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紫苏子,紫苏梗
《本草便读》紫苏叶
辛香快膈.宣脾肺以温中.紫赤和营.行经络而解表.子可消痰定喘.梗能顺气安胎.(紫苏叶辛温入脾肺.温中快膈.发表散寒.色赤气香.入血分.宣滞气.与陈皮合用最为相宜.梗则专主顺气.气顺则一身通泰.犹梗之一身皆达也.子则专主润降.故能治嗽化痰.因风寒在表而咳痰者最宜.)
引用:《本草便读》紫苏叶
《本草新编》紫苏叶
紫苏叶梗,味辛,气微温,无毒。入心、肺二经。发表解肌,疗伤风寒,开胃下食,消胀满,除香港脚口臭。苏子降气定喘,止咳逆,消膈气,破坚症,利大小便,定霍乱呕吐。紫苏虽有叶与梗、子之分,而发表解肌,止喘定呕,未尝有异。但叶与梗宜少用,而子可多用也。
盖叶、梗散多于收,而子则收多于散,亦在人临症而酌用之耳。
或问苏叶表散风邪,古人加人参同治,奏功如响,何也?曰∶苏叶不得人参,其功不大。
今人一见用人参以祛邪,辄惊骇不已,宜乎医生之不敢用,往往轻变重,而不可救。夫邪初入人体,正气敢与邪战,用参以助正气,则正气旺,而又得祛邪之便,则群邪自行解散,此用参于苏叶之内,大有深意也。至于风寒已感三四日,则不可轻用人参,当看虚弱壮盛而用药矣。
或又问苏子定喘,有喘症用之而不效者,何也?盖喘症有虚、有实,未可谓苏子定喘,而概用之也。苏子止可定实喘耳,虚喘而用苏子,增其喘矣,岂特不效而已哉。
或疑苏子正是治虚喘之药,先生反谓虚喘用苏子而愈增喘,其义何乎?盖虚喘者,乃气虚也。苏子虽能定喘,而未免耗气,气耗则气愈虚而喘更甚。故治虚喘者,必须大加人参、熟地之药,而不可增入苏子,以增其喘也。
或问苏叶散风邪之圣药,用之以发表中之风邪,尤为相宜,乃用之以散里中之风邪,往往不效,其必有义存焉。先生既深知《本草》之微,愿备有以教我。曰∶苏叶之义,不过散表邪耳,原不深入于里。既不能深入,又何能散在里之风邪哉。然而以所不能深入之故,予则可宜也。苏叶性轻而味浓,性轻则上泛,味浓则下沉,宜乎可以通达内外矣。然而,性轻而香,味浓而辛,辛香则外驰易而内入难,故但散在表之风邪,而不散在里之风邪也。
或问宗 有言∶脾胃寒人,食紫苏多滑泄。果有之乎?曰∶紫苏乃风药也,善能平肝。
土为木制,则人多滑泄。肝木既平,则脾土得养矣。况紫苏辛温,辛能祛湿,温能祛寒,脾胃寒之人,宜无所忌,何致滑泄耶,惟是辛香之味,能散人真气,暂服无碍,而久服有伤,亦当知忌也。
下载:《本草新编》chm电子书
《滇南本草》紫苏叶
紫苏叶图片,味辛、香,性温。入脾、肺二经。发汗,解伤风头疼,定吼喘,下气,宽膨,消胀、消痰。
附苏子散 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扯锯,服药不效,用之良效。老人久咳嗽吼喘者并效。
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
引用:《滇南本草》紫苏叶
《中药炮制》紫苏叶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嫩枝及叶。
『常用名』苏叶、紫苏。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7~8月采。
『炮制方法』取鲜紫苏拣去杂质,洗净,切成2分长横片,晒干。
『用量』3~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引用:《中药炮制》紫苏叶
《药性切用》紫苏叶
《中医饮食营养学》紫苏叶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或尖紫苏的叶。
【异名】又名苏叶。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应用】
1.风寒感冒:紫苏叶10g,生姜10g,红糖20g,沸水冲泡饮。
2.咳逆短气:紫苏叶30g,人参10g,共研末,煮汤饮。(《圣济总录》)
3.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单用或配伍应用。
4.食鱼蟹中毒,腹痛吐泻:可单用煮汤,或配伍生姜、白芷同用。
【使用注意】
气虚多汗者不宜食用;本品芳香,不宜久煮,可冲泡饮或煮汤。
《中国药典》:紫苏叶
【别名】苏叶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气清香,味微辛。
【炮制】除去杂质及老梗;或喷淋清水、切碎,干燥。
【性味】辛,温。【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5~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1)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紫苏叶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Zǐ Sū Yè
【别名】苏叶(《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在9月上旬(白露前后)枝叶茂盛花序刚长出时采收,置通风处阴干,然后将叶子采下。
【原形态】①皱紫苏,又名:赤苏(《补缺肘后方》),紫苏(《食疗本草》),红紫苏。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千金·食治》:"味辛,微温,无毒。"
③《本草衍义》:"味微辛甘。"
【归经】入肺、脾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本品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①《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②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③《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⑦《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⑧《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温病及气弱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②《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
【附方】①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②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③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④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⑤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⑧治攧扑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⑨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⑩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⑿解食鱼、鳖中毒:紫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⒀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
【各家论述】①《纲目》:"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穷、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②《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花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当详之。"
③《药品化义》:"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丹溪治春分后湿热病,头痛身热,脊强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风,发汗解肌,其病如扫。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气,停滞胸膈,入分心气饮,开心胸郁热神妙。如寒滞腹痛,火滞痢疾,湿滞泄泻,少佐二、三分,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参苏饮治虚人感冒风寒,方中一补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
④《本草乘雅半偈》:"(紫苏)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⑤《长沙药解》:"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散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
⑥《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今人恒以茎、叶、子三者分主个症。盖此物产地不同,形状亦别,多叶者其茎亦细,而茎杆大者,则叶又少,故分析辨治,尤为精切。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者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则滑利直下,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此今人选药之密,已与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谓非药物学之进境者。"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干苏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天。观察552例,经四个疗程后近期控制62例(11.2%,显效150例(27.2%),好转213例(38.6%,无效127例(23%)。对单纯型(434例)和喘息型疗效相似。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用药后多数患者反映食欲增加,部分患者睡眠较前安静,心跳减轻,个别病例出现利尿作用,浮肿消退。仅个别患者出现口干、唾液减少等副反应,一般均较轻微,为时短暂,不须处理,可自行消失。
②治疗寻常疣
将疣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
【备注】紫苏有两种,其中一种叶背紫色,有芳香清甘之味,常用此种鲜紫苏叶和嫩姜捣烂加盐拌白切猪肉,白切鸭肉食用;或用鲜紫苏叶加大蒜头,食盐捣烂为凉拌菜食用。有行气健胃,帮助消化,发汗祛寒之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苏叶
【出处】1. 陶弘景: (紫苏)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茬者,名野苏,不任用。
2.《本草图经》:紫苏,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夏采茎叶,秋采实。苏有数种,有水苏、白苏、鱼苏、山鱼苏,皆是荏类。白苏方茎圆叶,不紫,亦甚香,实亦入药。鱼苏似菌陈,大叶而香,吴人以煮鱼者,一名鱼舒。生山石间着名山鱼苏,主休息痢,大小溪频数,干末米饮调服之,效。
3.《纲目》: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
【别名】苏、苏叶、紫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叶或带叶小软枝。
采收和储藏:南方7-8月,北方8-9月,枝叶茂盛时收割,摊在地上或悬于通风处阴干,干后将叶摘下即可。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角鱼蟹毒。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掺或煎汤洗。
【注意】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
1.《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2.《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
【附方】①治伤风发热: 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 (《不知医必要》苏叶汤)②治卒得寒冷上气: 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 (《补缺肘后方》)③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④治伤寒WAN不止: 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⑤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 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 (《济生方》紫苏饮)⑥治乳痈肿痛: 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⑦治金疮出血: 嫩紫苏叶、桑叶, 同捣贴之。 (《永类钤方》)⑧治DIAN扑伤损: 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⑨治蛇虺伤人: 紫苏叶捣汁饮之。 (《千金方》)⑩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各家论述】1.《纲目》: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2.《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脯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看所用不同,法当详之。
3.《药品化义》: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丹溪治春分后湿热病,头痛身热,脊强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风,发汗解肌,其病如扫。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气,停滞胸膈,八分心气饮,开心胸郁热神妙。如寒滞腹痛,火滞痢疾,湿滞泄泻,少佐二、三分,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参苏饮治虚人感冒风寒,方中一补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
4.《本草乘雅半偈》: (紫苏)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5.《长沙药解》: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散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
6.《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 外开皮毛, 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今人恒以茎、叶、子三者分主各症。盖此物产地不同,形状亦别,多叶者其茎亦细,而茎干大者,则叶又少,故分析辨治,尤为精切。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看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则滑利直下,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此今人选药之密,已与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谓非药物学之进境者。
7.《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8. 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9.《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通大小肠。
11.《履CHAN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12.《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13.《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14.《本经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临床应用】1.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干苏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00ml,10天为一疗程。 两疗程间隔3天。观察552例,经四个疗程后近期控制62例(11.2%),显效150例(27.2%),好转213例(38.6%),无效127例(23%)。对单纯型(434例)和喘息型疗效相似。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用药后多数患者反映食欲增加,部分患者睡眠较前安静,心跳减轻,个别病例出现利尿作用,浮肿消退。仅个别患看出现口干、唾液减少等副反应,一般均较轻微,为时短暂,不须处理,可自行消失。
2.治疗寻常疣:将疣及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
【摘录】《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紫苏梗
【别名】苏梗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的干燥茎。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体轻,质硬,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疏松或脱落。气微香,味淡。
【炮制】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5~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紫苏梗
【出处】《本草蒙筌》
【拼音名】Zǐ Sū Gěnɡ
【别名】紫苏茎(《雷公炮炙论》),苏梗(《药品化义》),紫苏杆(《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茎。秋未,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叶片及果实,晒干。或在夏末采收苏叶时,切下粗梗晒干。前者称为"老苏梗",后者称为"嫩苏梗"。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性状】老苏梗:呈方柱形,有槽。长0.3~1米,中部直径约0.7~1.3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纵沟及顺纹,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对生,或已除去。上部分枝常残留花萼或果实。质硬体轻,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嫩苏梗:色淡或青绿色,质松,髓部较大。以老而粗壮、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辛甘,微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甘微辛,性微温。"
③《本草崇原》:"气味辛,平。"
【归经】《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功能主治】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
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附方】①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紫苏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圣济总录》苏橘汤)
②治水肿:紫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老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①《药品化义》:"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惟此纯良。其性微温,比枳壳尤缓。病之虚者,宽胸利膈,疏气而不迅下。入安胎饮,顺气养阴;入消胀汤,散虚胀满。"
②《侣山堂类辩》:"紫苏枝茎能通血脉,故易思兰先生常用苏茎通十二经之关窍,治咽膈饱闷,通大小便,止下利赤白。予亦常用香苏细茎,不切断,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肝主血而心主脉,血脉疏通,则食饮自化。《经》云,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下血,通其络脉,使血有所归,则吐下自止。"
【备注】同属植物白苏的茎(白苏梗)在江苏、四川等地与紫苏梗同等使用,并通称为苏梗。参见"白苏梗"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苏梗
【出处】出自《本草蒙筌》
【别名】紫苏茎,苏梗,紫苏枝茎,苏茎,紫苏杆,紫苏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或野紫苏的茎。
采收和储藏:9-11月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叶片、果实,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安胎;和血。主脾胃气滞;脘腹痞满,胎气不和,水肿脚气,咯血吐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
【附方】①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 紫苏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 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圣济总录》苏橘汤)②治水肿; 紫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者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1.《药品化义》: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惟此纯良。其性微温,比枳壳尤缓。病之虚者,宽胸利膈,疏气而不迅下。入安胎饮,顺气养阴;入消胀汤,散虚肿满。
2.《侣山堂类辩》:紫苏枝茎能通血脉,故易思兰先生常用苏茎通十二经之关窍,治咽膈饱闷,通大小便,止下利赤白。予亦常用香苏细茎,不切断,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肝主血而心主脉,血脉疏通,则食饮自化。《经》云,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下血,通其络脉,使血有所归,则吐下自止。
4.《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5.《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6.《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7.《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摘录】《中华本草》
《本草易读》紫苏梗叶
忌鲤鱼。
辛,温,无毒。发表散寒,下气去胀,消痰和血,驱风定喘。利大小肠,解鱼蟹毒。有通心利肺之能,擅开胃益脾之长。温中止痛亦效,安胎顺气最灵。发表宜叶,安胎用梗。
在处有之,或下种栽莳,或宿子自生。其茎方,叶圆而尖,四面锯齿,背面皆紫者良。
咳逆短气,同台参煎服。(验方第一。)
乳痈肿痛,煎汤服并捣敷。(第二。)
食蟹中毒,煎汁服之。(第三。)
蛇伤人,捣叶敷之。(第四。)
疯犬咬,嚼叶敷之。(第五。)
损伤血出,以叶蘸所出血, 烂敷之,愈后无瘢。甚妙。(第六。)
劳复食复欲死,煎服。(第十。)
感寒上气,同陈皮服。(十二。)
引用:《本草易读》紫苏梗叶
《中国药典》:紫苏子
【别名】苏子、黑苏子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紫苏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紫苏子:取净紫苏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爆声。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紫苏子
【出处】《药性论》
【别名】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野麻子、铁苏子(《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穗,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炮制】紫苏子:簸去灰屑,洗净,晒干。
炒紫苏子: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或起爆声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药性论》:"无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肺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①《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③《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⑤《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⑥《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饮或入丸、散。
【注意】《本草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附方】①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
②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③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④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⑤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⑥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饮之。(《金匮要略》)
【各家论述】①陶弘景:"苏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疗也。"
②《纲目》:"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③《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膈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经》云,膻中为上气海,如气郁不舒,及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则邪气与真气相持,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④《本草述》:"每言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其细审之。"
⑤《本草汇》:"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下诸气,定喘痰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寒湿痹。若气虚而胸满者,不可用也,或同补剂兼施亦可。"
⑥《本草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
⑦《医林纂要》:"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能润心舒肺,下气消痰,除咳定喘,利膈宽肠,温中止痛。凡用子用仁,皆有润意,辛尤润。肺过敛,则气上而不行,辛泻肺,则敛者开而气顺矣。凡下气者,言顺气也,气顺则膈利,宽肠亦以其润而降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苏子
【出处】出自《药性论》
【别名】苏子,黑苏子,铁苏子,任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果实。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或入丸、散。
【注意】《本经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附方】①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 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
②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 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③顺气、滑大便: 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④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 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⑤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 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⑥治食蟹中毒: 紫苏干捣汁饮之。 (《金匮要略》)
【各家论述】1. 陶弘景:苏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疗也。
2.《纲目》;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于也。
3.《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教,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隔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经》云,膻中为上气海,如气郁不舒,及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邪气与真气相待,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4.《本草述》:每言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其细审之。
5.《本草汇》: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下诸气,定喘痰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寒湿痹。若气虚而胸满者,不可用也,或同补剂兼施亦可。
6.《本经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
7.《医林纂要》: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能润心舒肺,下气消痰,除咳定喘,利膈宽肠,温中止痛。凡用于用仁,皆有润意,辛尤润。肺过敛,则气上而不行,辛泻肺,则敛者开而气顺矣。凡下气者,言顺气也,气顺则隔利,宽肠亦以其润而降也。
8.《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9.《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
10.《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结,消五隔,止嗽,润心胸,消痰气。
11.《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12.《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13.《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