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 马凡陀和他的“山歌”创作

马凡陀和他的“山歌”创作

文 | 李辉

马凡陀即诗人袁水拍,抗战后期开始发表政治讽刺诗,至1949年,几年时间里,“马凡陀”这个笔名及其作品颇有影响。

马凡陀的政治讽刺诗,侧重社会新闻与政治事件,兼具时政点评与讽刺的特点。与当时其他一些国统区的诗人,如以西南联大学生诗人为主体的“九叶诗派”相比,马凡陀的诗常常是急就章,浅显,通俗,更接近于顺口溜,也来不及进行诗的精雕细刻,故他本人将之命名为“山歌”。

三十年前,我们在大学念书时,现代文学史老师讲到国统区文学,马凡陀和他的山歌非提不可。

《解放山歌》主要收入马凡陀写于1948年冬天的作品。诗集由新群出版社1949年6月初版于香港,我所收藏的版本则是1949年11月上海第2版。

《解放山歌》,1949年11月上海第2版

半年之间,一本薄薄的诗集易地再版,却印证着两个时代的替换。

一眼看中《解放山歌》,是它的装帧。64开异形本,小巧轻灵,煞是可爱。其封面画为一幅腰鼓舞彩色速写,两位身着印花布的妇女,手挥彩旗,扭得正欢,气氛与书名相吻合,颇见设计者用心。再细看书中一句说明:“封面画郁风先生作”。

得到此书,2004年请郁风老人题跋如下:

二○○四年八月十三日晚

意外的发现,李辉弄到这本小书。我已完全忘记我设计的封面画。我只记得我曾为水拍画过一本诗集的封面:向日葵。

可惜啊,曾是我们的好友的马凡陀!想当年(1939—40)在香港,他曾是我们这群人的伙伴:徐迟、冯亦代、杨刚、乔冠华、夏衍……

郁风

郁风题跋

黄苗子、 郁风夫妇与应红

黄苗子、郁风夫妇与李辉

郁风的“可惜啊”之叹,是为袁水拍在“文革”后期获重用,出任文化部副部长一职而发。这导致他后来在文坛一蹶不振,直至1982年黯然去世。

郁风的所忆不错,她的确为袁水拍设计过另一个封面,这部作品是1985年出版的《袁水拍诗歌选》。

封面上,她画两株向日葵,一株正饱满开放,另一株则已凋零。郁风设计这一封面时,袁水拍刚去世三年,他来不及看到自己的名字和作品在文坛重新出现;此时,郁风本人也年届古稀,距设计《解放山歌》之日,三十六年倏然而过。

袁水拍(1916——1982)

袁水拍简介:

袁水拍(1916-1982),原名袁光楣,笔名马凡陀。诗人。江苏吴县人。中共党员。肄业于沪江大学。1937年在香港参加文艺界抗敌协会,任候补理事、会刊编辑。后历任上海《新民报》、《大公报》编辑,《人民日报》编辑、文艺组组长,中宣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艺术研究所负责人。中国文联第一、三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全国第三、四届人大代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抗战初兴,大批文人南下香港。许多刚刚出道的年轻人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因缘际会,结下友谊。当年, 徐迟、袁水拍、 冯亦代,适值青春年少,服膺缪斯,相与唱和,被友人称为“三剑客”。

出版有诗集:《 马凡陀的山歌》、《 沸腾的岁月》、《 人民》、《冬天、冬天》、 《向日葵》、《解放山歌》、《政治讽刺诗》、《诗四十首》、《歌颂和诅咒》、《春莺歌》;诗文集:《华沙·北京· 维也纳》;论文集:《文艺札记》、《诗论集》;译著诗文集:《新的歌》、《 我的心呀在高原》、《五十朵蕃红花》、《 聂鲁达诗文集》、《 诗与诗论》、《煤烟和鸟》、 《现代美国诗歌》、《 伐木者醒来》;译著小说:《 旗手》、《巴黎的陷落》;论著:《马克思主义与诗歌》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