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说话令人如沐春风,是家长最大的面子

“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眼界、认知、学识、涵养,乃至于生活状况,都可以从其言语中透射出来。”

有句俗话叫做:一个人最大的教养,在于说令人舒服的话。

又有一个说法,家长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对儿女的培养。

一、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刀子嘴豆腐心”的说法

言为心声。

刀子嘴的人,如果说心不如嘴(刀)那么锋利,我还有可能接受。但如果说心如豆腐那么柔软,则打死你我也不信。

要是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去看看不同的人喝醉酒后说的话。有教养的人,即使在喝醉酒说无意识的胡话时,也没有恶言恶语,因为其潜意识里就没有这样的词汇,下意识地说出口的话,那种平时不储存在“字典”里的话,说不出来,也没有地方去调用。

而字典库里恶言恶语多的人,不要说喝醉酒无意识情况下,恶言恶语滚滚而出,哪怕在平时,情绪稍有波动,自己对自己的控制稍稍放松一点,各种恶言恶语就会脱口而出。

上面说无意识情况下是“滚滚而出”,是说闸门打开,不加控制了。而情绪波动时,是“脱口而出”,毕竟是在清醒状态下,本意是要有所节制的,但是因为没有控制住,让恶言恶语冲了出来,形成“脱口而出”。

大家不妨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不同的人说话,会很有趣,也很有收获。

譬如,某人要尝试一件新的事情,习惯鼓励人的人,会说“有把握吗”,习惯否定的人,则会说,“瞎折腾”。

看到别人因为自己一个成就而兴高采烈,习惯随喜的人,会说,“他很厉害”,习惯否定的人会说,“嗨拍拍”——穷炫耀的意思。

看到别人在一场竞赛中或者尝试中失败,甚至结果很惨痛,有善意的人,会表达悲悯的情绪,不怀善意的人,则会得出“这还不是自己折腾出来的”,状甚冷酷,而且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口气说出来,通常用反问句的句型

所以,我坚信什么心地说什么话。如果说有区别,不过是有时候这种善意、恶意体现得明显一点,有的不明显一点,如此而已。

二、我十分厌恶吵架的场合和语言格调阴暗的人

我不记得我对于争吵场合的厌恶始于什么时候。或者始于童年,或者始于初中住校开始独立生活时代,或者始于工作后?不确定。但,有多厌恶?

在年轻的时候,拳脚非常凌厉的年纪,如果遇到一个争吵的场合,哪怕跟我无关,我都会产生立马上去把其中引起争吵的主要一方,予以制服的念头。

工作中,有时候也会遇到凡事都要争吵的人,也有避不开被卷入争吵的时候,但是内心极度厌恶。

生活中,我毫无例外都会选择离开这个场景。

也有避不开不得不直接硬怼的场合。

有的人喜欢劝酒,而我对于劝酒这件事情,十分反感。如果我成了被劝的一方,在劝与反劝的场合,我潜意识里把这种类比如“争斗”——其实也确实是,劝酒与反劝酒就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戏。

有一次遇到一位反反复复地劝,甚至动用那句臭名昭著的“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我顿时直言反怼:我就是看不起你了,你怎么着吧!

在我看来,劝酒到了这个地步,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了喝酒而对立化了,对立化了就是进入争斗状态了,而面临争斗状态时,我就不再容忍,到如此激烈的地步。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对于争斗、争吵的场合有多厌恶了吧?

有一次,通过我们自己的论坛为尼康厂家试用一台新出的相机,就是被称为平民化价格的第一台135全画幅数码相机的D600。

我写器材试用还是比较有经验的,有影友说,威哥,一台几十年前的相机,都能被你写得很有看头。更何况这是一台新产品呢。

有一个网友揪住我没有指出这台相机“容易进灰”这个缺点不放。我再三解释,厂家给的时间是一周,尽管我也听说了这个缺陷,但是我在试用中没有遇到,试用报告必须是自己真实感受到的素材。如果其他试用者遇到了这个问题,则他们可以写进去。

后来这位网友坚持说,我是因为拿了厂家给的一张SD卡(作为试用报酬),所以不好说他们产品不好。——实际上,压根也没有人给我送SD卡,作为这次测试的报酬。在我来说,玩了一周当时首创的24/1.4镜头,内心已经感觉很占便宜了。

另外有影友看不过,站出来驳斥那位说我拿了SD卡的网友:

你经历了什么样的黑暗岁月,才能把你历练得心地如此黑暗啊!

我开篇说了,言为心声,凡是言语糟糕的,一定是心地糟糕,而心地糟糕,大多跟经历黑暗有关系。

三、家长有责任

从“培养儿女”这个课题来说,家长与儿女之间,有这样的几个组合:

1、家长比较“成功”,但对儿女疏于教养。

这个“成功”我打了引号,并不表示是反意,而是为了引起注意,这里说的成功,主要是指事业上,或者金钱上的成功,不包含培养儿女在内。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什么老艺术家儿子犯罪了,有权势者的儿子打着“我爸是XX”的旗号横行霸道了,等等,都属于此类。

自己成功,疏于对儿女教养,儿女变成恶霸,变成罪犯。

2、家长随波逐流,儿女放任自流。

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中随波逐流者又占多数。而由于自己的学识、三观不清等因素的影响,对儿女基本上放任自流,恣意生长。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家长本身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就比较模糊,儿女的三观也就变得非常淡薄,即使不是有心作恶,可是也没有断恶修善的意识。这样的儿女长大以后,无所忌惮,且不自知。

我的一个体会是:三观是孩子人格的基石。而三观的确立,基本上靠父母的影响,孩子在后来的生活中进行印证和修正。由孩子独立形成自己的三观,往往走偏。我相信这也是所谓父母对儿女要进行教和养的最主要的内容。

作为父母的你,在培养孩子三观的过程中,合格吗?

3、家长有进步的意愿,关注儿女的人格培养。

我们说过,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但是普通人也可以始终保持上进的心。

这是普通人当中有责任心的家长。

我在孩子的中学阶段,经常通过孩子之口,或者通过集体活动时,注意观察家长这个群体,有时候,直接在家长之间也有交流。

基本上,凡是那些具有学习好,阳光,个性谦逊,大方等品质的学生,他们的家长通常有这样的一些共性:

家长个人气质阳光上进,而且很多爱好运动;

重视礼貌,态度谦逊,请字当头,谢谢收尾;

注重仪表而不过分修饰,绝大部分优秀学生的家长在参加活动时都会佩戴手表——我始终认为有戴表习惯的人,是有时间观念的人;

对校内的事情比较关注,注意配合学校的节奏;

对孩子在学校如何与人相处比较关注;

…………

我对孩子中学时代交往的圈子,有点了解,也有幸参加过他们的几次活动,甚至非常有幸地在他们的小范围集体活动时当车夫,当埋单者。他的朋友们,大部分给我这样的感觉:落落大方,阳光谦逊

我始终把阳光谦逊,放在对青年人评价的第一位。

也许,我骨子里对于野腔无调可能太过厌恶了。

今天跑休,清早起来喝喝茶,在窗口写写文字给自己看。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