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思路,决定出路

前不久,微信推送了《惩戒,要合理量刑》。文中,我提出了惩戒学生要“敢于放到阳光下”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许多读者的质疑,批评我说,讲了半天等于没讲。有几句话,很有必要说一说。

@杨春林的班
Yangchunlindeban

互动一

问:谁都知道要合理量刑,问题在于,怎么才算合理量刑,如何做才体现合理量刑?写这么多,没一句有用的,纯粹是标题题党,差评。

答:答案在文中,您再仔细看一下,或许您能发现。谢谢您的直爽提醒,我会继续加油。

问:你说要在阳光下处理,我要知道的是,就文中案例而言,该怎么在阳光下处理的?

互动二

问:杨老师说了一大通道理,落实呢?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答:让学生遵规守则,明确奖惩分明并不难,按规定一是一,二是二即可。但实际操作当中,并非轻而易举,此时,坚持“经得起拷问”即可。换位思考,老让我的孩子回家7天,我接不接受?如果是我,肯定不会让学生回去7天,我会让他自己说,如何处理他相对比较满意,借此多次给予机会,以便能够真正做到警醒。重刑解决不了问题,教育还是需要走心的。

问:这样的孩子一般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也遇到过,也用过您的方法,可他也不长记性,如果他再次或再再次违反,该如何处理呢?杨老师,真心求教。

答:批评教育,写检讨,协商处理,约谈家长,行政处分,增加处理环节,拉长处理过程,就是不能让学生回家那么长时间,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教育学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缺点,有没有老师教导我们很久也没改的?我想有的,我们自己有,为何不能允许学生这样,我们是不是不自觉用了两套标准。再说,能不能带手机,本身就有争议,有人就提出,要允许他们带,然后引导他们合理使用。国外,比如德国,学生就是可以带的。未来,我们国家估计也会放开,如果真的碰到屡教不改的,可以让家长在源头上预防。我就碰到有些家长不支持学校不准带手机的规定,他愿意让孩子带,有后果自己承担,又有什么关系呢?作为老师,我们需要跟上社会的节奏,学会变通,适应各种新的情况。凡事一定要学生服从,本身就是问题。社会是多元的,而我们老师未也必是掌握真理的一方,做好分内事,一切随缘,天塌不下来。

回:太感谢杨老师了,您能百忙之中回复我,今闻杨老师一席话胜干10年班主任,的确,我们当老师太固执了,老想让学生服从,方向错了。

推送微信的时候,说心理话,确实没有想到,老师们的反应是这样的。虽时隔多日,有几句话还是不吐不快。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学生违规使用手机,老师让学生回家反思一周。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理由也各不相同。我以为,接受教育是学生的基本权利,老师不能随意剥夺,哪怕是犯错的学生,更何况时间确实有点长。

看到太多的案例,由于老师处理学生不够慎重,最终造成家校冲突,老师陷入被动的境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些经验,真的不必亲身践行去获得。本意是提醒大家,我们做老师的,虽然手中有权,但切不可过于任性,做法要经得起“拷问”。

未曾料到,朋友们并不买账,他们更想知道事情怎么化解。经不住读者的追问,我提供了解决的策略(互动二)。不过我倒是认为,这个案例的化解,始终只是解决了这一个,下次出现新的情况,依然困惑而束手无策。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法,但一定有能广泛通用的道理,寄希望照搬别人的做法,是不现实的,甚至是短视的。你怎么想问题的,才是最重要。

古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傅只能是指明方向,怎么走,需要自己琢磨。有人提炼了教师的成长路径,说,读万卷书,不如行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确实,对于人的成长,制约因素很多,决定性的关键因素,一定是“我”的参与。

学习别人的做法,从深层来看,一定不是套用别人的做法,而是在观照他人的过程中,洞察教育之道,而后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发出属于自己的育人路径。如果不是这样,脑袋就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了,那你就苦海无边了。回头,是你不二的选择。

@杨春林的班

杨春林, 杭州市优秀教师, 语文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 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浙江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创始人。《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体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闻人物,著有 《变出品牌班级》等。

█ 交流/约稿/咨询请联系杨春林老师(微信号:zjjsycl)

█ 问题求助,分享感受,请在公众平台(hzycl2016)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