居住在芝加哥的瑞典籍富豪温森特·本迪克斯应诺赞助他,并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希望他在中国寻找一座喇嘛庙建筑,并将其运至芝加哥。于是,斯文·赫定向国民政府提出申请,企图将万法归一殿拆运海外,终未得逞。只好请中国的建筑师在芝加哥按照1:1的比例复制这一富丽堂皇的金殿。1933年万法归一殿的复制建筑在芝加哥博览会展出,引得各国人士争相参观,一度掀起了东方热。

在大红台楼顶上,万法归一殿顶的鎏金鱼鳞铜瓦熠熠发光,在欣赏赞叹之际,我被屋脊一排整齐的鎏金小兽吸引,它们雕刻精细,形态栩栩如生。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 这些小兽的作用是镇宅辟邪,屋脊上小兽的数量也是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物的级别的高低而由多至少,故宫的太和殿屋脊上和小兽有11只,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万法归一殿级别要低了许多,这里只有7只小兽,分别是:龙、凤、狻猊、狮、天马、海马、獬豸。

登顶万法归一殿,站在大红台群楼之巅的女儿墙远眺,普陀宗乘之庙整体布局尽收眼底,红墙黄瓦蔚为壮观,佛塔神像或隐或现,殿堂庙宇曲径通幽,古木难掩中金顶与红墙交相辉映,庄严的寺庙与静谧的园林大气一成,融为佳境。加之雨中云烟缭绕,叠翠峰峦,万顷松涛中隐现出若有若无的云烟,竟有一种身临仙境的感觉。

普陀宗乘之庙是按布达拉宫一比三的比例建造的,它虽然小,但却浓缩了布达拉宫的一横一梁,其精致度依然让人咂舌。正值五月间,草木十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娇嫩的像要滴出水来。整座山上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随着空气缓缓流入鼻腔,伴随着雨后满山的泥土气息和山峦间泛起的云烟,远处寺庙的钟磬之声悠悠扬扬飘来,那该是普度天下安宁的祷祝罢。

(0)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承德市双桥区环城北路(近狮子岭南麓),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距须弥福寿之庙西1.1公里.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 ...

  • 百城游记 欲了解承德概貌,可登魁星楼

    百城游记-承德篇2   欲了解承德概貌,可登魁星楼 郭甘泉 5月8号上午搞完活动,下午处理新闻稿.晚上,在电脑上我查了承德山庄三十多个景点,选择了魁星楼作为先去参观的地方.魁星指钟馗,唐代起人们就传说 ...

  • 普陀宗乘之庙导游词

    普陀宗乘之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普陀宗乘之庙,它占地22万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普陀宗乘,是梵文布达拉宫的汉译,由于它是仿照西藏布达拉宫建造的所以俗称小布达拉宫. 小布 ...

  • 游承德外八庙之普宁寺

    清晨起来,承德正下着大雨,今天去参观"外八庙"也只能在雨中进行了.大清帝国在承德兴建避暑山庄时,还在山庄的北边修建了十二座皇家寺庙,因其中八座寺庙由北京的雍和宫管辖,又在古北口长城 ...

  • 游承德外八庙之须弥福寿之庙

    大清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从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长途跋涉2万余里历经13个月来到承德.乾隆帝为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特仿扎什伦布寺建造了须弥福寿之庙."须弥&quo ...

  • 八十年前热河录像 河北承德外八庙内蒙古赤峰以及当时生活景象

    八十年前热河录像 河北承德外八庙内蒙古赤峰以及当时生活景象

  • 承德外八庙、避暑山庄

    承德外八庙最西点:殊像寺 承德外八庙西二处:普陀宗乘之庙,外拍远景 承德外八庙西三--须弥福寿之庙,外景 从宁城辽中京博物馆出发午时来到赤峰,本拟先午餐再到博物馆一观.想法很好,实行起来很差劲.内蒙古 ...

  • 承德外八庙之一的罗汉堂,丢失了三百多个罗汉,他们跑哪里去了?

    引子: 在承德普宁寺的东侧,有一个普佑寺,普佑寺的主殿只剩下遗址,在配房中还有176尊罗汉在展出. 这些罗汉原本在避暑山庄西北侧的罗汉堂,原有508尊,几经战乱,罗汉们历经磨难,现在只剩下176尊,另 ...

  • 河北1|承德——外八庙

    初夏自驾游第48天(7月26日),游完东北三省,离开辽宁盘锦,行驶460公里到河北承德,下午3点到承德后,先游外八庙中的"布达拉·行宫"景区,包含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和须弥福 ...

  • 清凉圣境——承德外八庙佛教艺术珍藏(图集)

    进入盛夏,天气渐渐炎热,除了选择宅在空调房里,相信也有不少小伙伴选择到凉快的地方出游,身在北京的胜乐君马上就想到了一个清凉圣地--承德避暑山庄! 不过,胜乐君今天想要重点介绍的,是避暑山庄附近一个规模 ...

  • 【承德】10.22-24|别找了!承德外八庙的干货全在这了

    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庄, 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1982年, 外八庙与承德避暑山庄, 被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1994年12月, 外 ...

  • 承德外八庙普宁寺最大的看点,完美地展现了曼陀罗佛国世界的中心

    作为承德外八庙精华之一的普宁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也是游客到承德的必去之处.普宁寺与承德其它寺庙不一样的是,它是承德唯一有僧人居住的寺庙.这里香火旺盛.僧侣云集.普宁寺的最大看点是整个建筑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