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内亚的前世今生:世界地图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几内亚”,这段历史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浏览地图的时候,尤其是非洲地图,大家往往会有一种疑问,那就是在非洲大陆的西边有三个带“几内亚”缀名的国家,甚至在凹进去那一块地方都叫几内亚湾。
更加深入了解后会发现,这几个国家虽然名字里都带“几内亚”,但官方语言完全不同,稍北一点的几内亚—比绍讲葡萄牙语,几内亚则说法语,而南端的赤道几内亚人则说着西班牙语。
▲三个“几内亚”,相隔较远,但名字很像
国家名字中带有几内亚这个词的国家有:赤道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太平洋]。
为何几个看似紧密相连的非洲国家不但没有统一,而且都使用不同的欧洲人语言,这并不夸张,地图扩大了,遥远的大洋洲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里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几内亚”,他们到底有没有关系?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新几内亚岛,是世界第二大岛
几内亚的词源
词源学家对于法语的几内亚(Guinée)或英语的几内亚( Guinea)的出处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有人认为柏柏尔人的一个表达方式“ Akal n-Iguinawen”中有这个词的踪迹,意思是“黑人之地”。杰纳(Djenné)统治时期包括使用“ Genawah”一词,这是阿拉伯语“ Ghinawen”的意思,意思是“黑色”。
另一种理论认为,几内亚一词源自马里的一个城市Djenné,这个城市在15至17世纪的跨撒哈拉贸易中非常重要。
该地区是黄金的主要来源,英国金币的名称“Guiné(几尼)”就是从这里来的。英国的货币被命名“ Guinée(Guinea)几内亚”,因为英国最初打造金币的黄金就来自西非几内亚地区。
在15世纪,葡萄牙水手们用Guiné(几内亚)描述一个靠近今天塞内加尔的地区。到18世纪,欧洲人用Guinée(几内亚)指代西非海岸(几内亚海岸)的一大部分地方。很多到达西非几内亚地区的欧洲殖民地移民在这里命名了如“德国几内亚”、“西班牙几内亚”、“法国几内亚”或“葡萄牙几内亚”的名称。某些国家在独立后保留了部分名字。“法国几内亚”变成了现今几内亚共和国,“西班牙几内亚”变成了赤道几内亚,“葡萄牙几内亚”变成了几内亚比绍。但是“德国几内亚”完全抛弃了几内亚这个词,成为了喀麦隆和多哥。
神秘的“黑人之地”
公元7-8世纪可以说是“阿拉伯人的世纪”,因为这百年中最大的事情就是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开始向外扩张,643年阿拉伯人占领了利比亚,647年就打到了非洲西海岸,占据了摩洛哥。
▲阿拉伯帝国
如果翻阅八世纪以前欧洲古代的典籍或者图册,你会发现在几乎所有的地图的南端都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这就是所有地图的边缘。那个时候欧洲人的足迹还并未涉足撒哈拉南边,而在同时期,在征服了北非的穆斯林之间,则流传着另一份完整的地图。
在这份地图中,清清楚楚标记着从摩洛哥穿越撒哈拉沙漠后会遇到一个名为“加纳”的国家。“加纳”一词的意思是“黄金之国”,这片黑人居住的土地开始吸引阿拉伯人的目光,从这时起,紧靠撒哈拉南面的一整片西非地区被阿拉伯人称为“比拉德苏丹”,意思是“黑人之地”。
▲传说中的加纳地区
这可以说是西非地区第一次出现在典籍中,在这之后,日益增多的阿拉伯地理和历史著作中越来越多的提到这片地区,内容也越来越详细。然而在欧洲人眼中,这个“比拉德苏丹”虽然经常从这些北非人口中说出,但究竟“比拉德苏丹”到底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古代撒哈拉商路
直到公元11世纪,摩洛哥的穆拉比特王朝兴起,这是一个穆斯林化的王朝,于1062年入侵加纳,虽然很快就占领了加纳首都,但穆斯林文化很受“比拉德苏丹”人的排斥,使得穆斯林不得不撤回摩洛哥。小城邦林立的加纳不久后就被隔壁的马里帝国吞并,而就此开始,“比拉德苏丹”开始映入欧洲人的眼帘。
葡萄牙人终于发现“几内亚”
把镜头转向欧洲,与摩洛哥隔海相望的伊比利亚半岛正深陷水深火热。自从伊斯兰教入侵后伊比亚半岛到处都是穆斯林,信仰不同的欧洲人与穆斯林冲突不断。直到十三世纪,天主教才把伊斯兰教势力限制在小小的格拉纳达。
但如果按照国家来区分,天主教这边可以说是四分五裂。
▲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地图
但无论如何,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天主教战胜伊斯兰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而在彻底赶走穆斯林之前,半岛上的几个天主教国家犯了难,主要的问题不是应付强敌,而是穆斯林赶走后如何发展。
各个国家都心怀鬼胎,阿拉贡的目标在东方,想在地中海讨一个地位;卡斯蒂利亚在收复格拉纳达之前没有财力物力支持远航,只能想办法拿葡萄牙下手,至于葡萄牙则只能在西边无边的大海和南边无尽的沙海二选一。
保守的葡萄牙人并没有选择向西探索,其实葡萄牙人只是看中了北非的摩洛哥,打算以十字军的名义入侵北非。而就在与摩洛哥人的接触中,葡萄牙人渐渐摸清了阿拉伯语中“比拉德苏丹”指的就是撒哈拉南边的区域,而摩洛哥本地柏柏尔人中对于“比拉德苏丹”的发音为“几内亚”。
一来二去,虽然阿拉伯语的“比拉德苏丹(Biladal-Sudão)”,柏柏尔语“几内亚(Guiné)”都是指“黑人之地”,但葡萄牙人仅仅取了柏柏尔语的发音,作为这片地区的名字,并没有用葡萄牙语的“黑人之地(TerraNegra)”。
“几内亚”成殖民之地
葡萄牙最终并没有占领摩洛哥,但在1415年攻陷了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城市休达。葡萄牙国王任命他的一个小儿子亨利亲王在休达做总督,而这位亨利亲王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航海家亨利”。
▲“航海家”亨利,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起初葡萄牙人计划越过摩洛哥,沿着西海岸寻找“几内亚”,按理说只要沿着岸边就行了,但实际上葡萄牙人的勘探十分缓慢,1418年发现了马德拉群岛,可直到1434年都没有超过博哈多尔角。
直到1444年一位航海家迪尼兹·迪亚斯抵达塞内加尔河口,遇到了当地的尼格罗人,当地的尼格罗人虽然受到穆斯林文化影响,但本身并不是穆斯林。
▲马德拉群岛,葡萄牙人直到1434年都没有超过博哈多尔角
迪尼兹·迪亚斯俘虏了几名尼格罗人,为的就是向亨利证明他们已经成功越过穆斯林控制的沙漠,抵达了传说中的“几内亚”。随后葡萄牙立刻宣布这片区域成了葡萄牙的领土,也就是现如今的“几内亚比绍”。因此,“几内亚”这个地理概念,代表着塞内加尔河周边的地区。
而以现在的眼光看,“尼格罗人(Negro西语、Nigger英语)”已经成为了侮辱黑人的词汇,而这一批“尼格罗人”正是未来黑奴三角贸易的第一笔订单。
▲塞内加尔河
就在葡萄牙人靠几内亚地区丰富的黄金和黑奴大发横财时,一旁的西班牙急红了眼。虽然在1492年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神秘未知的美洲大陆,但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开发美洲,尤其是葡萄牙人还垄断着开发美洲必须的资源——黑奴。西班牙立刻要求葡萄牙在西非分出一块地,好参与进奴隶贸易。
▲教皇子午线,紫线西边为西班牙势力范围,东边为葡萄牙势力范围
葡萄牙认为,难得垄断的贸易哪能说给就给,何况当初你们西班牙发现美洲后,仅仅在西经五十度画了一条线,规定向东那一小块地方归葡萄牙。现在整个几内亚都在东边,我葡萄牙凭什么给你。就这样双方一直争执不休,直到十八世纪,葡萄牙决定把比奥科岛割让给西班牙,代价就是西班牙要把巴西西部割让给葡萄牙。
▲比奥科岛
葡萄牙割让出去的这个比奥科岛现在就地处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日后也成了赤道几内亚首都。因此,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两个几内亚国家,按照旧有说法一个是“葡属几内亚”,另一个是“西属几内亚”。
瓜分非洲,欧洲人界定边界
随着西方列强对非洲的了解程度加深,“几内亚”这个地理概念逐渐扩大到了赤道附近的非洲西部海岸地区。
时间到了1881年,此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都基本地处欧洲,这些列强靠着吸食各个殖民地的资源发展壮大,尤其是英国这样的日不落国家,几乎每一个大洲都有他们的领土。除开美洲大陆,南非的探索也并未停止。本着谁先发现就归谁的原则,各个国家都积极开展探索活动。
▲18世纪30年代的西非地图,黄色部分代表的是“几内亚”,粉色部分代表的是“黑人之地”
在当时各个列强在非洲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为了能在非洲开拓殖民地,在1876年成立了“国际考察和开发中非协会,积极筹划非洲探险活动。同时收买了一位美籍探险家,亨利·莫顿·斯坦利,斯坦利替利奥波德在刚果“工作”5年,未征得利奥波德二世事先同意,不公布任何消息,不举行任何报告会。
▲亨利·莫顿·斯坦利
然而等到斯坦利越加深入非洲,越加发现其它列强早已把非洲分食完毕,1881年底,当斯坦利到达现今的金沙萨时,刚果河对岸今天的布拉柴维尔市已经被法国占领。他们各自都有帝国主义政府为后台,相持不下。
▲柏林会议
实际上法国早就着手开发非洲了,几乎整个西非都处于法国的控制之下,甚至在地图册上都会标注“法属西非”,只不过没有明确标记界线。根据刚果爆发的冲突,列强开始联合起来商量分赃的事情。
▲柏林会议后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粉色为法国地盘
1884年,由德国主导的柏林会议召开,参加的十五个国家没有一个来自非洲,但会议却是针对非洲土地的瓜分。抛开刚果的问题,之前的“葡属几内亚”依然属于葡萄牙,而除了这片地区外则全被法国瓜分过去。也就是现如今的“几内亚-比昭”南边接壤的“几内亚”国家以前叫做“法属几内亚”。
▲三个几内亚位置
至此,非洲地区三个几内亚彻底分裂开,毫无关联。然而翻开地图,在遥远的大洋洲也有一个“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其实这个地方仅仅是葡萄牙人的乌龙,早在1511年就有葡萄牙人抵达过巴布亚新几内,只不过鉴于当地人种巴布亚人头发卷曲,身材中等,皮肤呈棕色,与几内亚人种外观十分相似,就随意命名的“新几内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处大洋洲
包括新几内亚在内,几内亚地区不过是原始本地人生活的家乡,或许在古代原住民口中这里根本不叫“几内亚”。等到后来外族列强殖民入侵,“几内亚”一词也成为了“殖民地”的代名词。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乌龙”出来的“几内亚”名字也被后来的统治者沿用。
在非洲,各个几内亚相继独立,现如今几内亚地区保留着各个曾经殖民者的习惯,统一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仅剩下了名字这唯一的纽带。
几内亚的现状
目前,几内亚有20多个种族团体,总人口约1000多万。居民主要是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85%。
总的来说,全国仍在使用大约40种语言。因为几内亚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目前几内亚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学校里也会教授法语,但大多数几内亚人在家里说自己的民族语言,很少说法语。
几内亚
该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充足,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和矿业。几内亚的铝土矿储量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全球前二大铝土矿生产国。
铝土矿 开采
此外,它还拥有丰富的钻石、黄金以及大量的高级铁矿石储备。几内亚本可以依靠矿产储备的天然优势,成为非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动荡的历史环境、失败的经济管理、周边国家的难民大量涌入都给该国苦苦挣扎的经济带来了压力和打击。
再加上,由于几内亚青年就业率低、不爱工作等问题,愿意去几内亚投资的外国老板相对较少,这也使得几内亚的经济受到不小的额外影响,所以居住在几内亚的外国人士也不多。
几内亚属热带气候,这里全年气温都很高,整个国家全年平均气温能达到29摄氏度左右。在更远的几内亚内陆,气温会更高,风量也稀少。几内亚的雨季会从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
随着雨季的到来,湿度和大风也会随之而来,偶尔会有暴风雨来袭。随风而来的往往是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沙尘暴,它会使整个国家蒙上一层沙尘膜。
准备去几内亚生活的同胞们,可能会面临许多生活方面的困难。因为几内亚的医疗水平、安全和教育系统的标准都很差。拥有狭长海岸线的科纳克里是几内亚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和几内亚的文化、经济和教育中心。几内亚最大的公立医院是位于首都科纳克里,但设备的使用费用对许多几内亚人来说太贵。
首都科纳克里
建议同胞们确保带有足量的药物,比如止痛药、高血压药等。而且,最好购买相应的旅行保险和健康保险,如果遇到任何严重的疾病,最好选择离开这个国家,回国或去其他国家进行治疗。
几内亚的人权口碑很差,健康问题严峻。在几内亚,出生就要遭遇鬼门关。
非洲有一种极其不人道的习俗,也就是女性版的“割礼”。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4年的统计数据,几内亚97%的15至49岁女性接受这种不人道的所谓“习俗”,在全球仅次于东非的索马里98%的比例,位居全球第二。
联合国大会曾通过决议,将此恶俗定性为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并强调要对其“零容忍”。
所以如果投胎到几内亚,女性则要遭到这种恶俗对身心的危害。“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这种我们东方文明倡导的基本道义,在这种恶俗面前,显得特别有人道主义的意义。
这一恶俗还直接导致了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风险。当然,几内亚孕产妇死亡率高,也不仅仅是这一个原因,由于贫瘠的医疗条件、落后的健康观念和助产士的缺乏,几内亚孕产妇死亡率高居全球183个国家中的第11位。
因为每十万名孕产妇就有680个死亡,这一数据是中国的25倍。
2010年时几内亚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这几年还高得多,为146‰,也就是说,那时候几内亚的儿童能顺利长大到5岁的,已经是人生赢家了,因为100个婴儿中有15个都活不到5岁。
即便是活到5岁,也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儿童长期营养不良。
大多数的人类学家或者历史工作者都认为,只有文字的出现,才是文明诞生的标志。
但在几内亚,要享受人类文明成果,学会使用文字,基本只能选择进了学校后学习法语。
在18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来到这里传播他们的宗教,因此才有了阿拉伯语的引入。不过可惜文字这种人类文明的象征,却主要用于宗教目的,并未真正推动当地文明进步。
19世纪末法国入侵和占领几内亚以后,法语成为官方语言和教育用语。一战后法国在几内亚各地开始创办用法语进行教学的小学。这时候几内亚也出现了宗教学校以外的,真正意义上的国民教育。
几内亚的教育制度和教材全是法国照搬过来的。哪怕在从法国殖民地独立以后,几内亚也脱离不了法国的文化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刚刚独立的几内亚和法国关系并不好,然而学校又只能用法语教学,于是就从苏联和越南请来了很多法语教员。
几内亚规定所有儿童都必须接受8年的义务教育,实际上,这些小学的入学率和出勤率非常的低,女孩接受教育的程度比男孩低。
在几内亚?能够一直顺利学习到考入大学,实在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
在21世纪初,几内亚全国高校在校学生只有8000多人。而高校教师全国只有700人。当时,几内亚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万,现在全球也有差不多一半的国家人口不超过一千万。
全国总共只有3所算得上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最主要的大学则是位于首都的科纳克里大学,一个学校就有全国一半的高校学生。
不过即便是如科纳克里大学这样的国家一流大学,也仅仅在全球高校排行榜上位列第一万四千七百八十五名。
▲科纳克里大学
不要着急,几内亚排名第二的康康大学,位列全球大学排行榜第二万五千六百四十名。
当然,大学排行榜这种事情看看就可以,不必较真。例如咱们这里号称全国排名第三的大学起码七八所。
不看大学排名看生源质量?几内亚的最高学府科纳克里大学,早在2002年就干脆取消过入学考试。
以几内亚为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2014年该国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仅仅是32%!换句话说,几内亚10个人里面有7个人都是文盲。在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人口识字率中,仅有南苏丹、乍得和尼日尔三个非洲国家的识字率低于几内亚。
本世纪初,几内亚的小学入学率仅仅只有40%。而且很多孩子并不能坚持到完成小学学业。即便是现在,几内亚的小学辍学率也高达34%。而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截止2017年,几内亚全体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仅为2.6年。
小孩子不读书干嘛去呀?
帮父母做农活和家务活,以及去结婚!!
几内亚是全球童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还是据联合国的数据,51%的几内亚女孩在18岁之前结婚。
毫不带有歧视,只是客观称述:这个国家是贫穷的国家,更是愚昧落后的国家。
犯罪率很高是几内亚的另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持枪抢劫等暴力犯罪在这个国家时常发生。“小青人说世界”建议同胞们不要在深夜独自行走,不要随身携带任何贵重物品,不要炫富,因为这将使你成为犯罪分子的首要目标。
即使在白天也不要漏财,因为抢劫行为仍然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这个国家有时也会面临政治动荡的风险,所以还要及时掌握新闻动态,做好提前的规划。
几内亚落后的基础工业设施、腐败严重和高犯罪率,一直是该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由于该国的工业基础设施仍处于发展阶段,大学教育水平落后,职业教育的机会也不多,导致当地的各个行业往往是通过家族企业或作坊进行传承的。
盲目的开采行为,引起的停电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日益加重。最终,几内亚成为了非洲大陆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科纳克里是全国最大城市,也是最大海港之一。人口约220万。虽然贵为首都,但其实也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繁荣发达。
尤其是市容市貌及交通卫生状况特别令人担忧。
交通虽然便利,但很多道路年久失修,道路上基本没有红绿灯,有也很少有人遵守,更没有斑马线。主要交通要道还实行“潮汐车道”交通管制,即早上和晚上开通不同方向的车道通行。人车拥挤,经常堵车。
并且乱扔垃圾的问题也非常严重,使得整个市容市貌看起来都非常的脏乱差。
首都虽然不发达,但还是吸引了各个国家的商人和各大公司前来投资。其中以中东人居多。
大部分华人也居住在这里,估计有2万人左右,主要是经商和一些建设项目的开展。
据了解,达圣铁路位于几内亚西北部博凯区和金迪亚区境内,正线全长约125公里,设车站5座,设计时速80公里。铁路由“三国四方”铝土矿开发组织赢联盟投资并自主管理建设,建设过程,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设备。
达圣铁路的开通运营实现了几内亚“港路联通”,对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强化其在全球铝土矿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具有战略意义。
达圣铁路的通车运营,实现了几内亚"港路联通",将进一步巩固、强化几内亚作为全球最大的铝土矿出口国,在全球铝土矿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并在推动几内亚进一步发展矿业的同时,构建起工业和农业经济走廊,带动几内亚国内现代化铁路网,乃至于整个西非铁路网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整个非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总之,几内亚的生活的确是一种挑战。去之前,定要做好全面的准备才行!