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弃方高填路堤的设计
在有些公路等线性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经过各种各样的地貌单元。那么对于高填路堤经过既有弃方段时该如何处治呢?一、对于埋深较浅的弃方区域,如深度不超过3m时,往往可通过完全挖除换填、冲击碾压补强,这种较小代价的工艺进行处治就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二、对于深层、富水软弱的弃方如何处治呢?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判断弃方体的弃置时间、稳定状态和下伏原有的老地面形态:1、如果原地面平缓,则需要考虑弃方体承受上部填方加载后形成的沉降和形成于弃方体内部的潜在滑面能不能满足工程的稳定性要求;如果原地面较陡,则需要考虑弃方体承受上部填方加载后形成的沉降,以及形成于弃方体内部的潜在滑面,或填方体与弃方接触面,或弃方体依附的原陡倾地面形成的潜在滑面,能不能满足工程的稳定性要求。如果弃方体含水量适合,则往往结合上部填方体规模可对弃方体适当翻挖3~4m后,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进行补强后,设置土工格栅增强横向约束形成一定深度的硬壳层进行处治时,往往可能取得良好效果。也就是说,此时并不一定要求对全部弃方进行挖除或全部进行处治,就可以取得满足规范的沉降或稳定性需求。尤其是路堤并不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填筑完成的,那么在填筑的过程中必然会压密下伏弃方,从而有效减小了工后沉降。笔者曾在多个工点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经济效果。
这时,弃方的处治方式对软基就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填方高度较大,往往结合上部填方体规模,考虑到全部弃方体进行排水固结、复合地基等工艺进行处治。如果填方高度较小,就可以采用局部挖除、局部处治后设置多层土工格栅形成“船”形约束的硬壳层进行处治时。这类弃方,笔者也曾在多个工点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经济效果。
4、如果坡体稳定性存在问题,则需首先对坡体进行支挡,提高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后,方可进行下伏弃方的处治,从而确保路堤的沉降能满足工程需要。有需要时,需要做好路基内侧来水侧的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截、引排,方能确保路堤的长治久安。下面这个案例就是先设置轻型微型桩挡墙进行陡坡路堤的支挡,并且考虑到挡墙抗力欠佳,却不能大规模的开挖墙基,故先施工下部的微型桩提高挡墙的支挡能力,然后利用挡墙进行联系和支挡。在此基础上,对下伏的松散富水弃土采用搅拌桩进行处治,从而确保沉降的满足规范要求,并在一定程度辅助了坡脚挡墙,进一步提高了路堤的稳定性。
图3 陡坡段弃方的高填路堤处治
综上,填方路堤下伏的弃方是否需要完全或局部处治,完全取决于填方体的稳定性和沉降,并不是所有的弃方都需要处治,毕竟工程的两个主要指标是安全和经济性,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指标都是不合理的。当然,弃方段路堤填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具体工点具体分析,本公众号文章只能是抛砖引玉,与朋友们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