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正在网课上奔跑的您:网课要上就要上得诗情又画意

今年二月,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期,肖绍国老师携“诗画语文”工作室策划推出了“诗画六课”空中课堂系列课程。以“为学生的言语生命而教”为核心理念,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及写作素养为指导思想,设计了“红楼启蒙”三课和“诗画作文”三课,滋养学子们的精神世界。

为了提供给孩子们免费优质、互动性强的空中课程,肖老师和他的团队投入到线上课程的准备中去,从课程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到课程内容的设计,肖老师亲力亲为,用专注的情怀坚守教育的初心,用专业的品质守护“非常”时期孩子们的学习。

让我们简单回顾这一段充满诗意的旅程——

2月15日,《空中课堂:语文特级教师肖绍国“诗画六课”预告》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关注,第二天获“福田教育”公众号原文转载。

2月24日,《香菱学诗》开课,直播间里热闹温馨,1200多名儿童跨越地域的界限,同时在线学习,跟着肖老师在读中悟诗意,品中学方法。

2月27日,“诗画作文”第一部曲《用文字画画》在孩子们的期盼中开课了,近千名学童徜徉在如中国画般的文字美景中,用心聆听,用笔描绘内心的所思所想。

3月2日《潇湘馆》一课中,肖老师带领孩童们游黛玉住所,品味潇湘馆之清静幽远,体会“此心安处是吾乡”。

3月5日,肖老师变身文字摄影师,在《用文字拍照》课上教孩子们将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风景和画面一并笼入麾下,让美好的记忆永存。

3月9日,肖老师带领同学们再访红楼,去寻美妙胜景——《湘云醉卧》,在雅致的画面和古典的诗文中感悟“诗酒趁年华”。

3月12日,在不舍中迎来了“诗画六课”的最后一课《用文字演奏》,肖老师化身文字演奏高手,把压箱底的绝活教给孩子们,并寄语莘莘学子:希望你们可以不紧不慢地长大,不错过生活中的风景。

学生也在这段充满诗意的旅程中记录下成长的感悟——

肖老师满腹诗书,讲出来的课多姿多彩。听了肖老师的课,我明白了,相机并不是最好的记录物品的东西。用文字可以拍出相机拍不到的事物,还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一刻的感想。

喜欢这样的课堂,希望能再多上几节肖老师的课!

肖老师满腹诗书,讲出来的课多姿多彩。听了肖老师的课,我明白了,相机并不是最好的记录物品的东西。用文字可以拍出相机拍不到的事物,还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一刻的感想。

以前,我一直不太喜欢看《红楼梦》、《三国演义》之类的“大块头”的名著,但现在我感到原来这些名著是这么的生动有趣,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一读!

这堂诗画语文课,让我收获颇丰!用文字拍照和用相机拍照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它们都能记录生活之美,不同点却是用文字拍照可以不断地去想象,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

当“黛玉幽居”与“诗画语文”美丽邂逅,以“潇湘馆的幽”教给我们:母语写作就像一种古老的图腾,某种情绪和意境有它的应然伴侣,就是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语言的精妙和感情的很好结合,让我深深得体会到了《红楼梦》的伟大。

在优美的旋律中,肖老师的课结束了,我依依不舍,不忍退出课堂。肖老师,可否再多上几节?我还没听够呢。

我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经深深种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相信同学们会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慢慢成长,不急不徐,慢慢欣赏无边的风景!

肖老师对中国文化的融会贯通,旁征博引能力尤其使我钦佩。我也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多读书,努力吸收我们国家伟大的传统文化,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

是怎样的课堂,让学生们如此着迷呢?“诗画六课”的奥秘就在于此——

“诗画红楼”:给孩子最高级的母语滋养

香菱学诗——会心之处不在多

《香菱学诗》是肖绍国老师原创《红楼梦》系列课程的开山之作。肖老师带领大家读中悟,品中学。在此课中,肖老师创造性地提炼出香菱读诗之法,并带领大家用“香菱读诗法”重读王维名作。

从学到用,从而更深地体会香菱学诗的精妙,从另一个角度体会《红楼梦》的魅力,原来《红楼梦》还可以这样读!肖老师用“会心之处不在多”点明本节课的主旨。

学诗是一件充满灵性的事情,不要用过多的理论和前人的解读限制住自己,一首诗中能有些许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就弥足珍贵。

潇湘馆——此心安处是吾乡

大观园的住所与居住在那里的人物有何关联?肖老师带领学生从小处着眼,细细琢磨母语文字的温度和内涵。

肖老师用一把精妙的剪子将粉垣、修舍、翠竹、游廊、甬路、后院、梨花、芭蕉、清泉等关键词语理出,又凝练出翠竹、芭蕉、梨花等意象进行赏析,至此,潇湘馆景之幽呼之欲出!

原来潇湘馆的“幽”与黛玉的审美取向互相契合、映衬、交融,肖老师继而点明:此心安处是吾乡,潇湘馆就是黛玉在大观园内的精神故乡。

湘云醉卧——诗酒趁年华

“湘云醉卧”可谓肖老师提炼的“红楼十景”中最唯美的一幅画了,肖老师使用独具创意的古诗文“画面缩放”法,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将文字和视像互现。

随后,肖老师提炼出“青石”、“芍药”、“团扇”、“蝴蝶”等文学意象,又将它们置于中国古典诗文之中,带领学生触摸古人对这些意象的眷恋和赋予的内涵,引导孩子慢慢理解中国表达,中国思维,中国文化。

湘云醉卧之美缘在何处?皆因湘云醉酒而起。肖老师又以“醉”为引子,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国的“酒”文化,共赏由“醉”衍生出的经典佳话,如羲之醉书、李白醉诗、贵妃醉酒等等。众美皆因醉酒而兴起,肖老师直言——诗酒趁年华。

“诗画作文”:写作指导课的统整艺术

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评《用文字画画》时所说的:

这是一堂独辟蹊径的写作技巧指导课。肖老师的写作指导思想,实现了大视角的古与今、象与意、读与写的艺术统整,瞄准的不是一些方法层面上的形式化的孤立技法,而是学生审美能力上的整体写作素养,这是特别值得称道的。

肖老师自己说,每一堂诗画作文都是一场艺术盛会,在一幅幅精致的画面和一曲曲动人的音乐中开启一场言语的约会,与课文中的言语相遇,与言语中的节奏相遇,与孩童和师者的生命相遇。

用文字画画——当写作与国画相遇

肖老师从苏轼品咂王维诗句的感悟——“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起始,带领大家欣赏王维诗中的画面,领会原来文字也能画画,让美景永世流传。

接着,肖老师将镜头聚焦到自己的著作——《夜》中,让大家感受文字的魅力,并梳理小学阶段关于介绍中国画技艺的课文片段,整理出“写意”、“工笔”的绘画技巧。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中国画的两种技法竟然可以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写出的文字居然有如此美妙的画面感。

最后,肖老师以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的一句话——“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不全是诗”点明主旨。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许需要我们每个人用一辈子来细细品尝。

用文字拍照——当写作与拍照相遇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肖老师以简洁隽永、意味深长的广告词开篇,将学生引入这一堂充满隐喻和哲思的习作之旅。

紧接着,肖老师以自著本《荡舟英伦》为题本,用“肖氏文字拍照法”带领同学们畅游古朴典雅的英国,并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透过“文字”这部独特的相机,探讨“用文字拍照”的方式——景中有画,画中有景,景外有画,画外有景。

这可是世间一切真实的相机设备都不可能做到的呀,但文字拍照做到了,再回头看那句广告词,彼时的心情,又正是文字拍照的最好技巧。

用文字演奏——当写作与音乐相遇

在这堂课中,肖老师打破学科界限,冲破文字与音乐的壁垒,带领大家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杜甫《赠花卿》、白居易《琵琶行》三首古诗中感受文字的演奏。

用文字演奏并不是诗人的专利,肖老师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听泉》,又次第呈现教材中用文字演奏的经典文段,在音乐与文字的反复交融中,逐步引导学生体悟将音乐转化为特定画面的秘诀,也就是音乐的三要素:旋律、节奏、和声。原来,文字、音乐、画面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随后,肖老师指导学生尝试用文字演奏,用自己的文字去描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用自己的文字去描述生活的美好,用自己的文字去描绘人生的旅途。

春天已带着暖意向我们走来,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决心与坚持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与希望。随着疫情的消散,我们相信朗朗书声很快便能响彻校园,我们又能在校园里、在“诗画语文”工作室里以好课相会。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无论你是在家上学的逐梦人,还是云端执教的助梦者,让我们一道砥砺前行!

文字

陈晓静
孙吴诗雨

【关于作者】

诗画绍国(肖绍国)

生于江南小河旁,漂于岭南大海边。一生为一件大事而来——爱语文、教语文。苏轼评王维之诗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悟。诗乃文字,画乃画面,文字与画面的互现,是特级教师肖绍国“诗画语文”的理想和境界。原创、精致、诗画、小资,关注“诗画绍国”,给您一个不一样的母语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