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归去来兮辞》注释商榷

282.《归去来兮辞》注释商榷

文:杜若东

特稿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课内容,2019年虽然高中新版教材已经进行了试点,但只能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海南、辽宁六个省市。估计2022年会在全国推行。在新教材中,古诗文内容所占比重接近50%,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新版语文教材共有四册必修,《归去来兮辞》是被删掉了的。但鉴于《归去来兮辞》是有影响的传统古文名篇,旧版教材仍在大部分省市使用,所以有必要结合我个人的理解,对课文注释不当之处,做一商榷。不当之处,烦请方家指正。为方便表述必修五径称必五,页码为第×页,小注序号按课下注释表明,先列原注释,再列出商榷。

一、必五第25页注释①:选自逯钦力《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来,助词,无义。辞,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陶渊明从29岁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于东晋以熙元年(405)十一月辞去彭泽县令。这篇赋就是其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商榷①:注释中认为“来”是助词,无义。并没有错,但没有指出原因。关于原因,可能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认为去来是偏义复辞,类似于窗户、国家、利害、好歹、忘记,在高中语文必修三《孔雀东南飞》一课中有对这种词汇的详细讲解。也就是说“去来”偏在去,“来”只是作为陪衬出现的。此不赘述。第二种是“来”可用于句中或句尾,表祈使语气。《汉语大词典》“来”字词条,第31义项明确指出了此种用法,所举例句正是《归去来兮辞》。这种理解认为“来”相当于吧,或不译。

商榷②:注释中指明辞是一种文体,但又说这篇赋云云,似乎辞赋无别,但从历时的角度看,两者是用区别的。综合资料我们认为:辞源于楚辞,赋来源于辞。二者有源流关系。辞主要是用来述志抒情,与散文接近。赋用来状物说理,与诗歌接近。到了汉代赋体兴起,才开始辞赋并称。赋开始向辞靠拢,并有了骚体赋的称谓,也就是辞了。

二、必五第21页注释:生生所资:所赖以维持生活的。

商榷:“所”+动词,在形式上一般称之为所字结构,表示一个名词意义。如:所说,意为:所说的事情(话)。这里所资,意为依赖……的本领。结合下句“未见其术”课文未注“见”字何解。却注释“术”:这里指经营生计本领。注释者或许认为比较简单,就是看见。但并非如此,“见”在这里是“料想”义,整句意为:我还没有想到有什么本领。为简洁起见“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可译为:维持生活所依赖的本领,我至今还没有想到。

三、必五第25页注释:会有四方之事,指他接受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任命出使的事。

商榷:此句突兀,殊失文意。上句写亲朋劝自己做官,自己也想借此谋生,但没有路子。下句恰巧直接自己就出使了。况且出使与做官也不一样。注释者拘泥于陶渊明生平,而生穿凿之讥。此四方之事,正谓战乱。意思是天下战乱不止。因此,各路诸侯正需要勘乱的人才,这样地方大吏才把爱惜人才作为美德。加上叔父陶夔的推荐,陶渊明才做上了彭泽县的县令。

四、必五第25页祖师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商榷:此处引用不当。长吏有两义,一指地位较高的官员,《汉书景帝纪》“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二是州县长官的辅佐,《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治”。注书者用了第一个义项,但举出的是第二个例证,这就牛头不对马嘴了。根据文意,此处用第二个义项,注释可改为:地位较高的州县佐官。

五、必五第26页注释“自以心为形役”,让内心被形体役使,形,形体,指身体。

商榷:这里的译文中“让”字从何而来?是由对应原文某个字词,还是由句意补足而来?原来,是把“以”译作“让”的。以有使、让的义项。这个特殊用法应该指出来。

六、必五第26页注释:舟遥遥以轻飏,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摇荡着前进。遥遥,飘摇放流的样子。飏,飞扬,形容船行驶轻快。

 商榷:飏,是说船行驶轻快。但译文“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摇荡着前进”,没有提到轻快。不如把轻轻改为轻快,文意就更为妥帖确切了。

七、必五第27页注释:景翳翳以将入,翳翳,阳光黯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景,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将入,指太阳快下山。

 商榷:景,现在读作,但此字本应读作,即影。《说文解字》景,光也。本义就是阳光。有光才有影,故引申出阴影义,日光照耀会看到万物的情况,故又引申出风景义。后来,风景这一义项独占了景的字形,读作jǐng,而本字只得再加彡(shān)读yǐng,成为影。在这里景应标注拼音yǐng,并补充:景同影,古今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