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现象大量存在,也许与福利分配不平等有关!

一些欧洲高福利国家的“啃老”现象比较严重,青年的失业率很高,我国的情况相对来说要好得多。

当然,我国城市中的“啃老”现象也比较多,只是农村较为鲜见。前些年,“啃老”现象曾引起过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很少关注了。也许,近些年“啃老”现象有了显著的减少。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啃老”现象的大量存在,其实可以说是缘于社会福利分配的不平等。

先来分析一下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是为了获得工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中,工资会给劳动者带来效用(需求的满足),劳动则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用(辛苦和受累)。当且仅当工资的效用大于劳动的负效用时,劳动者才会愿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工资的边际效用越大,在一定实际工资水平下,劳动者所愿意承受的劳动负效用就越大,所愿意出卖的劳动力也就越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也就越长,劳动强度也就越大。

在同样的工资水平下,同样的工作,为何农家子弟愿意做,而城市里的“啃老族”不愿意去做呢?

因为同样的工资给两者带来的边际效用不一样。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一定实际工资给劳动者带来的效用,实际上与劳动者的“基础消费量”有关。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劳动者的“基础消费量”越大,一定实际工资所带来的效用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城里有些老年人退休工资高,其子女的“基础消费量”相对于农家子弟要高得多。这样一定实际工资给其带来的效用就相对农家子弟来说就要小得多。在一定实际工资水平下,其所愿意付出的劳动也就要比农家子弟少得多。

同样的工资水平下城市的“啃老族”所愿付出的劳动相对较少,或者说出卖同样多的劳动力农家子弟所要求的工资相对较低。这样城市的“啃老族”就被农家子弟挤出了劳动力市场。

延迟退休年龄以后,城市退休老人所能享受到的福利将会相对减少,城市“啃老族”的“基础消费量”也将会因此出现相对下降,其所愿意出卖的劳动力就将会增加,也就是说他们的就业将会增加。

欧洲国家长期存在着青年失业率非常高的问题,近十年来,欧元区年轻人的失业率一直徘徊在19%到25%之间。这一问题的存在,也可以归咎于福利分配不平等。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越来越强调个人责任,福利分配不平等问题因此愈来愈严重。特别是在欧洲的高福利国家,因为其社会保障支出占GDP 的比重非常高,加上福利分配不平等,因此产生的“啃老”现象就特别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