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有遗址,雉堞半凋残”,晚清名臣徐继畬这样写响堂铺,堪称涉县版《蜀道难》

编者按:吾儿峪即今响堂铺。
读《东瞰吾儿峪》
先奉上原作:
东瞰吾儿峪
清代:徐继畬
太行走北干,山势何巑岏。
河内与上党,两界起峰峦。
潞州扼其吭,形胜留不刊。
壶关汉名县,大河流急湍。
新旧两窟窿,五丁凿奇观。
其北为玉缺,高岭路纡盘。
桃花隔两园,斗绝不容攀。
林虑近可接,望之云漫漫。
再北为潞城,虹梯空际蟠。
鸟道回百折,投足欲走丸。
樵苏尚彳亍,何人敢据鞍。
奇险由天造,一夫可以完。
下有芣兰岩,峨峨石剑攒。
岝崿怖行旅,群吟《行路难》。
黎城古建国,《式微》诗欣叹。
东瞰吾儿峪,壶口旧安澜。
雄关有遗址,雉堞半凋残。
坡陀高数仞,山涧纡且宽。
地利无可恃,常忧兵力单。
楸园与石背,要隘烦控抟。
行行渡漳水,古道走邯郸。
我行来乘鄣,被命试师干。
请缨虽有志,无如气力殚。
聚米愧未能,括地借诗坛。
伫闻吴楚捷,环瀛普乂安。
《东瞰吾儿峪》,节自清代徐继畬《太行绵亘·上党之东·险隘林立·述其在潞安境内者·示朱生甫》。
《太》之起首,徐继畬试以(山西平顺的)芣兰岩为立足点,极目太行,800里,茫茫无际。
随后,散点透视,负天下视黄河以北山间高地,壶关、林虑、潞城、黎城和平顺……即三晋之东南,古称上党地者也。
“自古上党居天之脊,如黑云之在天”。
唐青莲居士曾浩叹:“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李白《北上行》)即此也。
《东瞰吾儿峪》,系《太》之后半部分,也是与我们涉县直接相关的部分:
徐继畬这个五台人奉命防堵北伐太平军、捻军和农民起义军,来到这里,一路跋涉,不由想起李太白的《行路难》。
这不,到了上党之东,黎城出太行的山口,人称“吾儿峪”,又叫“壶口关”。在我们涉县,就是响堂铺了!
自古,此地兵家必争。眼前,雄关遗址,“雉堞半凋残”。两边,坡岗仄斜,沟谷曲折,防御要塞,不足为凭。
叫徐继畬更为忧心的是,兵力配备严重不足--(东阳关的)石背底和(西井乡的)楸树垣两处,得不停地调换防守。
连年来,徐继畬往来山之左右,匆匆渡过漳河到邯郸是经常性的事。
回想当初,也曾雄心勃勃,面对现实,堵截并没成功,也是无奈的事。还好,10年以后,南方“匪患”剪除,四海一时波平浪静。
查读徐继畬《生平》:
咸丰二年(1852)的时候,徐继畬被罢官归里。时值太平军北伐和捻军及农民起义,徐协助官府率领团练协防辽州、上党、阳城等要地。
咸丰六年(1856),徐被平遥超山书院董事会特聘为书院山长,于教业之余,清新写诗作文,从事学术研究。
直到同治四年(1865),两宫太后命其入京徐继畬被重新起用。
由此可以断定:《东瞰吾儿峪》(含于《太行绵亘·上党之东·险隘林立·述其在潞安境内者·示朱生甫》)应写于1862-1864太平天国天京失陷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际。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师从西南政法大学博导、法制史学科带头人张培田教授,曾主办或参与韩志英诉魏县康复医院医疗事故赔偿、吕文贤等犯组织、领导黑社组织罪、强迫交易罪、故意伤害罪等有较大影响的民、刑案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案经验,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